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

杨桦

关键词: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症状性子宫肌瘤, 女性生殖系统, 患者, 严重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 肾功能异常, 全宫切除术, 潜在的危险, 低蛋白血症, 治疗方法, 治疗措施, 腰部疼痛, 心率减慢, 细胞计数, 术后, 生理功能
摘要:子宫肌瘤是现代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0%~25%,是妇科非急性出血的常见原因,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全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有开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是通过栓塞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使肌瘤缺血、坏死、萎缩、脱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子宫动脉栓塞术不仅保留了子宫及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术后肌瘤不易复发,创伤小,患者在生理上更容易接受[1]。子宫动脉栓塞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方法。但也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并发症,护士运用专科护理常规,不能忽视介入治疗术后潜在的危险。我科收治1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下腹及腰部疼痛、白细胞计数严重异常:28.8×109/L、心率减慢、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异常等,经严密的观察,积极的护理干预,及时准确的治疗措施,患者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接收并诊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73例分为观察组87例与对照组8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清创伤口、清除嵌夹软组织、骨折端积血等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的优良率、术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固定松动或断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3.1%、64.0%,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加压钢板治疗,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观察组发生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固定松动或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对于提高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与加压钢板相比,采用交所髓内钉的临床疗效更佳,出现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固定松动或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更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后牙邻面龋齿充填治疗中充填材料对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后牙邻面龋充填治疗采取不同充填材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下颌第一磨牙邻面龋患者,将入选患者根据充填材料不同分为A组、B组及C组,分别采取银粉玻璃离子、银汞合金、光敏复合树脂充填,观察三组充填1年后的疗效。结果充填1年后,A组充填成功率较B组、C组明显要高(<0.05),C组优于B组(<0.05);在继发龋、充填物脱落、食物嵌塞、充填后牙折上,A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0.05),C组次之,B组差,在充填后自发痛上,A组优于B组、C组(<0.05),C组差。结论后牙邻面龋在充填治疗时采取银粉玻璃离子的疗效显著。

    作者:杜家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静息心电图J波在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J波在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心电图检查有J波存在的无器质心脏疾病的15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52例经心电图检查无J波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日本光电9130P同步十二导心电图机对患者实施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J波、ECG各项参数指标。结果观察组156有J波存在的无器质心脏疾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率为12.18%,对照组152例健康人员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率为0%,两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心律失常与J波显著联系,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参考指标。除此之外,J波大小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联系,亦可以作为诊断恶性心律失常的标准。

    作者:郭娴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临床观察

    目的: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6例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出现了1例恶心、呕吐患者,1例疲乏患者,对照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出现了2例恶心、呕吐患者,2例疲乏患者,2例头晕患者,1例下腹胀痛患者,1例皮疹患者以及1例肛门坠痛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可以发挥更好的药物疗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带来的不良作用。

    作者:张迎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炎(VVC)为临床妇科多发病、常见病,病因复杂,病情进展快,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但VVC治疗尚缺乏统一规范,增加抗真菌药耐药性及临床医师处理难度,预后较差,易复发。患者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次数,即称为复发性VVC,需及时根治。

    作者:韦金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30例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2013年术后并发症情况,在2014年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2013年和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效果。

    作者:尹尚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98例高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所有患者,调查所有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析各类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0.41%,5年生存率为11.22%,而患者的术前放化疗、病理分期、术后化疗、肿瘤的部位和术前合并症状等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前三者为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需要重视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对患者的术前合并症状进行控制,并适当进行针对性的放化疗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宋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UPKP,对照组则采用开放式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两组病例的IPSS、QOL评分以及Qmax水平无明显差异(>0.05),但观察组出现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 TUPKP能够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且TUPKP术中出血量较少,术中对患者的创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低于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同开放式手术治疗相比更加安全。

    作者:张华平;马荣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素明胶海绵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肝素明胶海绵应用于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采取干燥法治疗,设为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肝素明胶海绵治疗,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4.27±3.41)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20.52±4.68)d,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肝素明胶海绵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加快患者痊愈速度。

    作者:卢传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梗塞患者血栓弹力图和凝血项目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和凝血项目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9月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进行血栓弹力以及凝血项目检查,从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经检测后可知,对比其R、K、a角以及M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比两组CI,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经研究后证实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现象,同时血栓弹力图和凝血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丹;刘公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肿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肾上腺肿瘤患者25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部分患者因病情不同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转开放手术,对其并发症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右肾上腺中央静脉出血术中转开放手术,1例患者肿瘤较大,视野暴露不好,无法分离解剖术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高热患者2例,气胸2例,术后大出血再选择开放手术止血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并且平稳,恢复良好。2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性好、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好,但对后腹腔镜前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应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邓先明;胡国华;张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1000例,均应用超声进行产前诊断,观察胎儿的肢体结构、肢体形态、运动情况、姿势等,分析超声诊断情况。结果1000例产妇经超声诊断,显示有27例产妇存在胎儿肢体畸形,3例漏诊,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30例肢体畸形主要包括多趾、指、缺指畸形、手缺如、足缺如,四肢短小、足内翻、桡骨缺如、双侧股骨不等长、肢体姿势异常、前臂缺失、小腿缺如等。其中有10例胎儿合并其余系统畸形。结论应用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诊断,能够尽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准确率高,对优生有促进作用。

    作者:黄弋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90只眼(82例)初发翼状胬肉患者分成两组,改良组行翼状胬肉切除后游离术区上下方球结膜连带角膜缘组织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传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后取术眼颞上方游离球结膜瓣及相应角膜缘组织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结膜瓣的愈合时间。结果改良组中1例结膜切口裂开,传统组中2例游离结膜瓣溶解,1例结膜肉芽肿两组均有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4.35%、4.55%。结论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术后复发率低,手术操作方法简单,结膜瓣愈合时间短,对预防游离结膜瓣溶解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茹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酒精中毒静脉用纳洛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科学分析急性酒精中毒静脉用纳洛酮的临床疗效效果,以期能够从中找到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7月,搜集我院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资料80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案例数为40例,实验组接受的是静脉用纳洛酮的治疗;对照组接受的是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治愈率、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40例实验组的显效例数为36例,有效例数为4例,无效例数为0例,其总有效率为100%;40例对照组中显效例数为32例,有效例数为3例,无效例数为5例,其总有效率为82.92%.两组数据比较有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静脉用纳洛酮的临床疗效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张业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卵巢囊肿患者30例,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电凝止血组和缝合止血组,每组15例,观察术后卵巢早衰发生率。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抽血测定血清雌二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卵巢早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雌二醇、P、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雌二醇、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而血清P、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取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大,易引起卵巢早衰;术中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尽可能减少电凝,可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

    作者: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级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分级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0例ICU重症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每组分别为6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分层护理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在教学、文件护理、消毒隔离以及护理管理等质量上,明显优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验组(<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采取分层护理管理,不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潜能,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目的:针对延续护理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影响进行观察评价。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在护理12个月后生活质量影响及住院情况。结果出院12个月后,对照组有33例患者再次住院,而观察组则有12例,观察组住院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0.05)。观察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取延续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艳玲;吴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评价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评价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的对象为2013年11月~2015年1月我院100例双重抑郁症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系统进行分组,A组抗抑郁药物选用帕罗西汀,B组选用帕罗西汀为抗抑郁药物并联用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并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差异。结果干预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但B组下降更为显著,跟A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 B组治疗总有效47例,为94.00%,A组72.00%,跟A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两组副作用发生情况接近,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可发挥抗焦虑、抗抑郁双重作用,且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作者:雷秋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100A7基因表达调控对胃癌组织细胞SGC-7901的影响分析

    胃癌是世界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致死率较高,早期的临床诊断、治疗固然对胃癌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转移和不可切除的胃癌常规治疗则爱莫能助,致使临床患者存活率较低。近些年来癌症的基因调控疗法日渐兴起,逐渐成为研究、突破治疗癌症的新型学科,本文就胃癌组织细胞SGC-7901的基因调控治疗进行总结,现概述如下。

    作者:段霞;孙红英;毛海洲;张楠;王海涛;石磊;盛之玲;赵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