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宁
目的:综合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2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3例。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高度舒适为75.8%,对照组的高度舒适为42.3%,对照组的高度舒适比远远低于实验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远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张青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左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硝普钠治疗,初始剂量为20μg/min,根据血压及临床表现调节剂量,每10min逐渐增加剂量,高剂量为160μg/min,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呼吸、心率、血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0.05。②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7.125,<0.05。结论硝普钠能够有效稳定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生命体征,有效纠正心衰,降低血压,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理想用药。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4种不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方法对同一患者同一时刻采集的血清样本应用标准的药盒和4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比4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和每种检测方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结果检测后,放射免疫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7.3%,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99.1%;酶标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3.5%,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9.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9.6%,灵敏度为99.6%,特异度为99.3%;化学发光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8.8%,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99.2%。结论4种检测方法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的针灸取穴方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取穴基础上加取合谷穴和太冲穴治疗。比较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较对照组的82.76%高,组间比较,<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在头晕、旋颈试验、肩颈痛等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的基础上加取合谷穴和太冲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截止2014年我院心外科手术,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0例,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管理。结果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胸骨哆开是心胸外科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积极地术后护理管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祝奎;王誉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影响护理实习生积极性下降的原因,让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打好良好的基础。方法针对目前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抓好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步骤、安排业务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重视反馈、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等。结果使护生能够较熟练掌握基础技术操作和基础理论的应用。结论护理实习生受到带教老师的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带教老师的行为与教学语言都会影响到护士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汪珍珍;虎宏权;朱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社区的糖尿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不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体重指数等。结果在不同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体重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中应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同时优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汪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率失常的发作次数。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罗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5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给予持续小剂量肾上腺素泵入治疗。观察组两组效果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4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6.58%,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显著,<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具有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抢救,采用小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当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以《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思考如何将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临床实践等元素与课程教育结合,从知识、价值、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探索,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顾云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口腔溃疡患者接受西瓜霜喷剂和西地碘含片治疗的临床差异性。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收治100例确诊为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西地碘含片治疗)和B组(西瓜霜喷剂治疗),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B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口腔溃疡治疗药物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喷剂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缩短治疗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田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方法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以及预防术中压疮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中压疮知识以及防范措施培训,主要方法为行为演示、理论培训、发放宣传册等。对比实施培训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关于术中压疮知识的了解得分、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对患者术中压疮的认知、改善术中压疮的防范行为,从而保证患者健康、促进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六神丸,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疱疹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疱疹咽峡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六神丸和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与疱疹症状消失时间上有明显差异(<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六神丸与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疱疹咽峡炎治疗有效率高,可以缩短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汪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产妇在分娩之后,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现象。如果胎儿娩出后24 h之内的出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则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休克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产妇出现死亡的情况。导致产妇在分娩之后出现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宫缩乏力在产后出血中占90%。传统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是注射缩宫素,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给予产妇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覃彦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78例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和随访12个月,24个月的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12个月和24个月死亡率,实验组(2.56%,5.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20.51%),(<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临床效果明显,且死亡率低。
作者:尹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脊柱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情况的不同处理方法并比较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时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15~68岁,平均(45.8±5.6)岁,病程2个月~3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使用EC耳脑胶贴合硬脊膜裂口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对裂口进行直接缝合后使用明胶海绵进行覆盖的方法治疗,每组40例患者。选取同期进行手术且无损伤情况出现、脑脊液漏发生的40例患者作为对比,比较各组在干预治疗后的脑脊液引流量、引流时间等指标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A组治疗方案的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引流时间都显著低于采用B组治疗方案的患者,A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较B组优良(<0.05)。结论在治疗脊柱手术中出现的脑脊液漏情况时采用EZ耳脑胶结合阔筋膜术中封堵术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治疗脊柱手术中的硬脊膜损伤和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形成。
作者:荣红亮;申宪军;王晓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伴随着我国大多数医院相关学科建设的精细化发展和进步,医学工程学科化发展逐渐朝着精细化的方向不断进步,这就为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需要,下面本文就针对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作者:荣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深静脉血栓危害大,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现将血小板在血栓形成的机理及抗血小板治疗药物阿司匹林对血栓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王笑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情况及再次住院情况,分析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同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心内科住院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200例患者,出院9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记录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再次住院情况,同时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主要与其文化程度,掌握的冠心病相关知识,随诊情况,医患沟通,经济状况等有关;文化程度越高,掌握冠心病知识越多,随诊次数越多,医患沟通越好,经济状况越好,则服药依从性越好;同时患者再次住院率也越低;结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患者认知不足和医患沟通差是造成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明显减少患者再发冠心病事件及再次住院率。
作者:胡新科;李振凤;李佳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表现和评估利用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成中药组、西药组,并同时对30例正常儿童进行彩超检查,比较肠系膜淋巴结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的肠系膜淋巴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超声图像改变,以及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彩超复查,淋巴结数目与大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0.05)。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与口服抗生素达到相同疗效,但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欣;常东;李鹤;石桂红;晏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