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郁素芹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 乙酰胆碱醋酶
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的常见急病之一,主要毒性是对乙酰胆碱醋酶的抑制,使乙酰胆碱不能分解而在神经末梢蓄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使胆碱能神经发生过度兴奋,导致先兴奋后抑制终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碱(M)样、烟碱(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尤其是重度患者早期即出现呼吸循环衰弱而死亡。急性中毒的发生与毒物种类、剂量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故早期终止和清除毒物,彻底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门诊老年患者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老年患者处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处方分析促进处方质量改进,以达到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目的。方法抽查2013年8月~2014年1月每周一门诊处方中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处方,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点评,找出主要问题,探讨解决措施。结果门诊老年患者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处方以超说明书用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为主。结论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合理用药,使医师开具合理的处方,患者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镅;毛叶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人工流产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联合益母草膏在人工流产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就诊的人工流产女性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女性人工流产后口服益母草膏,观察组30例女性人工流产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妈富隆。术后观察分析两组女性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月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1个月后对照组中4例出现再次怀孕,达13.3%,观察组未出现再次怀孕情况。结论采用妈富隆联合益母草膏对人工流产女性进行术后避孕,不仅可以有效避孕,还可以有效的缓解妇女手术后阴道出血情况,促进女性月经的恢复,降低再次怀孕的机率。

    作者:杜柯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例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个案护理

    目的:通过对1例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为甲状腺肿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及操作参考依据。方法对我科1例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采取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后护理、病情监测护理等各项护理措施,评价患者治疗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该患者经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后,治愈出院。结论给予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心理护理、系统的整体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是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雅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米力农在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米力农在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选取在我院接受重症心力衰竭治疗的62例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就米力农治疗组(观察组,n=31)与西地兰治疗组(对照组,n=31)对治疗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29/31),高于对照组70.9%(22/3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外科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心理需求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收集我院60例小儿外科围手术患儿,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病种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等干预来提高小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结果不同年龄阶段,分析个体化的需求及采取护理措施,使得患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及康复。结论心理护理是围术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小儿年龄的特性,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取得患儿大配合。

    作者:吴丽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98例高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所有患者,调查所有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析各类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0.41%,5年生存率为11.22%,而患者的术前放化疗、病理分期、术后化疗、肿瘤的部位和术前合并症状等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前三者为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需要重视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对患者的术前合并症状进行控制,并适当进行针对性的放化疗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宋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斯的明和纳洛酮用于全麻患者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毕用新斯的明、纳洛酮催醒和不用任何药物自行苏醒的时间长短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且采取全身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联合应用新斯的明、纳洛酮进行催醒处理;而对照组20例患者则不采取措施,等待自然苏醒。分析记录术毕苏醒拔管时间。结果Ⅰ组(试验组)19例在30min内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管;而Ⅱ组(对照组)18例在30~60min才清醒拔管,Ⅰ组明显优于Ⅱ组。但是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与心血管反应的例数多,发生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术后联合用新斯的明、纳洛酮给患者催醒效果很好,大部分患者都在30min以内自主呼吸恢复,清醒安全拔管。

    作者:熊富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卵巢肿瘤MRI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卵巢肿瘤MRI诊断的价值和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在术前经MRI扫描诊断,4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为23例,恶性肿瘤为17例;手术后的诊断结果和术前的MRI结果一致。 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较为准确、合理。结论 MRI诊断技术可以明确的观察出肿瘤的大小、形态、良恶性等,具有较强的分辨率,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许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护理1组患者以传统一般护理开展护理工作,护理2组患者以综合化个体护理开展护理工作。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比满意率。结果护理2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护理1组,<0.05。结论综合化个体护理的开展对甲亢患者作用显著,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状况,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放射吸收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放射性吸收法(RA)对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共有受检人数412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服用激素类药物史和骨代谢性疾病。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OsteoGram 2000骨密度测量仪对受检人的非优势手第2、3、4手指的中节指骨(MP2、MP3、MP4)进行测量,测量BMD和T值,并分组(每10岁一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21例人员中,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共1192例,其中男性有341例,在男组中占18.74%;女性有851例,在女性组中占36.98%,提示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多于男性,<0.05;女性骨质疏松的程度严重,发病年龄比男性早。结论采用放射吸附法来检测指骨的骨密度,结果和患者相关的检查结果、相关的临床症状均相符,检查结果可靠,能够为骨质疏松诊断、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张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27例患者,对照组予以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予以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T3、FT4以及TSH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6.6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7.855,=0.005)。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管理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乳腺专项体检人员1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8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每年常规体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专项疾病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干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全、完善乳腺疾病专项健康管理有利于妇女及早发现乳腺疾病,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女性健康促进。

    作者:陈思桦;廖丽萍;肖志华;陈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60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究将复方小儿退热栓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症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中抽取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别编入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症状缓解率、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治疗组(95.0%)的症状缓解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81.7%),两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同时,治疗组的体温症状、惊厥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小儿退热栓,可起到迅速退热、改善惊厥症的效果,且其不良反应较少,可在儿科临床中予以探讨应用。

    作者:和艳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发现研究组疗效痊愈率75.0%远高于对照组45.5%,研究组治疗全部有效,对照组无效率达到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由于其用法简单所以依从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

    随着医院对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重视,电子病历成为了质控的重要工具,其统计、分析、监控等各项功能,在提高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和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42例产妇应用常规分娩方式,设为对照组;42例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其产后出血量、顺产率、剖宫产率、宫缩乏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大于观察组,宫缩乏力发生率、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为<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对产妇采取无痛分娩方式,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提高顺产率,降低宫缩乏力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加快产程进展,改善分娩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位护理干预在产程中矫正胎方位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干预在分娩时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枕横位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胎方位矫正情况、剖宫产率、产程长短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①生产时观察组产妇的胎方位转为枕前位者占88.3%,而对照组产妇仅为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③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④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助产过程中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有助于将难产转变为顺产,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张礼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和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58/70),94.29%(66/70);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80例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导管脱落原因及对策,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避免患者导管脱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4年1月~2015年6月80例各类导管拔管方式、拔管类型,查找导致拔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各种导管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胃管35例、导尿管19例、各类手术引流管14例、深静脉留置管12例、气管插管1例。结论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各类置管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袁素萍;蔡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术后干眼的影响

    目的:比较1.8mm和3.0mm两种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后泪膜及角膜规则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例55眼,A组26眼行1.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29眼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情况。结果 B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dB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高于A组,术后1d、1wB组泪膜破裂时间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d、1w、1个月B组泪液分泌均低于A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1.8mm切口较3.0mm切口在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更轻,泪膜功能及角膜规则性恢复更早。

    作者:章成芝;徐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