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童
目的:探究38例发生多发性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医治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共3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有6例,首先进行保守治疗随后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有3例,先手术切开后复位行内固定操作再进行清创的患者有14例,仅进行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有15例。以上患者的骨折情况均先后痊愈,功能恢复状况良好。结论临床在为发生多发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应首先对其病情给予准确评估,以挽救生命为优先,随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患者的方法处理骨折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天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及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受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的患者,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41例(A组)、单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93例(B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55例(C组)作为研究对象,DTC合并HT的4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单纯DTC的93例患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HT的55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他们的性别、年龄、超声特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特点。结果 A、B、C组女性患者分别占85.4%(35/41)、65.6%(61/93)、87.3%(48/55)。A、B、C组≤44岁的患者分别占51.2%(21/41)、28.0%(26/93)、27.3%(15/55)。三组关于超声边界不清、低回声、血供丰富、沙粒样钙化所占比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 A、B、C组患者的TSH平均值分别为:3.43±2.39、2.47±1.70、5.86±14.33。 TgAb、TPOAb双阳性,TgAb阳性、TpoAb阴性,TpoAb阳性、TgAb阴性所占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多见于青年女性患者,超声结合甲功能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辉;赵宇;钟晨;牛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宣教方法对胃肠肿瘤患者进行集中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择期手术的180例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胃肠外科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定期集中健康宣教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在入院时、术前1d和术后7d进行SAS焦虑量表的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观察组97.40%,对照组84.80%,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经定期集中健康宣教后,术前1 d、和术后7 d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分析(<0.05)。结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多种教育方式满足各个文化层次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对择期手术患者定期进行集中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健康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周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铁岭卫生职学院368名学生(均为女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35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成果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13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心理测试,从统计结果中发现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恐怖方面的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高一女生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有针对性的对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学生们能够顺利转入护生角色,圆满完成各自的临床实习任务。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开发基于网络化智能处方点评系统,帮助医院克服现行人工处方点评的种种弊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处方点评质量,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高医疗用药质量安全的难题提供一种科学的技术手段支持。
作者:温志力;陆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患者个体变应性体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生物机体、心理和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环境会影响人体脏器,需要从人与环境的整体来分析病因;现通过临床1例病例对支气管哮喘的诱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相关分析、介绍。
作者:崔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甲硝唑及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铝碳酸镁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75.9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7.69%,对照组为21.5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作者:陈亚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中联合氟康唑及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30例患有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分为接受单纯硝酸咪康唑栓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联合氟康唑及硝酸咪康唑栓治疗的观察组,每组65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瘙痒评分、白带评分及总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0.05),但在接受治疗2w后,观察组瘙痒评分、白带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同时在接受2w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此外,两组治疗2w后肝功及肾功升高均未见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联合氟康唑及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提高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E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类型、AFS分期、手术方式和术后用药情况与EM治疗后复发的关系。结果102例EMS患者治疗后有35例复发,复发率为34.3%,与临床病理类型、AFS分期、手术方式中和术后用药均有关;其中深部结节型和混合型的复发率高于卵巢型和腹膜型,保守性手术的复发率远高于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术后使用孕三烯酮的复发率低于未用药物治疗,与AFS分期呈正相关关系,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EM的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AFS分期等选择相适应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重视术后短期用药,可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
作者:肖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国社会主义体系构建日渐完善,社会生活质量快速,民众对自身权益方面的关注、维护意识也得到随之水涨船高。但是,于此相应的医疗护理纠纷渐趋高发态势,民众在强化维护就医中自身正当权益同时,对医院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笔者从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方法对策入手,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医护纠纷工作解决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作者:周云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孕妇60例和羊水正常孕妇60例分别将其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总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羊水过少对孕产妇和围生儿都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威胁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适时采取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经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8.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作者:黄享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本院手术室对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手术配合,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结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仪器摆放,洗手护士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20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30ml~100ml,手术过程顺利。结论良好的专科护士的配合,尤其巡回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和细节能够使腹腔镜胃切除更顺利地完成。
作者:施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的术中处理及术后恢复。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5年5月共35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343例成功能行胆囊切除,12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无胆管损伤及大出血。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靠的,必要中转开腹是防治并发症并保证手术关键。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引入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效果和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依照自愿原则将其分别编入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各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并比较两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干预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0.05);随访3个月内,干预组(2.9%)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22.9%),其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8.6%)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28.5%),两组间的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0.05)。结论采用葛根素结合异乐定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心肌供血能力,控制心绞痛的发生几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朱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误吸风险管理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有误吸风险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观察风险管理后的效果。结果2013年与2014年医疗质量对比,患者投诉由2起降低为0,患者满意度由95.23%提高至98.82%。结论风险管理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误吸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实施正确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误吸的发生率。
作者:林大伟;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中利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采用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四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组有效率为96.67%,B组为100%,C组为96.67%,D组为96.67%。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A组有1例,B组0例,C组1例,D组1例。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立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老年性痴呆开始体现为记忆力障碍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发生定向、语言、计算、思维以及运动等相关功能受损,导致人格与情感变化,日常生活能力不断降低,后发展成无法独立生活。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呈现为明显上涨的趋势,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的安全性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老年痴呆患者住院阶段、用药、居家阶段、激越行为以及走失这几个方面综述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进展。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护理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并诊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85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确定颈椎骨折脱位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去仰卧位,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各项评分(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85.9%,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后路手术,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后的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高于后路手术,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颈椎稳定性,提高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