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颖莉
目的:探讨研究三种化疗药物即为(THP)、(MMC)、(HCPT)通过膀胱灌注方式治疗(CG)的安全性和复发率。方法2009年1月~2014年4月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6例,于术后7~14 d分别膀胱灌注给药THP、HCPT、MMC,疗程为12个月,比较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安全性、复发率。结果 THP给药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9%(47/56)、复发率为10.7%(6/56)、毒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为23.2%(膀胱刺激7例、肾损伤1例、皮疹3例,其他2例)。HCPT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6/56)、复发率为8.9%(5/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19.6%;MMC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0.3%(45/56)、复发率为10.7%(6/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21.4%。组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0.05。结论 MMC、THP、HCPT三种药物在预防CG的复发方面疗效显著,治疗作用明显,毒副反应轻,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曹宇;张瑞明;刘清波;孙超;张斌;曹贵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院内感染中,无缝隙护理方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22例,其中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患者设为常规组,例数61例;2014年6月~11月收治患者设为研究组,例数61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实行无缝隙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可帮助获取较好效果,尽可能地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胡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肿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肾上腺肿瘤患者25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部分患者因病情不同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转开放手术,对其并发症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右肾上腺中央静脉出血术中转开放手术,1例患者肿瘤较大,视野暴露不好,无法分离解剖术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高热患者2例,气胸2例,术后大出血再选择开放手术止血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并且平稳,恢复良好。2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性好、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好,但对后腹腔镜前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应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邓先明;胡国华;张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Orem自理模式展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竞争状态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老年痴呆患者展开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采用Orem自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护理效果满意度。
作者:万月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4月~2015年6月入住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编号排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单号入对照组,双号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护理过程中实行个性化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3.87±1.22)分,对照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10.45±5.67)分(<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3(7.5%)vs 14(35%)(<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具有积极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上推广该护理模式。
作者:李丹丹;陈洁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的常见急病之一,主要毒性是对乙酰胆碱醋酶的抑制,使乙酰胆碱不能分解而在神经末梢蓄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使胆碱能神经发生过度兴奋,导致先兴奋后抑制终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碱(M)样、烟碱(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尤其是重度患者早期即出现呼吸循环衰弱而死亡。急性中毒的发生与毒物种类、剂量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故早期终止和清除毒物,彻底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郁素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在术后行气管切开操作后需要注意的护理要点。方法择取本院实行脑出血手术、并于术后进行气管切开操作的患者共42例,随机分组并实行不同护理模式,21例患者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1例患者在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结果研究组的综合预后结果优于对照组,<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术后行气管切开可避免窒息,但容易发生并发症,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康俊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胆囊炎伴结石患者,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且手术中的出血量也比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一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胆囊炎伴结石患者,采用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安全性要高一些,并发症也较少。
作者:李昌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兆流产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住院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先兆流产的发病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结果25~34岁是先兆流产发病的主要年龄阶段;情志因素则是导致先兆流产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加剧病情的重要因素;孕期过度劳累也是导致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流产史则会增加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发现先兆流产和内科疾病没有明显联系,但是和过往频繁流产史、生殖器炎症有明显关系;现阶段常用的安胎方法主要为中药制剂配合维生素E、叶酸、HCG、黄体酮和止血三联治疗。结论在防治先兆流产时,应该提倡适龄婚育,怀孕前要尽可能延长距离上次流产的时间,对宫腔手术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如果孕妇有既往先兆流产病史,则应及时对流产的再次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当发生先兆流产时应及时给予治疗,同时要加强营养、情志顺畅、增强自身体质、不能过度劳累,中西医综合疗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韦雪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首次胃镜受检患者HR和B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首次胃镜检查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胃镜检查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前10 min、检查期间、检查后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都没有明显的差异(>0.05),在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呈现升高的态势,且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较研究组升高更为显著;在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升高趋势也明显高于研究组(<0.05)。结论对于首次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其血压以及心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发生变化,采取科学、有效、综合、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从而减轻受检患者的痛苦。
作者:彭建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2月52例确诊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 w。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57.69%(2=4.591,<0.05);治疗12w后,观察组耶鲁-布郎强迫量表( 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085,<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显著改善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贾秀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阑尾炎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并探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将给予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4.3±1.2)d、肛门排气时间(25.4±2.8)h与下床活动时间(13.5±2.6)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1±1.6)d、(41.7±5.4)h与(28.4±3.1)h,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为33.33%,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缩短愈合的时间,促进患者健康,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延续护理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影响进行观察评价。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在护理12个月后生活质量影响及住院情况。结果出院12个月后,对照组有33例患者再次住院,而观察组则有12例,观察组住院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0.05)。观察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取延续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艳玲;吴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多元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86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多元化护理,后者予以常规护理,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7.7%)明显比对照组患者(79.1%)的高,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作者:范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门诊护理人员给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本院近几年收治的高血压与糖尿病的患者共70例,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35例患者在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针对同时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在其住院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非常适合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鄂亚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重度高血压患者10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程序化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加强程序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改善护患关系,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雪敏;蔡文花;李丽敏;孙翠清;赵海伟;王辉;刘瑞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33患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具体病情,选择钢板螺钉、石膏外固定或外固定器、髓内针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体会。结果28例患者中,一期愈合者20例,百分比为71.4%,二期愈合者8例,百分比为28.6%,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8±0.9)个月,总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针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需要尽早进行清创,同时进行满意复位以及坚强外固定治疗,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庞上强;王运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27例患者,对照组予以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予以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T3、FT4以及TSH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6.6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7.855,=0.005)。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列表法对知识点进行对比、鉴别,加强学生对《护理学基础》中的相关知识的鉴别和记忆;使学生能更好的鉴别和记忆《护理学基础》中的相关知识。
作者:戴翊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社区2012年4月~2014年6月挑选100例典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成不同两组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行基础性护理,干预组行社区护理干预,于护理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血糖等临床指标和常规组相比,存在临床差异(<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