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LLP综合症7例回顾性分析

贾丽娅;刘娟

关键词:HELLP综合征, 重度子痫前期
摘要:目的:通过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症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诊疗和预后。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2015年中重度子痫前期(249例)合并HELLP综合症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过程及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是孕晚期重度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母儿预后,一旦确诊,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母婴的病死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的探讨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3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130例患者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的有125例,有5例发生术中出血,后来又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手术,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伤口愈合状况良好。结论正确、仔细的护理方式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手术成功率的重要部分。

    作者:魏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探讨

    目的:探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引入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效果和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依照自愿原则将其分别编入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各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并比较两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干预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0.05);随访3个月内,干预组(2.9%)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22.9%),其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8.6%)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28.5%),两组间的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0.05)。结论采用葛根素结合异乐定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心肌供血能力,控制心绞痛的发生几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朱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就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30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患者的病史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病程与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糖尿病肾病患者就诊主要因素为肾功能衰竭(46.7%),顽固性水肿(40.0%)与大量尿蛋白(13.3%)。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错过治疗时机,伴随较多的并发症,难以采取肾脏替代治疗措施等因素,使患者无法获得有效治疗,临床治疗具有较大困难,所以,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到肾病专科就诊。

    作者:陈宪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从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30例标本中有阳性标本有23例,阴性标本有7例,阳性率为76.67%,阴性率为23.33%;常规检查结果显示,3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2例,阴性标本有18例,阳性率为40.00%,阴性率为60.00%。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阳性率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乳腺病的诊断检查。

    作者:刘小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综合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2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3例。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高度舒适为75.8%,对照组的高度舒适为42.3%,对照组的高度舒适比远远低于实验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远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张青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可塑钛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可塑钛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巍山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A组(可塑钛板内固定)与B组(空心钉内固定),每组各15例。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A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活动范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

    作者:刘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成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在急诊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的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我科2015年1月1日就诊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实行医护一体化,进行有序的抢救及统一的指挥。结果患者通过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得到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及时救治,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贯彻落实应急预案,应用情景教学法定时组织医护务人员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评价机制是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樊晶晶;李瑞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动脉粥样硬化中炎症细胞关系的研究

    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常见的潜在原因,其与这些疾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关。缺氧地区的人都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且病变的发展与载脂巨噬细胞的形成有关,该病变同时也增加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再生。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的主要调节因子,它通过启动和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增加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认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资料也表明炎症在AS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的目的是总结HIF-1与动脉粥样硬化中炎症细胞的关系。

    作者:刘敏;郗爱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放疗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6月接收老年肿瘤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于放疗期间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患者行临床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判定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效果92.0%、护理效果98.0%和常规组(76.0%、80.0%)相比,差异鲜明(<0.05)。结论临床肿瘤疾病患者放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邹琼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中应用抗生素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中应用抗生素的问题和对策,提升抗生素应用水准。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儿科门诊抗生素处方800份进行研究,对处方抗生素种类应用百分比、抗生素联用情况、不合理处方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种类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菌素类50.5%、青霉素类24.75%、大环内酯类19.125%、喹诺酮类4.25%、氨基糖苷类1.375%,抗生素应用前5名分别为阿奇霉素、美洛西林钠、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钠;不合理处方9.875%,从高到低依次为诊断不清或不全59.49%、选药不合理18.98%、用法用量不当18.98%、无指征联合用药2.53%。结论结合儿科临床中抗生素应用问题要积极采取对应干预举措,提升抗生素应用水准,消除抗生素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评估报道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率失常的发作次数。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罗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肌肉放松疗法在非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的作用

    目的:探讨肌肉放松疗法对稳定非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妇科手术,麻醉实施前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辅以肌肉放松疗法,测量血压的变化及焦虑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焦虑程度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实施肌肉放松疗法后,实验组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治愈有效率为83%,高于常规组71%,两组比较2=6.51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常规组比较焦虑程度<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焦虑程度较常规组轻。结论妇科非高血压患者出现手术麻醉前紧张性血压升高时,实施肌肉放松疗法可有效维持血压稳定,缓解妇科手术带给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降低焦虑程度,有助于麻醉及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杨海燕;李亚琴;严华;王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给药方式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32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各16例,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的16例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的16例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和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控制达标的时间、所需的胰岛素总量及有无低血糖情况。结果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的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减少住院时间,能更合理的控制血糖,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刘忠;阿斯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3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营养膳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控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采用个性化营养膳食治疗,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科学性较高的饮食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迟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使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肿瘤登记编码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在肿瘤登记编码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肿瘤编码准确性的方法,以不断提高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法,运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34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及措施上进行改革,在教学活动设计实施的前、后对护生评判性思维测试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护生评判性思维各维度的平均分和总分在教学活动设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改革实践教学对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静;李小妹;李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2月~2015年6月共收治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研究,采取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前后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整体护理措施纳入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成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获得了康复。

    作者:袁倩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践探讨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指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这种多媒体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储,以跨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本文通过对我院当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探讨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体会,提出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韦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甲硝唑及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铝碳酸镁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75.9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7.69%,对照组为21.5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作者:陈亚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