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依从性和疗效的作用

陈升琴

关键词: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 依从性,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干预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血压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同时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管理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乳腺专项体检人员1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8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每年常规体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专项疾病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干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全、完善乳腺疾病专项健康管理有利于妇女及早发现乳腺疾病,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女性健康促进。

    作者:陈思桦;廖丽萍;肖志华;陈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5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讨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简阳市新市中心卫生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5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各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陈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精细管理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护士树立精细管理的理念,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包括精细的护理管理措施,精细的护理安全环节质量控制。结果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运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结论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管理中,可增强医护服务意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向洁华;李映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研究三种化疗药物即为(THP)、(MMC)、(HCPT)通过膀胱灌注方式治疗(CG)的安全性和复发率。方法2009年1月~2014年4月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6例,于术后7~14 d分别膀胱灌注给药THP、HCPT、MMC,疗程为12个月,比较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安全性、复发率。结果 THP给药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9%(47/56)、复发率为10.7%(6/56)、毒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为23.2%(膀胱刺激7例、肾损伤1例、皮疹3例,其他2例)。HCPT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6/56)、复发率为8.9%(5/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19.6%;MMC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0.3%(45/56)、复发率为10.7%(6/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21.4%。组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0.05。结论 MMC、THP、HCPT三种药物在预防CG的复发方面疗效显著,治疗作用明显,毒副反应轻,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曹宇;张瑞明;刘清波;孙超;张斌;曹贵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分别使用Hcy检测以及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在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Hcy检测诊断的检出率为93.3%,多层螺旋CT诊断的检出率为91.1%,多层螺旋CT诊断同Hcy检测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准确率比较高,同时操作简便并且价格低廉,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1000例,均应用超声进行产前诊断,观察胎儿的肢体结构、肢体形态、运动情况、姿势等,分析超声诊断情况。结果1000例产妇经超声诊断,显示有27例产妇存在胎儿肢体畸形,3例漏诊,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30例肢体畸形主要包括多趾、指、缺指畸形、手缺如、足缺如,四肢短小、足内翻、桡骨缺如、双侧股骨不等长、肢体姿势异常、前臂缺失、小腿缺如等。其中有10例胎儿合并其余系统畸形。结论应用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诊断,能够尽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准确率高,对优生有促进作用。

    作者:黄弋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30例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2013年术后并发症情况,在2014年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2013年和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效果。

    作者:尹尚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在模式病房对护生实施实习前培训的体会

    目的:探究在护生实施实习前培训中应用模式病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业2个班120名学生,以班级作为分组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护生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培训,观察组给予学校模拟模式病房培训。结果经考核,观察组护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且对比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护生实施实习前培训中应用模式病房效果明显,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覃颖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卵巢囊肿患者30例,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电凝止血组和缝合止血组,每组15例,观察术后卵巢早衰发生率。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抽血测定血清雌二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卵巢早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雌二醇、P、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雌二醇、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而血清P、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取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大,易引起卵巢早衰;术中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尽可能减少电凝,可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

    作者: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

    随着医院对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重视,电子病历成为了质控的重要工具,其统计、分析、监控等各项功能,在提高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干预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对面神经炎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本文对47例面神经炎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个2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对其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促进面神经炎患者康复。

    作者:温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制药用水的消毒和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

    目的:探讨制药用水的消毒和微生物控制技术应用方法,旨在提升制药用水质量。方法在加强水源控制、管路控制和制药用水消毒控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制药用水实际质量和相关水质检验指标达标情况。结果监测西安美星环保有限公司生产的反渗透系统所制的纯化水水样,一共有650份水样,主要包括14个制备和应用点,每个样本的检测指标有10项,终纯化水水样达标640份,未达标0份,达标率为100%,但微生物限度、电导率有10份接近纠偏限度,另外指标都满足2010年《中国药典》(二部)标准要求,水质检测6700次,检测达标率为100%。结论通过微生物技术控制和检测,可以提升制药用水相关指标达标率,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继续繁殖,顺利生产出达标的制药用水,但也存在电导率以及限度异常问题,必须加大技术监测和微生物技术控制力度,从根本上提升制药效率和用水安全性。

    作者:周珏;刘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护理质量中的成效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择期剖宫产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剖宫产术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模式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遵医行为、术后卧床时间、母乳喂养知识及掌握相关知识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和常规健康宣教模式相比较,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更科学、规范,其不仅能促进其快速康复,也可提高产妇遵医行为,同时能降低产妇的住院天数,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评价。

    作者:李倩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gG4相关的腹膜后纤维化伴输尿管狭窄、双肾积水1例临床报告

    目的:汇报IgG4相关腹膜后纤维化合并输尿管狭窄和双肾积水的个案病例,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2月收治的1例IgG4相关腹膜后纤维化合并输尿管狭窄和双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对其病情和诊治方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经抗炎、免疫调节、电解质调节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但后期预后依然不理想。结论 IgG4相关腹膜后纤维化合并输尿管狭窄和双肾积水患者的病情复杂,临床诊治难度大,仍需探索更为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林永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亲子行为对提高婴幼儿颅脑磁共振检查成功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亲子行为在3岁以下婴幼儿行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方法47例经过综合镇静护理后颅脑磁共振检查不成功,但仍处于睡眠状态的婴幼儿中,对其中23例施行亲子行为后再行检查,24例未施行亲子行为后继续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成功率。结果施行亲子行为后再行检查的23例婴幼儿中,成功19例,成功率为80%(19/23);未施行亲子行为后再行检查的24例婴幼儿中,成功2例,成功率8%(2/2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施行综合镇静护理结合亲子检查可提高婴幼儿颅脑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罗馨;梅莉;刘琴;唐大中;周莉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在妇科子宫肌瘤患者中运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近两年时间治疗的54例子宫肌瘤病例分组,对照组27例选择传统开腹式手术处理,观察组27例在腹腔镜技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手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除手术用时外,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恢复明显增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术后合并症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均有患者复发,但发生率比较相近,不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腹腔镜技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石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简析优化理论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优化理论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是指在妇产科各项护理中选择和实施护理方案时,尽可能用小代价取得大效果,使护理达到佳程度。本文就妇产科护理中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揭示出优化理论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四大应用,试着开启妇产科护理的优化探索。

    作者:黄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话回访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延续的护理

    目的:探讨运用电话回访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由主管护士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两次电话回访对患者用药指导、康复锻炼、复查重要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对照组只在出院1月内进行电话回访一次。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坚持服药、坚持锻炼的依从性、复查率以及疾病知识的掌握。结论电话回访再次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提高了本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健康教育的质量,真正服务于患者,让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患者的住院期间,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做好登记、改善、也利于护理持续改进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兰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佳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对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并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后,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疲劳感知评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概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清热化湿法对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清热化湿法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用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治疗第3d体温比较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姚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