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接种不同剂量、不同产地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观察

徐密琴;钮志林;俞静;高胜利;何丽华;叶扬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 免疫剂量, 进口疫苗, 免疫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产地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方法 对年龄在18~35岁的青年人分3组采用不同剂量,不同产地,但均按0、1、6个月程序作乙肝疫苗免疫注射,对第三针免疫注射后1个月的HBsAb阳性率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HBsAb阳转率分别是:Ⅰ组75.0%,Ⅱ组93.30%.x2=10.857 3,P< 0.01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Ⅲ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全程免疫注射后,未有明显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YDV对青年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采用较大剂量YDV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不同产地的YDV免疫效果无明显区别.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柴胡汤联合血液灌流早期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大柴胡汤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早期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将3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抑制胰酶、早期ICU监护、补充体液、镇痛、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大柴胡汤.观察2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首次排便时间、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及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治疗前和治疗7d后的APACHEⅡ评分;检测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总疗效及APACHEⅡ评分等临床指标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 大柴胡汤联合HP治疗SAP,有利于早期控制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建军;郭瑞敏;于明忠;张淑芳;赵会文;董军;张蕾;苏雅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剂量碘酸钾对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碘过量对仔2代Wistar大鼠小脑Purkinje细胞发育的形态学影响.方法 将断乳后1个月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饮用不同浓度的碘酸钾(KIO3)碘水(NI、5HI、10HI、50HI、100HI),取1日、20日、60日龄仔鼠小脑,应用镀银染色法和形态计量术动态观察仔鼠小脑的形态学发育情况.结果 在1日龄仔鼠,与NI组相比,各碘过量组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树突覆盖面积、分枝密度、总长度、棘突密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20日和60日龄仔鼠,50HI、100HI组与NI组相比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脑发育落后,其中以100HI组为明显(P<0.05).结论 碘营养水平严重过量会影响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的发育.但大鼠对碘过量有很强的耐受力,当碘摄入量为正常摄入量的50倍以内时,不会明显影响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的发育.

    作者:康亚妮;刘皓;周佳;赖登攀;戚颖;赵小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配偶间传播回顾性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与其配偶间HIV传播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艾滋病经配偶间传播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调查地区HIV阳性已婚吸毒男性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信息,并采血进行HIV、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病毒(HSV-2)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382名HIV阳性吸毒者男性的配偶,81.4%已知丈夫感染HIV.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9%; 32.7%有吸毒行为,其中59.7%与丈夫共针吸毒;目前每月与丈夫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9.9%;被告知丈夫感染HIV的调查对象每月同房次数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均比告知前有所下降(P<0.01).HIV、HSV-2、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0%、57.5%、9.4%.结论 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的配偶HIV阳性率高,应加强该人群的干预,尽量早发现感染者并促使感染者主动及时告知配偶,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艾滋病经配偶间传播.

    作者:朱秋映;朱金辉;郑文彬;唐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研究槲皮素固体分散体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给予小鼠连续灌胃7d,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计算肝指数,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能降低CCl4致肝损伤小鼠肝指数,降低血清中GPT和GOT水平,提高肝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结论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轻小鼠肝损伤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王超;李侃;张燕翔;舒克刚;陈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纵向资料带时变协变量的随机系数模型和协方差模式模型的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随机系数模型和协方差模式模型在带有时变协变量的纵向资料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以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试验资料为例,考虑到给药方案在各个时间点随病情而变化,以用药量为时变协变量,利用随机系数模型和协方差模式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SAS中的MIXED过程得以实现.结果 两种模型拟合结果近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机系数模型和协方差模式模型考虑了数据相关性,考虑了时变协变量的影响,并可以处理有缺失值的资料,可以更客观的进行药物疗效评价.

    作者:张莉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江苏省2001~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江苏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为防治疾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 对2001~2010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年均发病率为0.447/10万,病死率为2.59%.疫情主要集中在苏北的连云港、苏南的镇江和常州,时间分布呈秋冬季(10月~翌年1月)和春夏季(4~7月)两个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34,30~6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较高,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7.07%.结论 该省近10年来HFRS疫情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近两年疫情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因此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开展灭鼠工作、推广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不可松懈.

    作者:胡建利;孟繁岳;王慎骄;梁祁;刘文东;吴莹;吴斌;鲍倡俊;汪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64例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脑梗死发病的机制.方法 对64例脑梗死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流变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血液流变学及时检测,有助于脑梗死疑似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黎卓华;杜利军;何绮雯;柯茂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一株C型肉毒梭菌的分离和鉴别

    目的 为了解肉毒梭菌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从甘肃省采集的所有土壤样品用0.2%的明胶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后,反复增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素测定和生化特性分析.结果 在采集的175份样品中有2份样品出现典型的肉毒中毒症状,1株与C型肉毒抗毒素完全中和.结论 分离得到的菌株经鉴定为C型肉毒梭菌.

    作者:冉枭;钟权涛;傅思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一起食用发芽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开展调查.方法 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 该起事件是一起由发芽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力度,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黄琳屹;王淑媛;谢光方;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全自动血型鉴定系统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对ORTHO AutoVue(R)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对4 869例病人标本同时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和试管法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检测.结果 4 869例病人标本中有4 865例ABO血型和Rh (D)血型仪器判读结果与试管法结果一致;4例仪器不能自动判读结果,其中3例经证实为ABO亚型.结论 ORTHO AutoVue(R)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替代传统手工法进行ABO血型和Rh (D)血型检测,方便快捷、结果可靠,可满足检验科工作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作者:罗永慧;杨颖;闵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2009~2010年度公安消防某部新兵集训期训练伤分析

    目的 分析消防新兵集训期训练伤的发生特点,探索训练伤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分类标准》进行军事训练伤诊断与分类.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度和2010年度新兵集训期训练伤的昼夜发生率分别为3.05‰和3.39‰.2009年度关节损伤比例较大,而2010年则以软组织损伤所占比例较高.2009年度的急性损伤比较高,而2010年则以慢性损伤比例较高.两年度训练伤均以下肢多.两年度新兵集训期的关节损伤和软组织损伤均在第2周迅速攀升,第3~4周为发病高峰.结论 重视集训开始前2周的适应性训练,强调科学组训,强化心理素质训练,有望降低公安消防新兵集训期训练伤的发生.

    作者:兰晓霞;李洋;赵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三台县镇乡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力资料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三台县镇乡免疫规划工作人力资料现状,为镇乡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供基础资料,为县级免疫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填写调查表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全县63个镇乡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技术职称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专职占44.83%、兼职占55.17%;编制内人员占64.53%、临聘人员占35.47%.学历:本科占2.96%、大专占46.80%、中专占45.81%、高中及以下占4.43%.平均从事免疫规划工作年限4.46年.结论 由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镇乡免疫规划工作量剧增,而人员配置的不合理及专业素养和待遇较低,导致岗位稳定性差和全县免疫规划工作的不平衡.

    作者:李骏;何小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骨关节病防控模式:呼唤健康管理新理念

    骨关节病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有针对性的积极防控已刻不容缓.本研究依据健康管理理念提出骨关节病的防控思路,构建我国骨关节病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基于社区的三级管理模式,结合疾病三级预防概念,可以有效改善骨关节病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祝鸿程;王旗;黄淑纾;卢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严重胸腔积液猝死尸检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死亡遗体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对2004~2010年间9~65岁之间胸腔积液猝死尸体进行了系统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及临床分析,用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研究.结果 胸腔积液猝死6例患者遗体病理学研究形态改变:(1)6例胸腔积液量均在400ml以上,仅右侧胸腔积液1例(1/6),仅左侧胸腔积液1例(1/6),双侧胸腔积液4例(4/6),细胞学检查无恶性肿瘤细胞、化验结果均为漏出液;(2)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者3例(3/6); (3)确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2例(2/6); (4)食管下端周围静脉丛血栓机化栓塞伴间质性肺炎者1例(1/6).结论 6例胸腔积液患者均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而就诊时临床症状隐蔽,与病情不吻合,早期诊断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选用全面检查手段,能有效地减少误诊及延误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谢明;谭玉林;赵文健;周君;资源;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个体化方案营养支持组(A组,n=37)和标准化方案营养支持组(B组,n=35),观察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营养指标和空腹血糖的变化,住院期间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发生的费用.结果 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臂肌围、GLU、CRP、和HB较支持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的#LY较支持前明显升高(P<0.05);B组患者ALB和PALB较支持前有所降低(P均<0.05);B组患者肺部和肠道感染并发症明显高于A组(P=0.034,0.032),A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P均< 0.01).结论 个体化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血糖水平,其临床结局明显优于标准化方案营养支持组,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新;姜雯;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某高校教职员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2011年广东海洋大学教职工参加集体健康体检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66名教职工脂肪肝患者的检出率为23.8%,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至40岁~组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至60岁~组达高峰,以后下降.脂肪肝组的血脂和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机关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教师、工人及离退休人员.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职务将更易导致男性知识分子患脂肪肝.

    作者:唐桂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福建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与KAP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原(下称HBsAg)携带情况及与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关系.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ELISA法对其进行HBsAg检测.结果 该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HBsAg为7.14%,乙肝知识合格、积极的乙肝态度的育龄妇女HBsAg携带率分别低于乙肝知识不合格、负向乙肝态度者;多因素分析表明,掌握一定的乙肝知识会降低HBsAg阳性的危险,OR为0.472 (95%Cl:0.249~0.896).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乙肝健康教育策略,使人群掌握乙肝知识,转变乙肝态度及行为,从而降低人群的HBsAg携带率.

    作者:黄丽芳;周勇;潘伟毅;吴瑞红;张冬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新疆2010年生产建设兵团碘盐监测及儿童尿碘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碘盐普及情况和儿童尿碘水平状况,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兵团14个师开展调查,所辖有9个以上团的师,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个团,每个团随机抽取4个连队,每个连队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样进行碘含量检测;所辖有9个或不足9个团的师,抽取所有团,每个团随机抽取4个连队,每个连队随机抽取15户居民食用盐样进行碘含量检测;在每个被监测团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20名8~10岁儿童尿样进行尿碘测定.结果 共检测盐样4 067份,盐碘含量均值为(33.61±5.34) mg/kg,中位数为32.20 mg/kg,合格盐样4 003份,不合格碘盐22份,非碘盐42份,碘盐覆盖率为98.97%,碘盐合格率99.4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43%,非碘盐率为1.03%;共检测8~10岁儿童尿样3 572份,尿碘中位数239.00 μg/L,尿碘<50 μg/L的占2.7% (95/3 572),50~99.99 μg/L的占7.4% (264/3 572),100~199.99 μg/L的占27.4% (977/3 572),200~299.99 μg/L的占31.2%(1 116/3 572),≥300 μg/L的占31.4%(1 120/3 572).结论 当前的盐碘水平下,兵团各地儿童的碘营养状况基本处于良好和适宜水平,但也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人群碘营养水平适时调整盐碘,保证体内碘营养水平处于合理状态.

    作者:陈鹏;王立杰;马芙蓉;吴丽文;韩菲;李凡卡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河南省2011年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特征,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河南省疟疾病例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314例,其中本地病例为168例,输入性病例为146例.男性病例240例,女性病例74例.病例中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流行季节的6~10月(153例)为发病高峰.结论 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明显下降,但是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作者:刘颖;周瑞敏;苏云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宜昌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主要过敏原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宜昌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主要过敏原分布特点及意义,为儿童变应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对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童哮喘专家门诊诊治的218例哮喘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1)对218例哮喘患儿检测发现,总阳性率为74.31%(162例);(2)一种过敏原阳性率27.52% (60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种过敏原阳性率72.48%(158例);(3)常见过敏原的前四位为户尘螨(71.10%)、粉尘螨(70.64%)、狗毛(4.13%)、猫毛(3.67%); (4)户尘螨及粉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全面检测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有效控制儿童哮喘的重要环节,由于儿童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与尘螨过敏原有关,避免接触户尘螨及粉尘螨可能成为预防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文丹丹;王敏;罗飞;彭经纬;韩蓓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