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芳;周勇;潘伟毅;吴瑞红;张冬娟
目的 了解福建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原(下称HBsAg)携带情况及与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关系.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ELISA法对其进行HBsAg检测.结果 该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HBsAg为7.14%,乙肝知识合格、积极的乙肝态度的育龄妇女HBsAg携带率分别低于乙肝知识不合格、负向乙肝态度者;多因素分析表明,掌握一定的乙肝知识会降低HBsAg阳性的危险,OR为0.472 (95%Cl:0.249~0.896).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乙肝健康教育策略,使人群掌握乙肝知识,转变乙肝态度及行为,从而降低人群的HBsAg携带率.
作者:黄丽芳;周勇;潘伟毅;吴瑞红;张冬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包头地区不同临床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MGB1浓度检测,探讨血清中HMGB1浓度与肝癌分期的相关性,以评估血清中HMGB1的浓度是否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分期的评价指标.方法 收集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82份,无肝脏疾病及其他肿瘤的健康对照血清标本15份,以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MGB1的浓度.结果 TNM Ⅰ、Ⅱ、Ⅲ、Ⅳ期肝癌患者的血清HMGB1浓度分别为(29.1±5.0) ng/ml、(57.7±14.2) ng/ml、(101.6±14.8) ng/ml、(176.0士32.5)ng/ml.不同分期之间HMGB1的血清浓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血清HMGB1浓度为(7.2±3.3) ng/ml,与肝癌患者的HMGB1血清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血清中HMGB1浓度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原发性肝癌分期的一个十分有效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勾宏娜;孙连桃;韩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因疾病原因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治疗方法相对有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疗效较好被临床广泛应用,但近来不良反应报道不断,如何更好的解决结肠癌围手术期贫血问题显得越发突出.方法 观察rh-EPO组与rh-EPO联合生血片组治疗结肠癌不同Dukes分期的患者,并观察术前1周和术后2周Hb、RBC、HCT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2周Dukes C和D期Hb数值,rh-EPO联合生血片组分别为(126.8±15.2)g/L、(120.8±15.8)g/L优于rh-EPO组的(109.6±9.6) g/L、(101.3±9.6) g/L (P≤0.05).结论 rh-EPO联合生血片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特别是对Dukes C、D期病情复杂的结肠癌患者临床意义更加明显.
作者:殷红专;闫兆鹏;梁逸超;孙威;尹剑桥;刘宝林;苏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河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评价防治措施落实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在河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抽取10个县,各县随机抽1个病区村,各随机抽取10个降氟改水工程,调查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情况,X线摄片检查25岁以上成人氟骨症以及监测点的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结果 监测100个降氟改水工程,全部正常运行,其中水氟超标工程占15%;调查30个病区村中,7个为已改水村,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全部合格,调查847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50.53%,缺损率6.38%,调查352名25岁以上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5.68%,其中中度以上氟骨症2.27%;23个为未改水村,水氟>1.2 mg/L且≤2.0 mg/L村11个,水氟> 2.0 mg/L村12个,2 240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54.33%,缺损率15.80%,1 162名25岁以上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5.85%,其中中度以上氟骨症3.01%.结论 河南省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现象严重,饮水型氟中毒病情依然严重,应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并提高降氟改水工程合格率.
作者:刘洋;余波;郝宗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事业单位妇女生殖健康现状,为降低妇科患病率和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江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要求,对事业单位6 491例妇女进行妇科病和乳腺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疾病患病率为65.54%,宫颈疾病、外阴阴道炎、盆腔内疾病患病率分别为51.33%、18.26%和17.42%.乳腺增生患病率高为64.80%,其次为慢性宫颈炎为49.58%.结论 事业单位妇女生殖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定期开展普查普治.
作者:段克姿;姚玲;朱仙秀;王瑞珍;黄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巴戟天水提液对耐力运动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灌服巴戟天提取液小鼠的力竭游泳运动模型,测定小鼠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GOT)等指标.结果 灌服巴戟天提取液后,处理组小鼠游泳运动能力明显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说明巴戟天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服用巴戟天可减轻运动所产生的自由基对小鼠的伤害.另外,巴戟天对小鼠心肌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可减少组织酶的外泄.
作者:龙碧波;张新定;徐海衡;陈猛醒;赖月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普外科住院的胃,肠,乳房等疾病并实施手术的1 706例次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65例,感染率为3.81%,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68%、3.92%、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9,P< 0.01),手术时间、手术类型、输血与否及患者年龄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和P< 0.05).结论 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输血,提高老年患者防御能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特别是急症手术,胃肠道手术,术前做好肠道准备,有效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作者:吴琛;冯薇;乔美珍;刘月秀;吴旭琴;金美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探讨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81名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的损伤状况与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运动损伤总发生率为88.89%;发病率较高的部位依次为膝部(27.41%)、腰部(15.23%)、踝部(13.71%)、手部(10.66%)和肩部(9.14%);慢性损伤发生率高于急性损伤;主要致伤技术动作依次为拦网(34.33%)、扣球(29.85%)、垫球(13.43%)和传球(10.45%);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运动负荷过大(25.38%)、准备活动不当(20.81%)、技术动作错误(17.26%)和缺乏自我保护(12.69%).结论 高校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针对其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致伤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预防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关键.
作者:张新定;王德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构建大鼠PAX2慢病毒表达载体,以期在大鼠肾脏中高效、稳定表达.方法 设计引物引入Age I酶切位点,使用PCR方法从质粒pcDNA3.1-PAX2中扩增小鼠PAX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对所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回收纯化.用In-Fusion技术将Age Ⅰ内切酶消化后目的片段交换连接入Age Ⅰ酶切的pGC-FU载体,构建PAX2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PAX2.酶切验证并测序正确后,将质粒pGC-FU-PAX2与慢病毒辅助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blot验证PAX2在转染293T细胞中表达.结果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PAX2基因,将PAX2克隆到慢病毒转移质粒pGC-FU中,并在293T细胞中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结论 成功构建了PAX2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PAX2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里;吴玉斌;宫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桂林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高危行为及艾滋病、丙肝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路边店、洗头房、浴足屋等低档场所或街边,或者是她们每提供一次性服务(例如阴道交、肛交或口交)收取少于50元钱的861名低档暗娼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1.2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5.27%,近1月发生性关系平均客人数为54.2人,近1个月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率为40.19%,存在吸毒现象,HIV阳性14人,丙肝阳性24人,梅毒阳性62人.结论 低档暗娼年龄偏大,自我保护意识差,客人数多,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应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并同时开展嫖客干预.
作者:文小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奠西沙星(MFX)对结核分枝杆菌L型(MTB-L)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为选择MTB-L的敏感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52株复治肺结核患者MTB-L临床分离株采用96孔细胞培养板进行利福平(RFP)和MFX的液体药敏检测,同时采用PCR和PCR-DS技术进行gyrA基因及rpoB基因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 药敏试验28株(53.8%)耐RFP的MTB-L中20株rpoB基因发生突变;24株RFP敏感菌株未发生rpoB基因突变.2株(3.8%)耐MFX的MTB-L均检测gyrA基因发生突变;50株对MFX敏感MTB-L中有9株gyrA基因发生突变.结论 在复治肺结核患者MTB-L临床分离株中,RFP已出现较高的耐药率,但MFX对MTB-L有极高的抗菌活性,给MTB-L感染的慢性肺结核治疗带来希望.
作者:陈俊林;施军卫;顾德林;杨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以保定市四所高校2 0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综合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参与式综合干预.干预前、后两组统一进行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高校的社会支持环境明显改善,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及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与式综合干预是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季文琦;刘红霞;靳祎;刘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与其配偶间HIV传播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艾滋病经配偶间传播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调查地区HIV阳性已婚吸毒男性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信息,并采血进行HIV、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病毒(HSV-2)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382名HIV阳性吸毒者男性的配偶,81.4%已知丈夫感染HIV.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9%; 32.7%有吸毒行为,其中59.7%与丈夫共针吸毒;目前每月与丈夫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9.9%;被告知丈夫感染HIV的调查对象每月同房次数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均比告知前有所下降(P<0.01).HIV、HSV-2、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0%、57.5%、9.4%.结论 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的配偶HIV阳性率高,应加强该人群的干预,尽量早发现感染者并促使感染者主动及时告知配偶,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艾滋病经配偶间传播.
作者:朱秋映;朱金辉;郑文彬;唐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预防性治疗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PPD筛检和X线透视检查,确定潜伏性结核感染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化学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每组中选择660例,经伦理委员会同意,追踪观察4年各组潜伏性结核感染人群结核病发病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结核病发病率3.48% (23/660);化学治疗组结核病发病率为0.61% (4/660);微卡治疗组结核病发病率0.30%(2/660).微卡治疗组与化学治疗组结核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 0.05),但微卡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x2=16.30,P< 0.05)和化学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x2=12.25,P> 0.05)结核病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化学治疗组保护率为82.6% (19/23);微卡治疗组保护率为91.3% (21/23),微卡治疗组完成治疗率(93.48%)明显高于化学治疗组(5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0.12,P<0.05).结论 微卡对潜伏性结核感染者有预防性治疗作用,降低潜伏性结核感染者的发病,其效果与化学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化学治疗.
作者:孙照平;刘辉;刘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碘过量对仔2代Wistar大鼠小脑Purkinje细胞发育的形态学影响.方法 将断乳后1个月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饮用不同浓度的碘酸钾(KIO3)碘水(NI、5HI、10HI、50HI、100HI),取1日、20日、60日龄仔鼠小脑,应用镀银染色法和形态计量术动态观察仔鼠小脑的形态学发育情况.结果 在1日龄仔鼠,与NI组相比,各碘过量组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树突覆盖面积、分枝密度、总长度、棘突密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20日和60日龄仔鼠,50HI、100HI组与NI组相比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脑发育落后,其中以100HI组为明显(P<0.05).结论 碘营养水平严重过量会影响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的发育.但大鼠对碘过量有很强的耐受力,当碘摄入量为正常摄入量的50倍以内时,不会明显影响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的发育.
作者:康亚妮;刘皓;周佳;赖登攀;戚颖;赵小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死亡遗体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对2004~2010年间9~65岁之间胸腔积液猝死尸体进行了系统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及临床分析,用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研究.结果 胸腔积液猝死6例患者遗体病理学研究形态改变:(1)6例胸腔积液量均在400ml以上,仅右侧胸腔积液1例(1/6),仅左侧胸腔积液1例(1/6),双侧胸腔积液4例(4/6),细胞学检查无恶性肿瘤细胞、化验结果均为漏出液;(2)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者3例(3/6); (3)确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2例(2/6); (4)食管下端周围静脉丛血栓机化栓塞伴间质性肺炎者1例(1/6).结论 6例胸腔积液患者均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而就诊时临床症状隐蔽,与病情不吻合,早期诊断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选用全面检查手段,能有效地减少误诊及延误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谢明;谭玉林;赵文健;周君;资源;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医院重点科室环境卫生与医院感染关联性.方法 对2010~2011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及同期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总计采510份标本,其中有60份不合格,合格率为89.2%,院感染发病率与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05.结论 医院环境污染程度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没有直接关系.
作者:耿庆玲;邹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槲皮素固体分散体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给予小鼠连续灌胃7d,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计算肝指数,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能降低CCl4致肝损伤小鼠肝指数,降低血清中GPT和GOT水平,提高肝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结论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轻小鼠肝损伤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王超;李侃;张燕翔;舒克刚;陈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南通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健康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南通市4个社区1 463名≥18岁居民进行高血压健康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结果 南通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4.15%,标化率为21.61%;男、女分别为39.92%和28.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家族史、个性和BMI为高血压患病率的健康危险因素.结论 南通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超重和肥胖人群.
作者:茅亚达;李奕辰;肖静;宗蕾;高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特征,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河南省疟疾病例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314例,其中本地病例为168例,输入性病例为146例.男性病例240例,女性病例74例.病例中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流行季节的6~10月(153例)为发病高峰.结论 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明显下降,但是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作者:刘颖;周瑞敏;苏云普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