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目的: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6例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出现了1例恶心、呕吐患者,1例疲乏患者,对照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出现了2例恶心、呕吐患者,2例疲乏患者,2例头晕患者,1例下腹胀痛患者,1例皮疹患者以及1例肛门坠痛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可以发挥更好的药物疗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带来的不良作用。
作者:张迎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青光眼患者69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观察组(n=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针对焦虑、依从性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情绪情况、治疗依从性情况和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0.01或<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1。结论在青光眼患者群体中,针对焦虑、依从性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的改善。
作者:蒋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估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90只眼(82例)初发翼状胬肉患者分成两组,改良组行翼状胬肉切除后游离术区上下方球结膜连带角膜缘组织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传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后取术眼颞上方游离球结膜瓣及相应角膜缘组织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结膜瓣的愈合时间。结果改良组中1例结膜切口裂开,传统组中2例游离结膜瓣溶解,1例结膜肉芽肿两组均有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4.35%、4.55%。结论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术后复发率低,手术操作方法简单,结膜瓣愈合时间短,对预防游离结膜瓣溶解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茹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儿童龋齿的发病因素。方法对我区某幼儿园的268例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采用家长配合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该268名儿童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刷牙习惯。结果268例儿童患龋率为36.94%,其中不爱吃甜食和有良好刷牙习惯的儿童龋齿率低于爱吃甜食和没有良好刷牙习惯的儿童,(﹤0.05)。结论爱吃甜食和没有良好的刷牙习惯是儿童龋齿的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择取这几年间由本院收治的80例康复期的精神分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并在护理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观察量表(NOSIE)、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对比护理之前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康复期间的精神分裂患者应用全面的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并提高社会功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景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不同体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不同体位护理,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住院时间的缩短,且护理的有效率更高。
作者:覃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设计应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新生儿日记,提高护理安全性、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设计表格式新生儿日记,家属或产妇实时记录新生儿喂养、排泄、特殊情况辅助护理工作,便于责任护士直接了解新生儿喂养、排泄及特殊情况。结果护士评估新生儿喂养及排泄情况所需的工作时间明显减少、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妇奶胀发生率降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上升。结论新生儿日记的应用节约了护士的工作时间,改进了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提高了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质量,值得在母婴同室病房中推广使用。
作者:祝晓君;李伶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对照组用传统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5.5±1.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1.8)d,﹤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有效缩短用药治疗时间,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谭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结果通过循证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后,66例患者中对该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达100%,63例患者坚持3个月经周期系统治疗,56例患者可以达到男女同治要求,其临床治愈率为96.96%,复发率仅为4.54%。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保护护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复发率。
作者:贺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伴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临床实习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对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临床思维、实践能力等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护生的带教管理,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以期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周洪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早产的发生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0例早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足月分娩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次、流产次数明显比对照组产妇更多,产前检查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的内外科合并症、胎位不正、胎儿窘迫、多胎妊娠、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子宫因素、羊水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前出血、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是新生儿早产的主要影响因素(<0.05);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早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前出血等均是早产高危因素,临床应在产前对孕妇加强监测、防治,以降低早产风险。
作者:姚胜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30例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2013年术后并发症情况,在2014年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2013年和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效果。
作者:尹尚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弱极性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法对生活饮用水中多种卤代烃的测定。方法采用SC-3000B-36T气相色谱仪, SE-54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生活饮用水中的5种卤代烃进行测定。结果在所研究的方法下,得到5种卤代烃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5~0.9999,回收率在85.76~93.90%。结论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率、重现性良好、方法简单、检测速度快等特性,可同时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多种卤代烃进行测定。
作者:罗泰军;刘天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98例高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所有患者,调查所有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析各类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0.41%,5年生存率为11.22%,而患者的术前放化疗、病理分期、术后化疗、肿瘤的部位和术前合并症状等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前三者为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需要重视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对患者的术前合并症状进行控制,并适当进行针对性的放化疗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宋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股骨头坏死的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临床上关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MRI等影像学分析较少。虽然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种类较多,但病理演变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相同,因此由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相似性。临床上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影像学定量分析技术主要有X线、CT检查、MRI检查及血流量定量分析技术等,本研究基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影像学定量分析技术进展研究,正确分析X线、CT检查、MRI检查及血流量定量分析技术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的作用及优势,并结合当前临床上的研究成果,为防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实验86例患者治疗后均无死亡发生,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减压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发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39.5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等,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作者:刘纯城;高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子宫肌瘤患者中运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近两年时间治疗的54例子宫肌瘤病例分组,对照组27例选择传统开腹式手术处理,观察组27例在腹腔镜技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手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除手术用时外,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恢复明显增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术后合并症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均有患者复发,但发生率比较相近,不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腹腔镜技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石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28例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高风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后DVT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有效控制DVT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彭美霞;朱良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检测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疾控门诊800例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HIV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统计分析受检率。结果接受HIV抗体检测的800例结核病患者中,接受HIV抗体检测共701例,接受检测率高达90.1%。在HIV抗体检测受检率影响因素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和咳嗽2 w以上患者受检率明显较高(<0.05)。结论目前,结核病患者并发HIV的双重发病率上升趋势显著,必须强化受检者对HIV抗体检测的认识,劝导患者主动受检,以此促进临床受检率的提高。
作者:李静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优化理论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是指在妇产科各项护理中选择和实施护理方案时,尽可能用小代价取得大效果,使护理达到佳程度。本文就妇产科护理中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揭示出优化理论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四大应用,试着开启妇产科护理的优化探索。
作者:黄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