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动脉粥样硬化中炎症细胞关系的研究

刘敏;郗爱旗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生成, 炎症细胞
摘要: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常见的潜在原因,其与这些疾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关。缺氧地区的人都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且病变的发展与载脂巨噬细胞的形成有关,该病变同时也增加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再生。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的主要调节因子,它通过启动和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增加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认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资料也表明炎症在AS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的目的是总结HIF-1与动脉粥样硬化中炎症细胞的关系。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临床急救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40例,给予迅速彻底清理毒物和立即正确给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联合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抢救成功率达到95.0%。结果尽快彻底的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联用是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关键所在。结论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及时且治疗得当可以有效提高中毒治愈率,大大降低中毒死亡率。

    作者:邓莉莉;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糠酸莫米松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具体对象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治疗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80例,根据患儿就诊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喷鼻应用生理盐水,研究组喷鼻应用糠酸莫米松。对两组患儿症状评分、腺样体体积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研究组症状评分、腺样体体积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应用糠酸莫米松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和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刘殿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情志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长期的疾病对患者的生理、情感、功能状态、社会能力和生活满意度等产生影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强调形神合一的中医理论体现出独到之处。本文将探讨中医情志治疗对溃疡性肠炎治疗的思路,以期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做好铺垫。

    作者:田春燕;闫骁春;冯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及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受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的患者,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41例(A组)、单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93例(B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55例(C组)作为研究对象,DTC合并HT的4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单纯DTC的93例患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HT的55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他们的性别、年龄、超声特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特点。结果 A、B、C组女性患者分别占85.4%(35/41)、65.6%(61/93)、87.3%(48/55)。A、B、C组≤44岁的患者分别占51.2%(21/41)、28.0%(26/93)、27.3%(15/55)。三组关于超声边界不清、低回声、血供丰富、沙粒样钙化所占比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 A、B、C组患者的TSH平均值分别为:3.43±2.39、2.47±1.70、5.86±14.33。 TgAb、TPOAb双阳性,TgAb阳性、TpoAb阴性,TpoAb阳性、TgAb阴性所占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多见于青年女性患者,超声结合甲功能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辉;赵宇;钟晨;牛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比较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主要取决于其血药浓度高于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即当其血药浓度高于MIC时,其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状态,即使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效应不会相应增加。这类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除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万古霉素、氯林可霉素与氟胞嘧啶类等[1]。使用此类药物时,采取多次给药或持续静脉给药方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主要取决于其血药浓度高于MIC,具有浓度依赖性,即药物峰值浓度越高于MIC,其对致病菌的作用越强,作用速度也就越快。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甲硝唑、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2]。使用此类药物时,每日单次足量给药可有效提高抗菌疗效,同时可有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延长抗菌药物后效应(PAE)、降低毒性。

    作者:董凤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结局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在宫颈机能不全妊娠中应用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接诊伴随有妊娠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60例,对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在60例孕妇中34例产妇妊娠孕周低于18w,其中32例孕妇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成功,其成功率为94.1%,另外26例产妇的孕周不低于18w,其中14例产妇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成功,其成功率为53.8%,分娩孕周的不同的孕妇其手术成功率有明显不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另外手术分为选择性、治疗性以及紧急宫颈环扎术,其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75.0%、43.8%,三种比率比较有明显不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在宫颈机能不全妊娠孕妇进行宫颈环扎术其早期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更高,同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手术类型的选择和确定,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育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眼科临床局部用药的眼表毒性

    本文分析了眼科临床滴眼剂的眼表毒性及作用机制,针对滴眼剂安全使用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究。

    作者:谢艳利;周克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缺陷的原因及优化措施思考

    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了试点实行,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基本覆盖到了全国各地,但是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不符合我国现状的一些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缺陷的原因,提出了几个具体的优化制度的建议。

    作者:张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信息资源建设的成败已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所以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发展原则、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者:褚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低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的护理改进

    目的:探讨预防和降低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的护理改进。方法将2014年5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53例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定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留置胃管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干预措施,比较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前后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意外脱管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49%,两组比较,<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胃管意外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管脱管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置管安全。

    作者:董燕鸿;闵飞燕;张佛华;张正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3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营养膳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控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采用个性化营养膳食治疗,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科学性较高的饮食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迟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统计其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5.26%,对照组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但差异不显著(>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胃溃疡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运用中西结合方案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近期治疗的8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例划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单纯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选择中西结合方案治疗,连续用药满8w后,针对其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临床总治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4h尿蛋白定量与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改善,出现毒性症状的例数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选择中西结合方案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展开治疗,总体用药情况更理想、安全,更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关节骨折患者中检查出骨折率的准确性,得出其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80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数码X射线检查(DR平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并且将CT扫描的数据结果通过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重建(VR)后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关节骨折患者准确检查出骨折的概率。结果在80例患者中共有135处骨折,其中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出134处,检出率99.26%;而DR平片检查出86处,检出率63.70%。结论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影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骨折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提高高职护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以铁岭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从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高职毕业护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护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操作比较陈旧,无法与临床接轨;②护生不能熟练完成各项操作;③护生的应变和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笔者作为一名基础护理教师,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

    作者:任素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折临床治疗38例分析

    目的:探究38例发生多发性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医治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共3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有6例,首先进行保守治疗随后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有3例,先手术切开后复位行内固定操作再进行清创的患者有14例,仅进行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有15例。以上患者的骨折情况均先后痊愈,功能恢复状况良好。结论临床在为发生多发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应首先对其病情给予准确评估,以挽救生命为优先,随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患者的方法处理骨折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天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胆管狭窄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选择手术时间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04~2014年在本院治疗的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80例为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损伤3个月以内的患者50例为一组,损伤3个月以后的患者30例为另一组。手术方式[1]我们分别采取胆管整形胆管空肠γ型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以及带蒂组织瓣修复(剂静脉瓣、胆囊瓣)术。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间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产生的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后肝功能的运作变化、黄疸持续的时间,通过两组患者观察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产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一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透过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对比得出效果好的是胆管空肠γ型吻合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0.05),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一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黄疸消失时间明显高于没有并发症组差异显著(<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没有并发症组差异显著(<0.05)。结论一旦发现胆管损伤而引起的胆管狭窄时应该在自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的进行手术修复,这样对自身的伤害才会降低,修复的效果也会好。

    作者:彭登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方法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以及预防术中压疮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中压疮知识以及防范措施培训,主要方法为行为演示、理论培训、发放宣传册等。对比实施培训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关于术中压疮知识的了解得分、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对患者术中压疮的认知、改善术中压疮的防范行为,从而保证患者健康、促进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生素序贯疗法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序贯疗法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社区服务中心2013年3月~2015年3月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共81例,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标准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2w;观察组患者予以雷贝拉唑+四环素+克拉霉素治疗1w,后予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w;2w后复查胃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监测两组患者预后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0.05;治疗2w后,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好转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7.5%;观察组患者治愈20例,好转1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0.5%。6个月对照组复发13例明显高于观察组9例,<0.05。结论抗生素序贯疗法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优于雷贝拉唑联合标准抗生素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蔡冬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梗塞后遗症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43例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邓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