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体会

张霓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情况。结果15例患者在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治疗1 d后,出血的控制率为100%,结扎患者中,胸骨后疼痛的有6例,胸骨后出现不适的有9例。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能够消除或者减轻曲张,避免出血,如果在套圈脱落时,不能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就会导致大出血及死亡,因此手术前要对患者的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的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比较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主要取决于其血药浓度高于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即当其血药浓度高于MIC时,其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状态,即使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效应不会相应增加。这类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除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万古霉素、氯林可霉素与氟胞嘧啶类等[1]。使用此类药物时,采取多次给药或持续静脉给药方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主要取决于其血药浓度高于MIC,具有浓度依赖性,即药物峰值浓度越高于MIC,其对致病菌的作用越强,作用速度也就越快。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甲硝唑、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2]。使用此类药物时,每日单次足量给药可有效提高抗菌疗效,同时可有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延长抗菌药物后效应(PAE)、降低毒性。

    作者:董凤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创建三级医院对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的促进

    目的:探讨本院在创建三级医院过程中对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的改进。方法收集和分析本院在创建三级医院过程中,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进行的改进。结果2013年~2015年来,本院科教科通过创建三级医院的契机,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加大继教学分管理工作的力度,全院继教学分达标率有了显著提高,促进了学习风气,提高了医院整体素质,为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夯实基础。结论创建三级医院规范和促进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也为创建三级医院打牢基础。

    作者:蔡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经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8.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作者:黄享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科胃肠减压的临床护理体会

    护理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15年6月共收治的21例外伤后癔症性瘫痪患者病历,采用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协调社会各界关注和大力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困难和心理障碍。结果21例经住院12~961d,平均23.52d治疗,14例治愈出院,7例明显好转出院;21例得到2~5年随访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复发。结论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患者及家属合作,协助解决矛盾纠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疗条件,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等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心理暗示,护理干预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是治疗护理癔症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雪宁;侯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刍议临床医学检验中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干预作用

    探究临床医学中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干预作用,利用合理、有效的生理实验检测方法,根据生理的病历程序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对特殊组织的相互亲合的作用,药物与检测时的干扰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分析与研究。必须提高医学检测人员检测基本技术,确保临床医学检测时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以此不断完善临床医学检测过程合理性。

    作者:晏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血液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损害、行为异常和人格改变。其病理特征主要是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TF)、广泛的神经原丢失等。AD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分为临床前期(认知正常但有病理改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MCI)、痴呆期。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不可逆传的AD痴呆期。探索有效的AD早期诊断方法,对AD治疗和预防,具有关键意义。目前AD生物标记物研究主要基于脑脊液(CSF)标本、神经影像学表现或外周血样本。外周血标记物更易于在社区人群中普及,可作为筛选和随诊手段。现就AD早期诊断的血液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紫萱;游咏;田绍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25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及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较对照组的75.89%高, 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0.05)。结论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采取随机排序抽取原则分为护理组(124例)与常规组(123例),常规组:给予饮食护理、环境护理、体位护理等常规性护理,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在VAS、SDS、S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VAS、SDS、SAS评分较之前均降低,且护理组较常规组下降程度较为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发挥常规护理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治疗效果倍增,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穆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对稳定护理队伍的几点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迅速转变,广大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逐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待这种变化与转变的思想不是很充分,应对工作压力的转变不是很快,加上近几年暴力伤医事件频频发生,护理队伍不稳定,离职率明显升高,在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而护理工作是需要对专业技术要求精准,责任重大的工作,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存在任何的懈怠,如何安全管理和安全行医,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是护理队伍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还要使其理解和关爱生命,给予人文关怀,让其以更好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作者:田娟娟;王晓英;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CT、MRI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设为对照组;患者采取MRI诊断,设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手术证实后的确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腰间椎盘突出的确诊率更高,但两组诊断方法具备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临床中,将两种诊断方法相结合,有利于避免漏诊、误诊等事故的发生。

    作者:胡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探讨

    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其接受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接诊的4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0.05)。结论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占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截止2014年我院心外科手术,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0例,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管理。结果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胸骨哆开是心胸外科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积极地术后护理管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祝奎;王誉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循证心理护理对农村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心理护理对农村地区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并进行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入院前两组患者SAS、SDS得分无差异,经过护理后实验组两项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满意度实验组好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农村地区剖宫产初产妇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其不良心理状态,对产妇术后康复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及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受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的患者,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41例(A组)、单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93例(B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55例(C组)作为研究对象,DTC合并HT的4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单纯DTC的93例患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HT的55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他们的性别、年龄、超声特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特点。结果 A、B、C组女性患者分别占85.4%(35/41)、65.6%(61/93)、87.3%(48/55)。A、B、C组≤44岁的患者分别占51.2%(21/41)、28.0%(26/93)、27.3%(15/55)。三组关于超声边界不清、低回声、血供丰富、沙粒样钙化所占比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 A、B、C组患者的TSH平均值分别为:3.43±2.39、2.47±1.70、5.86±14.33。 TgAb、TPOAb双阳性,TgAb阳性、TpoAb阴性,TpoAb阳性、TgAb阴性所占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多见于青年女性患者,超声结合甲功能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辉;赵宇;钟晨;牛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胸部肿瘤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肺癌患者76例,临床中采用放射治疗。结果对症状明显患者进行预后治疗,56例患者在经过抗生素以及肾上腺激素治疗中病情好转,20例患者坚持服用中药病情逐渐好转。结论临床中对采取放射治疗后导致患者产生的放射性肺炎,利用各种影像资料能够及早发现放射性肺损伤,尽量减低肺部照射容积,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到小。

    作者:鲁帮云;王本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社区的糖尿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不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体重指数等。结果在不同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体重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中应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同时优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汪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胆管狭窄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选择手术时间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04~2014年在本院治疗的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80例为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损伤3个月以内的患者50例为一组,损伤3个月以后的患者30例为另一组。手术方式[1]我们分别采取胆管整形胆管空肠γ型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以及带蒂组织瓣修复(剂静脉瓣、胆囊瓣)术。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间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产生的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后肝功能的运作变化、黄疸持续的时间,通过两组患者观察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产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一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透过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对比得出效果好的是胆管空肠γ型吻合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0.05),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一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黄疸消失时间明显高于没有并发症组差异显著(<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没有并发症组差异显著(<0.05)。结论一旦发现胆管损伤而引起的胆管狭窄时应该在自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的进行手术修复,这样对自身的伤害才会降低,修复的效果也会好。

    作者:彭登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与保健

    目的:通过对海口地区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发生情况的临床分析,探讨妇科保健在预防妇科疾病中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保健措施。方法选择常见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结合妇科保健策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180例)的治疗有效率。结果90例观察组有效率为72.2%,对照组有效率是57.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结论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种类较多,常规治疗同时结合妇科保健的策略干预值得推广。

    作者:杨意;王雪;范兆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误吸的风险管理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误吸风险管理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有误吸风险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观察风险管理后的效果。结果2013年与2014年医疗质量对比,患者投诉由2起降低为0,患者满意度由95.23%提高至98.82%。结论风险管理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误吸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实施正确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误吸的发生率。

    作者:林大伟;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