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育滨;秦泽鸿
目的 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分析该院出现质量问题的117份临床免疫检验报告.将该院免疫检验科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1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89例与观察组89例,观察组患者加强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结果 影响免疫检验结果的因素中,检验环境中,影响因素依次为温度因素、湿度因素、清洗液更换情况、样品质量因素、试剂平衡时间因素、环境清洁度因素及检验人员因素等,两组患者检验准确率、误诊率及对检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免疫检验的因素有很多,在免疫检验的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控制检验的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高中生心肺复苏术(CPR)知识、态度、自我效能和施救意愿.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随机选取824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CPR知识、既往培训经历、施救意愿和自我效能.结果 高中生CPR知识总分为(3.46±1.85)分,与有过培训经历、积极的施救意愿和高CPR施救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对家人实施CPR、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意愿均高于对陌生人的施救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施救自我效能总分为(7.23±1.89)分,与有过培训经历、高知识总分和积极的施救意愿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中生CPR知识和施救自我效能水平低,对家人的施救意愿明显比对陌生人高.培训能提高公众CPR知识、施救意愿和自我效能.
作者:潘彦玙;张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腕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分为腕骨骨折组78例与无腕骨骨折组72例.分别采用MSCT、MRI及MSCT+MRI检查进行诊断.结果 两组MSCT+MRI关节脱位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SCT检出率和MRI检出率.MSCT+MRI检查对隐匿性骨折、软骨损失、骨挫伤及骨折碎片均可检出.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MSCT联合MRI诊断腕关节损伤,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情况分组,斑块组50例,非斑块组50例,斑块组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性斑块组27例与不稳定性板块组23例,所有患者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踝臂指数,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斑块组踝臂指数低于非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斑块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踝臂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不稳定性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为自变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踝臂指数为应变量,斑块稳定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性(P<0.01),与踝臂指数无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踝臂指数与颈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相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性.
作者:银孟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呼吸机是医疗服务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为病患的正常生理呼吸提供帮助,达到增加肺部的通气量,改善病患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消耗,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但是在实际的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呼吸机的管道和附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菌滋生,影响病患的呼吸道健康.为此,需要强化对呼吸机的管道和附件的灭菌消毒.该文就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对呼吸机的管道和附件的灭菌消毒展开探讨,并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质量控制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推动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有效应用,保障呼吸机的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保障病患的人身安全,进而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黄柏开;黄耀连;赖传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选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经胃镜活检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在该院接受ESD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病灶大小及病理结果,统计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创面愈合率.结果 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75.4±21.3) min,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1.04%,完整切除率为92.54%,治愈性切除率为95.52%,住院时间为(18.6±3.4)d;术后ESD诊断符合率为88.06%,高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70.15% (P <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癌变率为22.39%;并发症发生率为28.36%,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ESD诊断和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符合率好,临床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杨亚玲;文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接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3例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与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病死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启明;倪颖;周金才;姜大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复杂肾脏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复杂肾脏结石患者中抽选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和经皮肾镜手术的研究组,评估术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高烧、休克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复杂肾脏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疗法作用突出,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陈孝安;谢豪;黄胜;李自成;罗元平;谢志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自制编织袋在胃肠减压患者防脱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患者的负压引流器采用一般的处置方式,活动时用手扶住,观察组中患者的负压引流器用自制编织袋固定在患者身上.两组患者在各自组内的处置后,对意外脱管和装置下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非计划性拔管比例为20.0%,无意外脱落拔管出现,对照组中非计划性拔管比例为60.0%,意外脱落占36.0%,两组之间脱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编织袋可有效降低胃肠减压患者的脱管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雷苑;曾江红;胡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作用效果,为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共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43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并发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临床适用性好,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CA)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患者行DSCTCA,分别评价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及桥血管本身通畅情况,比较不同桥血管类型的通畅率及CABG术后随访5年前后的通畅率.结果 38例患者共95条桥血管,动脉桥及序贯桥的通畅率(22/25,88.0%,22/25,88.0%)高于静脉桥通畅率(28/45,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3,P=0.022).以5年为随访期限,5年以内桥血管的通畅率(62/77,80.5%)高于5年以外(≥5年)桥血管的通畅率(10/1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5,P=0.026).结论 DSCTC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阿丹;郭海燕;武乐乐;罗宝刚;贺汝东;詹浩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感染产妇的乙肝病毒(HBV) 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孕妇产前血清的HBV-DNA载量检测,按照载量分为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每组婴儿的脐带血进行检测.结果 以5.0×102 copies/ml和1.0×106 copies/ml为HBV-DNA载量的分界点(其中5.0×102 copies/ml又为HBV阴性和阳性的分界点),按照HBV-DNA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选取的240名产妇分为3组,各组人数分别为120、53和67,各组的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7%(5/120)、11.32%(6/53)、35.82%(24/67).HBV阴性和HBV阳性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阳性两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感染孕妇的HBV-DNA载量越大,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越大.孕妇孕期建议定期监测HBV-DNA,如血液HBV-DNA≥1.0×106 copies/ml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作者:汤恋花;李晶;彭忠秀;尹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接受普外科腹部手术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疗法,观察其诊治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2月-2015年3月该院早期炎性肠梗阻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西医,观察组:加用麻子仁汤加味;统计两组诊治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患者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并发症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疗法用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疗程短,易恢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海军;陈能志;刘清安;陈新文;沙永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双胍类降糖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方式与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联合磺脲类药物降糖,治疗组联合瑞格列奈降糖,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症状体征、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均在用药后收到满意的降糖效果,随着用药的持续血糖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3周、6周、12周空腹血糖(FBG)水平(8.03±0.35) mmol/L、(7.88±0.36) mmol/L、(6.72±0.19) mmol/L,餐后2h血糖(PBG)水平(12.80±0.42) mmol/L、(9.14±0.36) mmol/L、(8.68±0.33) mmol/L,治疗组治疗3周后FBG、治疗组治疗6周后PB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7±0.31)%,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36例(90.0%),对照组临床控制21例(52.5%),治疗组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低血糖等副作用,对照组3例腹泻,持续用药自行恢复,治疗组1例轻度转氨酶水平上升,自行恢复(p>0.05).结论 双胍类药物的使用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联合瑞格列奈使用更利于稳定血糖、调节代谢紊乱、提升病情控制率.
作者:杜家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接诊的39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妇女3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E4、CA125含量,并评价两种指标检测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HE4、CA125和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含量分别为(70.27±13.47) pmol/L、(38.09±10.44) u/ml和(59.33±9.10)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42±10.11) pmol/L、(13.18±8.84) u/ml和(36.50±8.79) pg/ml(P<0.05);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检验金标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联合血清HE4与CA125确诊的患者比例为97.44%略低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100.00%(P>0.05).结论 血清HE4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于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有效性更为显著,能够及早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做出准确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小儿急性共济失调的临床发病原因、病症类型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25例急性共济失调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究其病情和治疗情况.结果 14例患儿在第2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3例患儿于第3周症状消失;2例患儿于第4周末症状基本消失;3例在1~2周内完全消失,且症状消失后,患儿预后良好.有3例患儿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故转院治疗.结论 临床仅凭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不能完全做出准确的诊断,所以可以结合患儿的既往病史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症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徐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方法 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1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切除术,其中对照组患者不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而观察组患者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复发以及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在乳腺切除术中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降低上臂麻木感、胸肌萎缩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及肿瘤转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志强;王文胜;师丙帅;赵爱国;张筱扬;李帅;张双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力=50)与观察组(门=50),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两组的心理状态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起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肠肿瘤患者术后两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的效果.方法 病例对象为该院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75例胃肠肿瘤患者,按照密封信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综合组.药物组术后行常规促胃肠恢复措施;综合组术后行综合性促胃肠恢复措施.评价:①胃肠恢复满意率;②肛门排气、肠鸣音消除、恢复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③胃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综合组患者胃肠恢复满意率显著比药物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综合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消除、恢复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比药物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综合组胃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药物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行综合性促胃肠恢复措施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胃肠并发症发生,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周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分别应用微波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47例.A组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B组应用微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94±0.68)ml,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10.57±1.21) ml(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42±2.13) min,略低于B组患者的(10.59±2.15) ml(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98%(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23.40%(P <0.05);A组患者复发率为2.13%,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8.51%(P<0.05).结论 对于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疗效更为明显,安全性更高,预后情况较好,更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芯;刘柯伶;陈茵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