陈勇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综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2014年6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的来源则为门诊患者或者慢病档案等。随后对患者实行社区综合管理,比对采用社区综合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患者通过社区综合管理后,其血压控制水平、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自测血压次数明显好于管理前,上述指标经过比对,差异性较为显著,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综合管理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血压的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卜晓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活检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9月84例142个肿块经临床与彩超拟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并评价其手术效果,上诉病例均采用8G取样器进行切除。结果所有肿块均被完整切除,无1例漏切,术后3~6个月来院随访,无1例病灶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切除组织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其中乳腺纤维腺瘤98个,结节状硬化性腺病/腺病瘤30个,纤维囊性乳腺病6个,良性叶状肿瘤4个,慢性乳腺炎2个,正常乳腺2个。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活检系统在切除临床拟诊为乳腺良性肿块的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其穿刺准确、创伤小,适用直径小于3cm的肿块。
作者:许彩;郑莉;郑重庆;毛南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8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万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收治7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抗感染和抗心衰的治疗,同时针对病情和患儿症状,使用给氧、镇静止喘、雾化吸入疗法等抢救性和辅助性治疗措施。对于小儿抗心衰治疗,在使用常规药物洋地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或洋地黄+酚妥拉明治疗。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0.05,有效率100%。结论以上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刘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当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以《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思考如何将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临床实践等元素与课程教育结合,从知识、价值、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探索,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顾云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老年性痴呆开始体现为记忆力障碍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发生定向、语言、计算、思维以及运动等相关功能受损,导致人格与情感变化,日常生活能力不断降低,后发展成无法独立生活。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呈现为明显上涨的趋势,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的安全性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老年痴呆患者住院阶段、用药、居家阶段、激越行为以及走失这几个方面综述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进展。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重建鞍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014年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62例中其中的30例。经鼻蝶术后,均使用自体脂肪和纤维蛋白胶填塞蝶鞍,然后将用剪刀修整好的0.4mm厚的圆形或椭圆形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置于鞍底硬膜外,重建鞍底,支撑垂体及鞍内容物。结果30例患者在经鼻蝶入路术后使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重建鞍底。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和使用MRI进行放射学评估。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用剪刀易于修整,非常柔韧,易于通过狭小的鼻腔,而且足够坚硬,可支撑填满材料的鞍腔。在MRI中,多孔高密度聚乙烯呈低信号,术后围绕在重建区域的影响是非常清楚的。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未引起感染发生,也无炎性肉芽组织产生。结论对于经鼻蝶术后鞍底的重建,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是比较理想的重建材料。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治疗后,两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显著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郭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理学实验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人体学上讲对于青蛙的解剖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下文简要的针对青蛙设计了一个解剖实验。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更好的取得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熊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降低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的护理改进。方法将2014年5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53例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定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留置胃管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干预措施,比较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前后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意外脱管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49%,两组比较,<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胃管意外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管脱管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置管安全。
作者:董燕鸿;闵飞燕;张佛华;张正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多层螺旋增强CT(MSCT)两种方法在检测左心耳血栓筛选中的检出率,探讨它们对于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录于2015年1~6月就诊北京阜外医院的248例房颤患者,分别进行MSCT及TEE检查,两种检查在3d内完成,把TEE的结果与MSCT检出左心耳血栓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MSCT诊断左心耳内血栓的敏感性25%,特异性97%,阳性预测值为20%,阴性预测值为98%,两者诊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的Kappar值为25%。结论 TEE作为诊断左心耳血栓的首要筛选方法仍然不可取代。
作者:姚钱晶;李永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情况及再次住院情况,分析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同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心内科住院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200例患者,出院9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记录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再次住院情况,同时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主要与其文化程度,掌握的冠心病相关知识,随诊情况,医患沟通,经济状况等有关;文化程度越高,掌握冠心病知识越多,随诊次数越多,医患沟通越好,经济状况越好,则服药依从性越好;同时患者再次住院率也越低;结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患者认知不足和医患沟通差是造成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明显减少患者再发冠心病事件及再次住院率。
作者:胡新科;李振凤;李佳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肺癌患者76例,临床中采用放射治疗。结果对症状明显患者进行预后治疗,56例患者在经过抗生素以及肾上腺激素治疗中病情好转,20例患者坚持服用中药病情逐渐好转。结论临床中对采取放射治疗后导致患者产生的放射性肺炎,利用各种影像资料能够及早发现放射性肺损伤,尽量减低肺部照射容积,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到小。
作者:鲁帮云;王本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纠正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观察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通过选择我院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共68例慢性肾脏病CKD4-5期伴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予以骨化三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促红素(EPO)用量的变化。结果68例慢性肾脏病CKD4-5期伴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经骨化三醇治疗后,均iPTH明显下降,贫血指标改善,促红素用量减少。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着肾功能恶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逐渐加重,高PTH血症可引起肾性贫血恶化并促红素疗效下降[1],经过纠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贫血得以改善,并减少促红素用量。
作者:胡春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对比经CT与MRI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经CT与MRI检查,再比较两种方式检出病灶情况。结果12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经CT检查出205个病灶,经MRI检查出607个病灶;在病灶直径>5mm与病灶直径<5mm方面,CT与MRI检出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CT与MRI检查均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MRI检查准确性较高,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段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并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更易被检测到。早期通过血清白蛋白测定,维持血清白蛋白正常水平,可能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血清白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杨晓慧;乔成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在治疗前CT检查,对比分析52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并分析螺旋CT诊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情况。结果52例患者经螺旋CT诊断,其中甲状腺腺瘤占90.35%,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3.3%。良性肿瘤在螺旋CT诊断中的表现情况与恶性肿瘤的表现情况差异显著。结论甲状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高,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结果相一致,并且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甲状腺肿瘤的病变特征,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具有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宛起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伴有高血脂症的高血压病接受联合缬沙坦及辛伐他汀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以100例伴有高血脂症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缬沙坦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缬沙坦及辛伐他汀治疗者为观察组,每组50例。对两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0.05),而在接受治疗4w后,观察组SBP、DBP、TG及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同时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联合缬沙坦及辛伐他汀可在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伴有高脂血症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昌华;吴新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精神科护士共214人,采用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68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经过测试有焦虑抑郁因子得分高的护士按奇偶数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人。对照组仅每周一次进行心理疏导,治疗组行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护士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运用音乐治疗的方法能有效缓解及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刘慧珍;李梅花;胡群英;申璎;林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儿及家长的护理服务需求,为更好的开展以患儿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儿家庭护理服务需求访谈调查表,对233例儿内科住院患儿及家长采用半开放式一对一的访谈,记录分析患儿在住院期间各个环节点不同方面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结果患儿住院期间在不同的环节点在6个方面58个项目的需求调查中,总需求在80.0%的项目32项,不同年龄、住院经历、付费方式、陪护人员、病情轻重的住院患儿,对护理服务的17项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住院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需求强烈,不同的患儿及家长在住院期间在不同的环节点不同的方面对护理服务需求存在差异,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患儿及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作者:冯艳华;谢翠玲;林婵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