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中医药院校特色“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顾云湘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特色, 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摘要: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当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以《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思考如何将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临床实践等元素与课程教育结合,从知识、价值、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探索,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比较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主要取决于其血药浓度高于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即当其血药浓度高于MIC时,其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状态,即使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效应不会相应增加。这类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除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万古霉素、氯林可霉素与氟胞嘧啶类等[1]。使用此类药物时,采取多次给药或持续静脉给药方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主要取决于其血药浓度高于MIC,具有浓度依赖性,即药物峰值浓度越高于MIC,其对致病菌的作用越强,作用速度也就越快。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甲硝唑、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2]。使用此类药物时,每日单次足量给药可有效提高抗菌疗效,同时可有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延长抗菌药物后效应(PAE)、降低毒性。

    作者:董凤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0.05)。结论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肖兴斌;王维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预防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人体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症的预防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长骨骨折外科治疗术后骨不连患者病例资料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植骨内固法外科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法外科治疗。术后6~12个月进行回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2.50%vs 7.14)(>0.05)。结论医源性因素是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并发症预防的主要方面,外固法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增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例发病低于6h,11例发病在6~24h之间,7例发病在1~7d之间)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的MRI(磁共振成像)检查与DWI检查。结果2例发病低于6h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显示无异常;DWI检查显示都是高信号。11例发病在6h~7d之间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显示,T2W1为稍低/低信号,T2 FLAIR为稍高/高信号;DWI检查显示都是高信号。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DWI检查,可以在超早期显示病灶,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值得临床选用与广泛推广。

    作者:马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口内修补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口内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56颗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患者,按照崩瓷后的缺损范围分为三组:A组19例25颗、B组18例22颗、C组8例9颗,三组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粘结口内修补术进行修复,观察对比三组修复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后,45例患者56颗患牙成功修补率为83.9%,其中A组为100.0%,B组为81.8%,C组为44.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复合树脂口内修补术对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进行修复的效果确切,可作为崩瓷修补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在治疗中需选择合适的病例,以保障长期的修补效果。

    作者:龙树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对患有胃癌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0例。采用常规胃癌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在常规胃癌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对患有胃癌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殷明秀;谈晓峰;高菊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分娩风险,提倡阴道分娩。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过剖宫产的100例再次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阴道分娩的35例孕妇作为第一组,其余65例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第二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的孕妇褥感染产、平均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第二组,且第一组新生婴儿吸入性肺炎、窒息和颅内出血等情况也少于第二组。结论做好剖宫产后再次经阴道分娩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以降低孕妇经阴道分娩的高危风险率,应大力倡导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

    作者:张颖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5月~2015年3月对23例前列腺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2例尿失禁,1例尿道狭窄。术后3w拔除导尿管,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围手术期进行标准化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桂莲;宋真;潘莉莉;王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西洛他唑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西洛他唑对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周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行手术的患者者9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为6.7%,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在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措施的时候,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并且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惠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创伤性脑损伤以后脑积水的患者一共有72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对三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轻度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中度组和重度组高(<0.05);轻度组以及中度组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重度组(<0.05);轻度组以及中度组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对创伤性脑损伤脑积水患者在病情没有发展到严重之前,及时采取V-P分流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满昌;刘斌;邓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统计其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5.26%,对照组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但差异不显著(>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胃溃疡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我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66例,随机分组为三个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康生药物进行治疗,后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与A组对比,B组和C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A与B、A与C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0.05;B组和C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C组治疗有效率要比B组治疗有效率高。结论抗生素治疗对于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头孢美唑钠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可以优先考虑应用;同时,在选择抗生素治疗的时候,应当基于细菌培养的结果,并且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有利于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江志辉;李娟;吴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小板增多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癌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增多,它属于一种伴癌综合征,是由于肿瘤原因引起的反应性上升,它增多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和细胞因子增多等有关,血小板的增多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血管生成和引起凝血功能紊乱使得患者预后不良,而应用抑制血小板药物可能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

    作者:罗云;向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CT、MRI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设为对照组;患者采取MRI诊断,设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手术证实后的确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腰间椎盘突出的确诊率更高,但两组诊断方法具备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临床中,将两种诊断方法相结合,有利于避免漏诊、误诊等事故的发生。

    作者:胡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共50例(治疗组),本组接受奥美拉唑方案治疗;同期选择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共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本组接受法莫替丁方案治疗,对两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6.00%,对照组78.00%;治疗组HP转阴几率86.00%,对照组58.00%,两组进行综合对比后发现结果有差距(<0.05)。结论在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治疗中,推行奥美拉唑方案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邹茂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评判性思维在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前沿。通过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其所引起的心身疾病进行周密的思考,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让护士在工作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来双重把关,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有效地进行急诊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邵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成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在急诊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的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我科2015年1月1日就诊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实行医护一体化,进行有序的抢救及统一的指挥。结果患者通过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得到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及时救治,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贯彻落实应急预案,应用情景教学法定时组织医护务人员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评价机制是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樊晶晶;李瑞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伴反流性食道炎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根据消化性溃疡伴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病例,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反流性食道炎的常见症状,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将案例中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的患者在通过服用过抑制胃酸和治疗反流的药物后,恢复效果较好。结论消化性溃疡伴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的疼痛较为剧烈,呕吐次数较多,反流液的刺激会导致溃疡的反复发作,所以在治疗时应优先控制反流。

    作者:蔡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眼科临床局部用药的眼表毒性

    本文分析了眼科临床滴眼剂的眼表毒性及作用机制,针对滴眼剂安全使用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究。

    作者:谢艳利;周克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