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凯
目的:研究气管肿瘤表面生物胶粘附125I粒子并行气管覆膜支架置入较气管覆膜支架捆绑125I粒子置入治疗晚期气管肿瘤的优越性。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共对32例晚期气管肿瘤患者行医用生物胶粘附125I粒子于肿瘤表面,并气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效果显著。结果本组32例均1次置入成功,置入支架后患者呼吸困难立即缓解,合并气管瘘食管患者无明显呛咳,咳脓痰、发热等症状逐渐控制。根据WHO肿瘤客观评定标准,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w以上3例(9.3%);部分缓解:肿瘤减少30%,维持4w以上18例(56.2%);病变稳定:并无新病灶出现7例(21%);病变进展:肿瘤增大20%以上或出现新病灶4例(13.5),有效率65.5%。结论气管肿瘤表面医用生物胶粘附125I粒子并行气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晚期支气管肿瘤较气管覆膜支架捆绑125I粒子置入更能被多数患者接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晚期气管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并可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和利用。
作者: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过程中还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仅进行基础性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表格呈现,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观察和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基础性治疗中,运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使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2015年于我院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3年~2014年,实施人性化管理前的10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2014年~2015年,实施人性化管理后的10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我院门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日常管理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医护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陈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城镇社会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城镇社区高血压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5例)和观察组(n=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城镇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遵照医嘱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有生;刘淑香;贾全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儿及家长的护理服务需求,为更好的开展以患儿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儿家庭护理服务需求访谈调查表,对233例儿内科住院患儿及家长采用半开放式一对一的访谈,记录分析患儿在住院期间各个环节点不同方面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结果患儿住院期间在不同的环节点在6个方面58个项目的需求调查中,总需求在80.0%的项目32项,不同年龄、住院经历、付费方式、陪护人员、病情轻重的住院患儿,对护理服务的17项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住院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需求强烈,不同的患儿及家长在住院期间在不同的环节点不同的方面对护理服务需求存在差异,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患儿及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作者:冯艳华;谢翠玲;林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11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均予以益母草膏+抗生素,同时进行传统子宫收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服屈螺酮炔雌醇片。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月经少于月经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重复人工人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有效促进行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
作者:余雁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多层螺旋增强CT(MSCT)两种方法在检测左心耳血栓筛选中的检出率,探讨它们对于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录于2015年1~6月就诊北京阜外医院的248例房颤患者,分别进行MSCT及TEE检查,两种检查在3d内完成,把TEE的结果与MSCT检出左心耳血栓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MSCT诊断左心耳内血栓的敏感性25%,特异性97%,阳性预测值为20%,阴性预测值为98%,两者诊断左心耳血栓一致性的Kappar值为25%。结论 TEE作为诊断左心耳血栓的首要筛选方法仍然不可取代。
作者:姚钱晶;李永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前沿。通过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其所引起的心身疾病进行周密的思考,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让护士在工作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来双重把关,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有效地进行急诊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邵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院感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住院患者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其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院感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促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表现和评估利用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成中药组、西药组,并同时对30例正常儿童进行彩超检查,比较肠系膜淋巴结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的肠系膜淋巴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超声图像改变,以及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彩超复查,淋巴结数目与大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0.05)。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与口服抗生素达到相同疗效,但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欣;常东;李鹤;石桂红;晏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结核病已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分析治疗指导在出院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某院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30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实验组患者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进行电话回访,随访1年后,用自制遵医行为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结核病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情况(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用药合理、禁烟禁酒、定期复查)优于对照组(值分别为22.37、61.48、36.20、49.71、54.89,值均为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结核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值为23.15,值为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分析证明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可以增强病患的遵医行为,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复发,电话回访治疗指导对患者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唐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压力梯度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GCS)在高龄患者经尿道手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TUR)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265例65岁~85岁TUR术后患者护理资料,其中术后应用压力梯度弹力袜者121例(干预组)。144例仅做常规处理,未应用压力梯度弹力袜(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症状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早期症状发生率为3.3%(4/121),下肢静脉血栓率为0.8%(1/121)。对照组早期症状发生率为6.3%(9/144),下肢静脉率为3.4%(5/144)。早期症状发生率干预组较对照组低(3.3%vs 6.3%=0.04),血栓发生率干预组较对照组低(0.8%vs 3.4%=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力梯度弹力袜的应用能显著减少高龄患者TU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苑玲玲;王慧霞;程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治疗(37例,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治疗(35例,阿立哌唑组)治疗8w,在治疗前及治疗4w后和治疗8w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PANSS减分率分别为阿立哌唑组(43.8±14.7)%、利培酮组(50.3±13.6)%,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91.9%,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作者:翁振华;林勇;夏江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结肠与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本院临床诊断结直肠癌57例,给予全部活检病理诊断,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作对比,总结活检病理的诊断价值。结果57例经活检病理诊断,4例管状腺癌(7.02%),15例黏液腺癌(26.32%),30例低分化腺癌(52.63%),8例印戒细胞癌(14.04%),与术后病理作对比,诊断准确率88.26%,误诊率11.74%,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结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作者:胡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2010年3月~2015年6月,本院共收治了228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有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下的1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危险因素。结果前置胎盘患者出现胎盘植入与患者孕次、流产史、子宫瘢痕史、前置胎盘类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两组患者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休克率、输血率以及出血量方面进行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手术期患儿死亡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结论针对前置胎盘患者,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分析患者孕次、流产史、子宫瘢痕史以及前置胎盘类型,以免患者出现胎盘植入症状,加强分娩前的诊断力度,做好预防措施,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中应用抗生素的问题和对策,提升抗生素应用水准。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儿科门诊抗生素处方800份进行研究,对处方抗生素种类应用百分比、抗生素联用情况、不合理处方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种类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菌素类50.5%、青霉素类24.75%、大环内酯类19.125%、喹诺酮类4.25%、氨基糖苷类1.375%,抗生素应用前5名分别为阿奇霉素、美洛西林钠、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钠;不合理处方9.875%,从高到低依次为诊断不清或不全59.49%、选药不合理18.98%、用法用量不当18.98%、无指征联合用药2.53%。结论结合儿科临床中抗生素应用问题要积极采取对应干预举措,提升抗生素应用水准,消除抗生素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西药联合中成药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中成药和西药配伍发生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9例患者采取单一用药治疗,设为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西药联合中成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成药、西药配伍使用所致不良反应较多,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蒲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5年大学毕业生近750万,达到历史高水平。加上去年毕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人数,预计今年找工作的大学生近840万[1]。今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理想的原因,除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外,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技能要求与其毕业时掌握的技能不相符有关。
作者:陈海松;韩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脑卒中筛查及防控项目蒲黄榆社区筛查点数据的分析评估本辖区内4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情况及其潜在高危人群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对脑卒中筛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筛查后的一般人群、脑卒中高危患者、确诊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统计,并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次项目中蒲黄榆社区中心筛查点共筛查12000名4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3323人,占27.7%,高危人群中男/女为1.09/1。共筛查出脑卒中患者1798人,占高危人群的54.1%,确诊脑卒中患者中男/女为1.42/1。高危人群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5.0%,其中狭窄率为9%。对颈动脉斑块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SBP、LDL-C、BMI是其显著的相关因子。结论45岁以上人群伴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比例很高,大部分患者有颈动脉斑块,其中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和体重指数是可能相关的危险因子,应该予以重点关注,在社区医院进行预防。
作者:张岩;周春宇;张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在放射科设立导医岗,探讨设立导医岗后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方法对2013年未设立专业放射科导医岗时,全年抽查2400名检查患者进行调查;2014年设立放射科专业导医岗后,全年抽查2400名检查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放射科满意度90.23%,2014年设立放射科专业导医岗后满意度为97.37%。结论通过在放射科设立导医岗,患者检查井然有序,对放射科满意度大力提升。
作者:曾念;谢小兰;马华凤;唐娜娜;陈镇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