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健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左心衰, 硝普钠,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左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硝普钠治疗,初始剂量为20μg/min,根据血压及临床表现调节剂量,每10min逐渐增加剂量,高剂量为160μg/min,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呼吸、心率、血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0.05。②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7.125,<0.05。结论硝普钠能够有效稳定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生命体征,有效纠正心衰,降低血压,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理想用药。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治疗及护理进展分析

    探讨糖尿病(DM)足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情况。糖尿病足(DF)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且与局部神经异常及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约占15%[1]。血管狭窄闭塞、神经病变和感染是主要的临床表现DF是DM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也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DM患者的健康。神经病变、血管缺血性病变、细菌感染时DF的三大病因。本文主要从糖尿病足的定义、发病机制、分级及治疗和护理进展方面进行总结。糖尿病足的诊治是个系统工程,单一的方法难以治愈,且治疗效果欠佳,故我们在临床上以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只要治疗得当,护理到位,患者的足溃疡能够痊愈,截肢可以避免。

    作者:袁如冰;徐福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0例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临床急救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40例,给予迅速彻底清理毒物和立即正确给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联合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抢救成功率达到95.0%。结果尽快彻底的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联用是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关键所在。结论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及时且治疗得当可以有效提高中毒治愈率,大大降低中毒死亡率。

    作者:邓莉莉;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36例顺产产妇分为对照组64例与实验组72例,对照组采取封闭式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有无明显差异。结果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实验组遵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对护理行为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0.05)。结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提高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同时也提高了满意度,在临床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水平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和水平,为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716例社区T2DM患者的一般资料,同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依据HbA1c<7%达标标准,按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方案等分组讨论影响因素。结果口服药、单纯服用胰岛素、口服加胰岛素方案的HbA1c的达标率分别为44.10%、27.30%和19.80%,均低于不服药的HbA1c达标率(63.30%),口服药、单纯服用胰岛素、口服加胰岛素方案的HbA1c水平分别为(7.41±1.35)、(8.31±1.99)、(8.26±1.48),均高于不服药HbA1c水平(6.92±1.52),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有升高趋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有下降趋势;口服药物治疗中3联及以上用药、2联用药的HbA1c的达标率分别为23.90%、33.90%,均低于单一用药的HbA1c达标率(49.40%),3联及以上用药的糖化血红蛋白均值(8.15±1.55)均高于单一用药的HbA1c均值(7.37±1.49)和2联用药的HbA1c均值(7.61±1.27),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T2DM不同治疗方案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水平不同,依据患者个体特点选择合适治疗方案,从而提高HbA1c达标率。

    作者:金丽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临床效果研究

    为了更好地对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以寻求好的解决办法。本文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40例大肠息肉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地分为实验与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对患者实施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再进行效果的比较,以说明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晓旭;邓艳瑜;高航;戴润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走失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应用走失危险因素评估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走失率。方法选取2014年我科收治住院患者1561例,应用走失危险因素评估表,对高危人群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2013年我科收治住院患者1414例,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住院患者走失率。结果应用走失危险因素评估表后我科住院患者走失率比实施前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使用走失危险因素评估表并实施防范措施,降低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走失率。

    作者:马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产妇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0.05;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麻醉期间的寒战、呕吐、恶心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产妇的低血压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时间更快速,能缩短手术时间,让胎儿娩出时间加快,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庆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了乳腺肿瘤116例,回顾性分析了二维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动脉血流的大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等多项诊断指标,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的血管数目明显较乳腺良性肿瘤多,乳腺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RI)也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良、恶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超声诊断率。

    作者:缪春兰;黄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25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及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较对照组的75.89%高, 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0.05)。结论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方式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在治疗急性肠胃炎上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肠溶片)、B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C组(奥美拉唑肠溶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三组对比,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在复诊过程中经检查尿常规、心电图、血常规、便常规等均显示无异常。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有较好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陈永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86例牙列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多项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口腔舒适度以及口腔美观度五项指标结果分别是(9.09±1.17)分、(9.40±1.13)分、(9.22±1.25)分、(9.33±0.98)分以及(9.10±1.10)分,和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后,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牙齿美观度和适应性。

    作者:窦娟;徐世姣;蔡亮;聂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压氧加用含镁极化液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和对神经元保护的作用

    目的:观察分析高压氧加用含镁极化液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采用含镁极化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元保护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癫痫控制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7.50%;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提高癫痫控制有效率,达到保护神经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李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中利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采用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四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组有效率为96.67%,B组为100%,C组为96.67%,D组为96.67%。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A组有1例,B组0例,C组1例,D组1例。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立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生物胶粘膜125I粒子及气管支架在晚期气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气管肿瘤表面生物胶粘附125I粒子并行气管覆膜支架置入较气管覆膜支架捆绑125I粒子置入治疗晚期气管肿瘤的优越性。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共对32例晚期气管肿瘤患者行医用生物胶粘附125I粒子于肿瘤表面,并气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效果显著。结果本组32例均1次置入成功,置入支架后患者呼吸困难立即缓解,合并气管瘘食管患者无明显呛咳,咳脓痰、发热等症状逐渐控制。根据WHO肿瘤客观评定标准,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w以上3例(9.3%);部分缓解:肿瘤减少30%,维持4w以上18例(56.2%);病变稳定:并无新病灶出现7例(21%);病变进展:肿瘤增大20%以上或出现新病灶4例(13.5),有效率65.5%。结论气管肿瘤表面医用生物胶粘附125I粒子并行气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晚期支气管肿瘤较气管覆膜支架捆绑125I粒子置入更能被多数患者接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晚期气管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并可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和利用。

    作者: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ELLP综合症7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症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诊疗和预后。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2015年中重度子痫前期(249例)合并HELLP综合症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过程及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是孕晚期重度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母儿预后,一旦确诊,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母婴的病死率。

    作者:贾丽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不同剂量孕酮药物治疗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和病情痊愈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99例,随机均匀分成A组、B组、C组三组,A组患者服用100 mg/d的孕酮,B组的孕酮服用剂量控制在200 mg/d,C组则服用300 mg/d剂量的孕酮,在三组患者药物治疗之后进行疗效具体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三组临床治疗,在患者撒药性出血评分情况上,三组不存在明显差异,在患者子宫内膜变化情况上,三组也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三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上,三组不存在相关差异,但相比较来说,为患者服用200 mg/d的孕酮是比较好的,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后期病情复发率,因此该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可行性比较高。

    作者:周书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ICC技术在儿科的应用

    通过对62例儿童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的全面护理,重视前期培训准备工作,维护中强调无菌技术、冲管和封管技术、正确使用贴膜技术,维护后强调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保证导管长期留置进行“一针式”治疗等,有效预防和控制了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郑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胆囊颈结石嵌顿致胆囊积脓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胆囊颈结石嵌顿致胆囊积脓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胆囊颈结石嵌顿致胆囊积脓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结石嵌顿致胆囊积脓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梁振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例发病低于6h,11例发病在6~24h之间,7例发病在1~7d之间)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的MRI(磁共振成像)检查与DWI检查。结果2例发病低于6h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显示无异常;DWI检查显示都是高信号。11例发病在6h~7d之间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显示,T2W1为稍低/低信号,T2 FLAIR为稍高/高信号;DWI检查显示都是高信号。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DWI检查,可以在超早期显示病灶,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值得临床选用与广泛推广。

    作者:马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其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总结分析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的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总结归纳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实施护理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针对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护理隐患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李增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