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金辉;张珍;陈勇;黄忠大;朱立国;王蓓
目的 在餐具集中消毒单位推行HACCP管理,规范企业自律行为,提高消毒餐具卫生质量,为监督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HACCP管理原则,选取具有一定规模的消毒企业20家,分析影响消毒餐具卫生质量各种因素,确定清洗消毒工艺流程实施HACCP管理,其他流程实施专项整治检查.结果 关键控制点是清洗浸泡、高温消毒、拣选包装、自行检验、储藏运输;实施HACCP管理计划后,餐具回收、残渣清除、清洗浸泡、机洗过清、高温消毒、拣选包装、自行检验、储藏运输、员工管理、管理制度等流程的检查合格率明显提高(P< 0.01或0.05),感官指标检查合格率明显提高(P<0.01),碗碟筷子的消毒效果和洗涤残留剂抽检合格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HACCP管理原则在集中消毒单位应用是可行的,HACCP管理措施是企业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东生;冯少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ORTHO AutoVue(R)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对4 869例病人标本同时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和试管法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检测.结果 4 869例病人标本中有4 865例ABO血型和Rh (D)血型仪器判读结果与试管法结果一致;4例仪器不能自动判读结果,其中3例经证实为ABO亚型.结论 ORTHO AutoVue(R)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替代传统手工法进行ABO血型和Rh (D)血型检测,方便快捷、结果可靠,可满足检验科工作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作者:罗永慧;杨颖;闵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解肉毒梭菌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从甘肃省采集的所有土壤样品用0.2%的明胶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后,反复增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素测定和生化特性分析.结果 在采集的175份样品中有2份样品出现典型的肉毒中毒症状,1株与C型肉毒抗毒素完全中和.结论 分离得到的菌株经鉴定为C型肉毒梭菌.
作者:冉枭;钟权涛;傅思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探讨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81名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的损伤状况与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运动损伤总发生率为88.89%;发病率较高的部位依次为膝部(27.41%)、腰部(15.23%)、踝部(13.71%)、手部(10.66%)和肩部(9.14%);慢性损伤发生率高于急性损伤;主要致伤技术动作依次为拦网(34.33%)、扣球(29.85%)、垫球(13.43%)和传球(10.45%);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运动负荷过大(25.38%)、准备活动不当(20.81%)、技术动作错误(17.26%)和缺乏自我保护(12.69%).结论 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针对其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致伤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预防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关键.
作者:张新定;王德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市售食品的污染状况.方法 在全市10个监测点抽检25类食品514份样品,开展有害元素、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微生物指标等20多项污染物的监测.结果 抽检食品中镉、汞、砷、铬都没有超标,而蔬菜中的铅(超标率为5.84%)、食用菌中的二氧化硫(超标率为9.52%)、蜜饯中的二氧化硫和甜蜜素(超标率均为5.88%),以及鱼糜制品中的菌落总数(超标率为29.63%)超标较多.结论 市售食品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仍存在食品污染隐患,应采取针对措施,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晓飞;于颖慧;张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南通市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通市1999~2011年O139霍乱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南通市1999~2011年共报告O139霍乱72例,以散发疫情为主;流行高峰在7~10月;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有老年化的倾向;病例临床分型以中重型为主;大部分发病与聚餐或食用不洁食物有关.结论 针对南通市O139霍乱流行特点,应落实“三管一灭”,开展卫生宣教,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开展疫点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作者:张烽;朱平;马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2011年广东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状况,为加强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全省94个涉农县(区)为监测点,使用统一的监测方案,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有关规定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评价依据.结果 广东省农村人口6 725.74万人,其中61.17%使用地面水为水源,38.83%以地下水为水源:66.90%饮用集中式供水,33.10%饮用分散式供水.枯水期水样水质合格率为63.90%,丰水期水样水质合格率为59.43%,其中集中式供水水质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5.74%和60.57%,分散式供水水质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9.84%和45.74%.全省农村水质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前3项分别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pH值,其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78.93%、85.46%、90.51%和74.28%、80.97%和89.32%.结论 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尤其是分散式供水,要加强供水设施的改造和管理,提高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
作者:刘荣;吴和岩;张建鹏;曲亚斌;何昌云;黄锦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江苏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为防治疾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 对2001~2010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年均发病率为0.447/10万,病死率为2.59%.疫情主要集中在苏北的连云港、苏南的镇江和常州,时间分布呈秋冬季(10月~翌年1月)和春夏季(4~7月)两个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34,30~6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较高,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7.07%.结论 该省近10年来HFRS疫情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近两年疫情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因此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开展灭鼠工作、推广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不可松懈.
作者:胡建利;孟繁岳;王慎骄;梁祁;刘文东;吴莹;吴斌;鲍倡俊;汪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乐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并对检测结果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90份咽拭子标本中,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6.2%;核酸检测的阳性率与检测试剂的种类无关,但与采样日期与发病日期、送样日期与采样日期以及检测日期与送样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关,还与是否在高峰季节采样有关.结论 该市手足口病病原以CVA16和EV71为主,在高峰季节采样以及病例发病后及时采样、及时送样并及时检测,可以提高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秦利平;谢应国;罗瑶;江顿滔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鼠笼法在发病区野外及居民区内捕鼠计算鼠密度;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内SFTSV核酸.结果 野鼠密度较高(20.42%),家鼠密度相对较低(6.45%).黑线姬鼠总带毒率9.52%,其心、肝、脾、肺、肾、脑6种脏器均带毒,尤以肝脏高,心、脾、肺、肾次之,脑带毒率低;家鼠总带毒率12.00%,只有脑、心、肺3种脏器带毒,其中以脑的带毒率高.结论 初步认为鼠类是SFTSV的宿主动物之一,但其在该病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庆奎;葛恒明;胡建利;鲍昌俊;焦永军;单云峰;崔岚;胡书铭;陆大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2007~2011年北京市某区居民死因顺位变化,为降低居民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1年北京市某区居民死亡信息,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采用Excel2003、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北京市某区居民前6位死因顺位无改变,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中毒伤害.以上主要死因年龄死亡专率随年龄增加一直呈上升趋势,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的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中毒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结论 北京市某区居民以循环系统、恶性肿瘤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应该继续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
作者:汪云;吴继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某高校教职员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2011年广东海洋大学教职工参加集体健康体检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66名教职工脂肪肝患者的检出率为23.8%,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至40岁~组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至60岁~组达高峰,以后下降.脂肪肝组的血脂和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机关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教师、工人及离退休人员.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职务将更易导致男性知识分子患脂肪肝.
作者:唐桂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随机系数模型和协方差模式模型在带有时变协变量的纵向资料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以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试验资料为例,考虑到给药方案在各个时间点随病情而变化,以用药量为时变协变量,利用随机系数模型和协方差模式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SAS中的MIXED过程得以实现.结果 两种模型拟合结果近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机系数模型和协方差模式模型考虑了数据相关性,考虑了时变协变量的影响,并可以处理有缺失值的资料,可以更客观的进行药物疗效评价.
作者:张莉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与其配偶间HIV传播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艾滋病经配偶间传播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调查地区HIV阳性已婚吸毒男性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信息,并采血进行HIV、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病毒(HSV-2)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382名HIV阳性吸毒者男性的配偶,81.4%已知丈夫感染HIV.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9%; 32.7%有吸毒行为,其中59.7%与丈夫共针吸毒;目前每月与丈夫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9.9%;被告知丈夫感染HIV的调查对象每月同房次数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均比告知前有所下降(P<0.01).HIV、HSV-2、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0%、57.5%、9.4%.结论 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的配偶HIV阳性率高,应加强该人群的干预,尽量早发现感染者并促使感染者主动及时告知配偶,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艾滋病经配偶间传播.
作者:朱秋映;朱金辉;郑文彬;唐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207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围产儿死亡率22.48‰,其中死胎160例占77.29%,死产22例占10.63%,7d内新生儿25例占12.08%;围产儿死亡中农村人口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显著;围产儿死亡原因首位是母亲因素(28.98%),第二位是先天畸形(21.26%).结论 提高婚检率及婚检质量,加强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完善孕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孕妇尤其是基层孕妇文化素质和保健意识,加强基层保健医生业务培训,提高其诊疗水平,加强高危妊娠管理、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宏;要跟东;栾玉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构建大鼠PAX2慢病毒表达载体,以期在大鼠肾脏中高效、稳定表达.方法 设计引物引入Age I酶切位点,使用PCR方法从质粒pcDNA3.1-PAX2中扩增小鼠PAX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对所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回收纯化.用In-Fusion技术将Age Ⅰ内切酶消化后目的片段交换连接入Age Ⅰ酶切的pGC-FU载体,构建PAX2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PAX2.酶切验证并测序正确后,将质粒pGC-FU-PAX2与慢病毒辅助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blot验证PAX2在转染293T细胞中表达.结果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PAX2基因,将PAX2克隆到慢病毒转移质粒pGC-FU中,并在293T细胞中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结论 成功构建了PAX2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PAX2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里;吴玉斌;宫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桂林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高危行为及艾滋病、丙肝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路边店、洗头房、浴足屋等低档场所或街边,或者是她们每提供一次性服务(例如阴道交、肛交或口交)收取少于50元钱的861名低档暗娼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1.2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5.27%,近1月发生性关系平均客人数为54.2人,近1个月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率为40.19%,存在吸毒现象,HIV阳性14人,丙肝阳性24人,梅毒阳性62人.结论 低档暗娼年龄偏大,自我保护意识差,客人数多,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应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并同时开展嫖客干预.
作者:文小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锌制剂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微量元素影响,探讨应用锌制剂治疗的临床意义及使用方法.方法 筛选80例佝偻病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腕X线阳性改善率、血微量元素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腕X线阳性改善率分别为97.5%和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和69.6%;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血锌、血钙、血磷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或P<0.05),骨碱性磷酸酶(Bal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治疗后血锌、血钙、血磷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Balp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补充锌制剂治疗婴幼儿营养性佝偻病,能显著提高疗效,协同提高血钙、血磷水平,降低骨碱性磷酸酶,能较全面解决婴幼儿佝偻病的生理失衡.
作者:郭敬民;欧萍;邱君;黄艳;杨闽燕;连大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用文拉法辛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组(研究组,n=38)与单用文拉法辛治疗组(对照组,n=38),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及HAMA各次评分均逐渐减低(P<0.01),治疗8周末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评分比较,HAMD和HAMA评分治疗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8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表明研究组抗抑郁和抗焦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起效快.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且耐受性好,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帆;伍星;余发春;熊昆武;叶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产地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方法 对年龄在18~35岁的青年人分3组采用不同剂量,不同产地,但均按0、1、6个月程序作乙肝疫苗免疫注射,对第三针免疫注射后1个月的HBsAb阳性率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HBsAb阳转率分别是:Ⅰ组75.0%,Ⅱ组93.30%.x2=10.857 3,P< 0.01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Ⅲ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全程免疫注射后,未有明显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YDV对青年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采用较大剂量YDV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不同产地的YDV免疫效果无明显区别.
作者:徐密琴;钮志林;俞静;高胜利;何丽华;叶扬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