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珍;李梅花;胡群英;申璎;林冬冬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许多方面影响,其中,溶血是常见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除了一般可见的红细胞破坏外,血小板、白细胞等血细胞破坏所释放的某些细胞内成分亦可干扰或影响临床生化指标的测定[1,2]。由于造成样本溶血的责任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在医护一方,所以一旦有医疗纠纷,医方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故如何减少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在此回顾50份正常人不溶血和溶血血清中14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行手术的患者者9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为6.7%,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在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措施的时候,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并且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惠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3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营养膳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控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采用个性化营养膳食治疗,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科学性较高的饮食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迟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孕妇60例和羊水正常孕妇60例分别将其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总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羊水过少对孕产妇和围生儿都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威胁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适时采取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过程中还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仅进行基础性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表格呈现,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观察和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基础性治疗中,运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使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生学习临床医学课程,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模拟诊疗采用典型且完整的病例作为临床教学对象,学生以临床医生身份对标准化患者扮演的患者进行模拟诊疗的过程,是模拟临床环境的一种教学与考核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引入该教学与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见习与实习,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的优势,以期更好地发挥模拟诊疗的作用。
作者:宁北芳;尹川;袁宗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食品检验的重要性及操作基础,阐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基本的检测技术,以及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并探讨了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进而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食品检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性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孟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在放射科设立导医岗,探讨设立导医岗后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方法对2013年未设立专业放射科导医岗时,全年抽查2400名检查患者进行调查;2014年设立放射科专业导医岗后,全年抽查2400名检查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放射科满意度90.23%,2014年设立放射科专业导医岗后满意度为97.37%。结论通过在放射科设立导医岗,患者检查井然有序,对放射科满意度大力提升。
作者:曾念;谢小兰;马华凤;唐娜娜;陈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弹力绷带与简易蛇毒吸排器共同在毒蛇咬伤早期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堵上咬伤患者98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单独使用简易蛇毒吸排器,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弹力绷带,对比在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0.05),使用吸排器后成功吸出蛇毒。结论在毒蛇咬伤早期应用中,应用弹力绷带的同时搭配使用简易蛇毒吸排器,成功清除蛇毒,在治疗毒蛇咬伤中效果明显,加快患者治疗速度。
作者:蒋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方法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以及预防术中压疮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中压疮知识以及防范措施培训,主要方法为行为演示、理论培训、发放宣传册等。对比实施培训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关于术中压疮知识的了解得分、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对患者术中压疮的认知、改善术中压疮的防范行为,从而保证患者健康、促进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麻醉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连硬组和腰硬组,各50例,连硬组在手术过程中行连硬外麻醉,腰硬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患者中,连硬组阻滞平面到达T10平面所需时间为(7.5±1.3)min,显著高于腰硬联合组的(5.1±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腰硬组患者中,镇痛效果高达100%,均不需要大剂量使用辅助镇痛药物,显著优于连硬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比连硬外麻醉起效速度更快、镇痛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对基层医院超声科常发的医患服务纠纷进行原因剖析,并根据实践经验制定应对措施。
作者:乐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25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及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较对照组的75.89%高, 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0.05)。结论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的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我科2015年1月1日就诊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实行医护一体化,进行有序的抢救及统一的指挥。结果患者通过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得到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及时救治,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贯彻落实应急预案,应用情景教学法定时组织医护务人员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评价机制是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樊晶晶;李瑞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2015年于我院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3年~2014年,实施人性化管理前的10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2014年~2015年,实施人性化管理后的10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我院门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日常管理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医护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陈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将博客辅助案例教学应用在宁夏医科大学卓越医师班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过程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将2012级临床本科班分为实验组(卓越医师班)与对照组(普通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博客辅助案例教学法。期末考评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且实验组的综合素质高于对照组。表明传统教学法结合博客辅助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万巧凤;杨玉荣;李燕兵;赵嘉庆;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海盐县秦山街道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情况,掌握两癌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根据《海盐县卫生局开展城乡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工作方案》,选取35~64岁妇女为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乳腺癌筛查做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常规检查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经期不进行检查。结果查出子宫肌瘤505例、乳腺良性增生461例、细菌性阴道炎107例,霉菌性阴道炎85例,乳腺癌2例,宫颈癌1例。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加强妇女卫生宣教,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进一步保障了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陆芳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截止2014年我院心外科手术,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0例,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管理。结果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胸骨哆开是心胸外科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积极地术后护理管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祝奎;王誉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CT诊断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结果在对80例患者实施CT扫描后发现,出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者为72例,肝、脾、肾、胰出现损伤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0,33,17,2例;多实质脏器损伤5例,空肠损伤2例,腹后壁损伤1例;CT扫描的结果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脏器损伤部位、程度以及并发出血的情况、范围,在对后腹膜腔、腹壁以及骨骼等处损伤的诊断中,CT扫描的作用独到。结论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T诊断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腹部脏器的损伤以及损伤程度进行检查从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周品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并绝大多数好发于老年女性的髋部骨折,因人口老年化及车祸外伤的增多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不同骨折类型及不同固定材料特有的生物力学特点对于骨折的治疗成败及其重要,本文就今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幸经西;张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