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李晨光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脉氧饱和度, 低通气指数, 气流, 基线, 反复发作, 持续时间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定义为每夜7h的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次数)≥5次/h。其中,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30%并伴脉氧饱和度(SpO2)下降≥4%,持续时问≥10s;或者是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50%并伴SpO2下降≥3%,持续时间≥10s。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按摩、艾灸联合在60例面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析按摩、艾灸联合在面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面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艾灸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按摩、艾灸联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按摩联合艾灸用于面瘫患者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小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静息心电图J波在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J波在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心电图检查有J波存在的无器质心脏疾病的15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52例经心电图检查无J波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日本光电9130P同步十二导心电图机对患者实施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J波、ECG各项参数指标。结果观察组156有J波存在的无器质心脏疾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率为12.18%,对照组152例健康人员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率为0%,两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心律失常与J波显著联系,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参考指标。除此之外,J波大小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联系,亦可以作为诊断恶性心律失常的标准。

    作者:郭娴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L-1Ra和TGF-β基因联合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骨关节炎治疗中IL-1Ra和TGF-β基因联合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将软骨细胞分为转染IL-1Ra+TGF-β1双基因组、转染TGF-β1组、转染IL-1Ra组,对比组织学指标。结果 LI-1Ra+TGF-β1组TNF-α、IL-1β含量均显著低于TGF-β1组、IL-1R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转TGF-β1组阿尔新蓝染色尚呈均一表现,HE染色细胞呈紊乱排列,数量有减少,中间层和表层细胞有簇集显示。为棕黄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胞浆,观察基质染色,呈较深表现。转IL-Ra组细胞在表层和中间层稍簇集,排列稍紊乱,阿尔新蓝染色呈均一表现,为棕黄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浆,基质染色相对较深。结论经脂质体对TGF-β1和IL-1Ra基因向软骨细胞介导,与致炎软骨块共培养,得出转基因组对炎性因子具降低作用,相较单基因,双基因效果更为明显,可对关节软骨退变抑制,发挥理想治疗OA作用。

    作者:韩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经验与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8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正确使用无创呼吸机护理、无菌操作护理、压疮预防护理、呼吸道及口咽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评价指标、护理满意度、呼吸机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呼吸通气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刘美;春盈;邓东霞;郭宝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话回访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延续的护理

    目的:探讨运用电话回访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由主管护士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两次电话回访对患者用药指导、康复锻炼、复查重要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对照组只在出院1月内进行电话回访一次。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坚持服药、坚持锻炼的依从性、复查率以及疾病知识的掌握。结论电话回访再次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提高了本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健康教育的质量,真正服务于患者,让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患者的住院期间,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做好登记、改善、也利于护理持续改进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兰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术后干眼的影响

    目的:比较1.8mm和3.0mm两种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后泪膜及角膜规则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例55眼,A组26眼行1.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29眼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情况。结果 B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dB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高于A组,术后1d、1wB组泪膜破裂时间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d、1w、1个月B组泪液分泌均低于A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1.8mm切口较3.0mm切口在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更轻,泪膜功能及角膜规则性恢复更早。

    作者:章成芝;徐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研究三种化疗药物即为(THP)、(MMC)、(HCPT)通过膀胱灌注方式治疗(CG)的安全性和复发率。方法2009年1月~2014年4月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6例,于术后7~14 d分别膀胱灌注给药THP、HCPT、MMC,疗程为12个月,比较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安全性、复发率。结果 THP给药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9%(47/56)、复发率为10.7%(6/56)、毒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为23.2%(膀胱刺激7例、肾损伤1例、皮疹3例,其他2例)。HCPT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6/56)、复发率为8.9%(5/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19.6%;MMC给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0.3%(45/56)、复发率为10.7%(6/56)、不良适应症发生率为21.4%。组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0.05。结论 MMC、THP、HCPT三种药物在预防CG的复发方面疗效显著,治疗作用明显,毒副反应轻,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曹宇;张瑞明;刘清波;孙超;张斌;曹贵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情况调查及预防探讨

    目的:对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00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压疮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住院患者的压疮现患率为8.25%(66/800),就压疮分期情况而言,Ⅰ度压疮患者有24例(占比36.4%),Ⅱ度压疮患者有20例(占比30.3%),Ⅲ度压疮患者有16例(占比24.2%),Ⅳ度压疮患者有6例(占比9.3%)。结论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较高,通过建立预防护理压疮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压疮管理监控体系等多种措施来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出现,从根本上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

    作者:毕会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观察和探究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作用并总结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手术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实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7/32),高于观察组的12.5%(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开展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能够切实提升康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6例,随机化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总有效率,<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儿科肺炎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的质量,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良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中患者与医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与医师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35例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髓核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5.21±5.27)min短于对照组(88.94±5.67)min,临床治疗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68.57%),并发症的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22.86%),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廖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方案在胆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16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中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方案的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少(﹤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低(﹤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参照组(n=70)和实验组(n=70),参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予以助产,实验组在产程中完成腰硬膜联合麻醉镇痛后给予特殊体位矫正胎儿枕后位,对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0.05)。结论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有利于矫正胎儿枕后位,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汤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二维和四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与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高危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产前对80例高危产妇分别行二维与四维超声诊断,依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上述两种超声检查的符合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本组80例胎儿中共计3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二维超声检出28例(87.6%),四维超声检出31例(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与二维超声比较,四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更高。

    作者:樊友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论结核病患者HIV检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检测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疾控门诊800例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HIV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统计分析受检率。结果接受HIV抗体检测的800例结核病患者中,接受HIV抗体检测共701例,接受检测率高达90.1%。在HIV抗体检测受检率影响因素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和咳嗽2 w以上患者受检率明显较高(<0.05)。结论目前,结核病患者并发HIV的双重发病率上升趋势显著,必须强化受检者对HIV抗体检测的认识,劝导患者主动受检,以此促进临床受检率的提高。

    作者:李静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葡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例临床分析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商品名称为坦刻抒)主要成分为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适应症为:①适用于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饿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的祛痰治疗;②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③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本品具有促进粘痰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具有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状况,使用本品治疗时患者粘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咳嗽及痰量通常显著减少,呼吸道粘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因价格低廉,疗效肯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使用过程中有过敏性休克的报道现将我院2011~2014年发生的2例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杜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炎(VVC)为临床妇科多发病、常见病,病因复杂,病情进展快,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但VVC治疗尚缺乏统一规范,增加抗真菌药耐药性及临床医师处理难度,预后较差,易复发。患者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次数,即称为复发性VVC,需及时根治。

    作者:韦金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APP-A及其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PAPP-A及其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PAPP-A在妇产科妊娠患者中晚期染色体病胎儿筛查中的价值作用为例,选取我院妇产科临床收治的500例单胎妊娠、且孕周在13~36w之间的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非整倍体胎儿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0例妊娠患者中,筛查检测出非整倍体胎儿5例,约占比率为1%;此外,临床检测显示,正常妊娠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随患者孕周增加呈现上升变化,非整倍体胎儿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平均值为0.29MOM,且60%非整倍体胎儿妊娠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平均值在0.4MOM以下,妊娠中晚期患者筛查灵敏度分别为56%和67%。结论妊娠中晚期血清PAPP-A水平变化可以作为非整倍胎儿筛查检测指标,妇产科妊娠检查中应予与关注和重视。

    作者:周友;徐永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