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高危因素分析

张颖娟

关键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经阴道分娩,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分娩风险,提倡阴道分娩。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过剖宫产的100例再次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阴道分娩的35例孕妇作为第一组,其余65例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第二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的孕妇褥感染产、平均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第二组,且第一组新生婴儿吸入性肺炎、窒息和颅内出血等情况也少于第二组。结论做好剖宫产后再次经阴道分娩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以降低孕妇经阴道分娩的高危风险率,应大力倡导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48例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超声等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通过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胸内甲状腺病变的全貌,对病变的延伸范围及病变内的密度构成能清晰显示,尤其对于壁环状钙化的肿物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与超声检查各有利弊,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胸内甲状腺肿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赵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使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并诊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85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确定颈椎骨折脱位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去仰卧位,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各项评分(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85.9%,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后路手术,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后的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高于后路手术,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颈椎稳定性,提高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补佳乐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防止再粘连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补佳乐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防止再粘连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与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有不孕与复发性流产的患者78例,保证患者都有过宫腔手术的经历。将其随机分配成实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经过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对对照组患者不给予补佳乐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补佳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月经恢复者22例,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5.7±1.9)mm,宫腔形态恢复率76.9%。实验组患者月经恢复者31例,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9.6±2.1)mm,宫腔形态恢复率97.4%。结论对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防止再粘连的问题来说,补佳乐的应用,显示出较强的效治疗果。

    作者:韦利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发性集簇性皮肤纤维瘤5例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总结多发性集簇性皮肤纤维瘤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于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多发性集簇性皮肤纤维瘤的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皮损发生于四肢者显著多于臀部者,差异<0.05;手术治疗成功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差异<0.05。结论手术切除是根治多发性集簇性皮肤纤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应在早期诊断后,尽快治疗,以减少皮损面积。

    作者:姚淑玲;张向君;姚春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结果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38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常见的是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有很大的作用,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路秀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用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74例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采取吸氧,纠正离子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两组患者都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的痊愈率为75.68%,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5.14%,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1.6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24.32%,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无效率为2.70%,对照组的无效率为40.54%,治疗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继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存在脑瘫病症的儿童给与良好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其实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存在脑瘫病症的88例儿童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配方式将该88例患儿分为数量相同的两小组,分别是综合组以及常规组,每组各分配患儿44例,其中综合组患儿实施综合型康复训练方式,而常规组则实施传统康复训练方式,对比两组病症患儿在不同的康复训练基础上GMFM数值以及治疗之前之后的综合功能实际评分和训练的总显效率。结果综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结果对于存在脑瘫病症的儿童给与良好的综合型康复训练能够起到较好的实际康复效果,因而可以将该种综合型康复训练在后续临床中进行大量宣传以及广泛应用进而使更多的脑瘫病症儿童受益。

    作者:宋军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网络化智能处方点评系统错误自动识别方式的实现

    通过开发基于网络化智能处方点评系统,帮助医院克服现行人工处方点评的种种弊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处方点评质量,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高医疗用药质量安全的难题提供一种科学的技术手段支持。

    作者:温志力;陆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腹部手术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对预防腹部手术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2月本院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采取一系列提高措施和相应的改进,对新护理工作制度实施前后3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观察组62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率0.81%(5/620),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0%(18/620),对照组70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43%(10/700),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4.14%(29/7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新的护理工作制度下,护士们提高了个人的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并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并控制腹部手术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希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每组各30例。 G组全麻维持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GE组全麻同G组,复合硬膜外罗利合剂维持麻醉,观察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用药量、血压、心率变化、苏醒时间。结果 G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用药量明显多于GE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GE组;G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GE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用药量少,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袁书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肌肉放松疗法在非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的作用

    目的:探讨肌肉放松疗法对稳定非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妇科手术,麻醉实施前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辅以肌肉放松疗法,测量血压的变化及焦虑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焦虑程度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实施肌肉放松疗法后,实验组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治愈有效率为83%,高于常规组71%,两组比较2=6.51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常规组比较焦虑程度<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焦虑程度较常规组轻。结论妇科非高血压患者出现手术麻醉前紧张性血压升高时,实施肌肉放松疗法可有效维持血压稳定,缓解妇科手术带给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降低焦虑程度,有助于麻醉及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杨海燕;李亚琴;严华;王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学大学生就业难与创新型大学生教育改革

    2015年大学毕业生近750万,达到历史高水平。加上去年毕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人数,预计今年找工作的大学生近840万[1]。今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理想的原因,除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外,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技能要求与其毕业时掌握的技能不相符有关。

    作者:陈海松;韩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评判性思维在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前沿。通过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其所引起的心身疾病进行周密的思考,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让护士在工作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来双重把关,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有效地进行急诊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邵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刍议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道德,其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本文从护理人员提高护理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一些提高护理人员道德修养水平的建议,以期对整个护理工作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冯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放疗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6月接收老年肿瘤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于放疗期间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患者行临床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判定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效果92.0%、护理效果98.0%和常规组(76.0%、80.0%)相比,差异鲜明(<0.05)。结论临床肿瘤疾病患者放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邹琼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规范化礼仪培训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士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素质,行为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是面对患者群体的特殊礼仪。护士礼仪直接影响者患者的情绪,并对于治疗效果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护士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门诊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给医院的声誉和信誉度也来带严重的影响,因此,我院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了对门诊护理人员的礼仪培训,规范护士礼仪,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定期集中健康宣教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宣教方法对胃肠肿瘤患者进行集中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择期手术的180例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胃肠外科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定期集中健康宣教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在入院时、术前1d和术后7d进行SAS焦虑量表的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观察组97.40%,对照组84.80%,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经定期集中健康宣教后,术前1 d、和术后7 d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分析(<0.05)。结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多种教育方式满足各个文化层次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对择期手术患者定期进行集中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健康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周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简单解决方法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许多方面影响,其中,溶血是常见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除了一般可见的红细胞破坏外,血小板、白细胞等血细胞破坏所释放的某些细胞内成分亦可干扰或影响临床生化指标的测定[1,2]。由于造成样本溶血的责任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在医护一方,所以一旦有医疗纠纷,医方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故如何减少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在此回顾50份正常人不溶血和溶血血清中14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脊椎转移瘤的X线平片、CT与MRI的影像特征分析及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CT及MRI在脊椎转移瘤影像诊断上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62例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脊椎转移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X线平片、CT与MRI的结果。结果患者的影像资料各不相同,总体上MRI的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与CT,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于诊断脊椎转移瘤,MRI在诊断鉴别上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江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