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关节骨折患者中检查出骨折率的准确性,得出其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80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数码X射线检查(DR平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并且将CT扫描的数据结果通过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重建(VR)后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关节骨折患者准确检查出骨折的概率。结果在80例患者中共有135处骨折,其中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出134处,检出率99.26%;而DR平片检查出86处,检出率63.70%。结论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影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骨折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院感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住院患者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其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院感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促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医疗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一直受到医院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医疗设备效益核算是医院成本核算的核心内容。本文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提供的Analysis Service平台对HIS系统中部分医疗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医院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协助医院管理者把科技兴院和科学管理落实到实处。
作者:卢道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奥施康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奥施康定滴剂治疗方法,统计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3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5例患者疼痛部分缓解,7例患者疼痛轻度缓解,总有效率为88.33%;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17例、恶心呕吐5例、嗜睡9例、皮肤瘙痒4例,均实施对症治疗后有所缓解,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结论采用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可发挥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周娟;周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常见的潜在原因,其与这些疾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关。缺氧地区的人都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且病变的发展与载脂巨噬细胞的形成有关,该病变同时也增加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再生。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的主要调节因子,它通过启动和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增加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认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资料也表明炎症在AS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的目的是总结HIF-1与动脉粥样硬化中炎症细胞的关系。
作者:刘敏;郗爱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有慢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86例。采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阑尾炎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阑尾手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慢性阑尾炎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有慢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廖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隔姜灸是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穴位,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关键。本疗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故舒适无痛苦,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隔姜灸已是临床常用的间接疗法之一。五更泻中医称之为久泻,因患者腹泻时间多在清晨5、6点钟,又称之为鸡鸣泻、肾泻。
作者:赵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孕妇60例和羊水正常孕妇60例分别将其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总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羊水过少对孕产妇和围生儿都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威胁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适时采取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58例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被选患者均需进行使用通气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1%,死亡率为5.1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PaO2增加,PaCO2下降, PaO2/Fi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满意,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安全有效,明显改善其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的针灸取穴方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取穴基础上加取合谷穴和太冲穴治疗。比较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较对照组的82.76%高,组间比较,<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在头晕、旋颈试验、肩颈痛等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的基础上加取合谷穴和太冲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15年6月共收治的21例外伤后癔症性瘫痪患者病历,采用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协调社会各界关注和大力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困难和心理障碍。结果21例经住院12~961d,平均23.52d治疗,14例治愈出院,7例明显好转出院;21例得到2~5年随访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复发。结论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患者及家属合作,协助解决矛盾纠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疗条件,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等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心理暗示,护理干预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是治疗护理癔症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雪宁;侯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并诊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85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确定颈椎骨折脱位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去仰卧位,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各项评分(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85.9%,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后路手术,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后的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高于后路手术,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颈椎稳定性,提高针刺感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降低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的护理改进。方法将2014年5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53例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定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留置胃管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干预措施,比较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前后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意外脱管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49%,两组比较,<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胃管意外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管脱管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置管安全。
作者:董燕鸿;闵飞燕;张佛华;张正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长期的疾病对患者的生理、情感、功能状态、社会能力和生活满意度等产生影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强调形神合一的中医理论体现出独到之处。本文将探讨中医情志治疗对溃疡性肠炎治疗的思路,以期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做好铺垫。
作者:田春燕;闫骁春;冯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共50例(治疗组),本组接受奥美拉唑方案治疗;同期选择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共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本组接受法莫替丁方案治疗,对两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6.00%,对照组78.00%;治疗组HP转阴几率86.00%,对照组58.00%,两组进行综合对比后发现结果有差距(<0.05)。结论在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治疗中,推行奥美拉唑方案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邹茂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对基层医院超声科常发的医患服务纠纷进行原因剖析,并根据实践经验制定应对措施。
作者:乐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在肝癌患者药泵注射引起疼痛时应用时机,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刺激。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将2%利多卡因在药泵化疗药推注前应用,而另一组患者在化疗药物推注后应用,对比两组患者对化疗药物刺激引起疼痛反应结果的轻度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反映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2%利多卡因在化疗药物推注之前能明显降低患者化疗药物引起的疼痛刺激。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血透的良好效果,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情志干预是否会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带来良性影响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122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自身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配合情志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0.4±4.3),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0.05。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为(49.5±6.4),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有效的情志护理能够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印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影响护理实习生积极性下降的原因,让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打好良好的基础。方法针对目前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抓好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步骤、安排业务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重视反馈、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等。结果使护生能够较熟练掌握基础技术操作和基础理论的应用。结论护理实习生受到带教老师的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带教老师的行为与教学语言都会影响到护士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汪珍珍;虎宏权;朱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