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APP-A及其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价值

周友;徐永中

关键词:PAPP-A水平, 妊娠检查, 妇产科, 价值作用
摘要:目的:探析PAPP-A及其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PAPP-A在妇产科妊娠患者中晚期染色体病胎儿筛查中的价值作用为例,选取我院妇产科临床收治的500例单胎妊娠、且孕周在13~36w之间的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非整倍体胎儿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0例妊娠患者中,筛查检测出非整倍体胎儿5例,约占比率为1%;此外,临床检测显示,正常妊娠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随患者孕周增加呈现上升变化,非整倍体胎儿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平均值为0.29MOM,且60%非整倍体胎儿妊娠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平均值在0.4MOM以下,妊娠中晚期患者筛查灵敏度分别为56%和67%。结论妊娠中晚期血清PAPP-A水平变化可以作为非整倍胎儿筛查检测指标,妇产科妊娠检查中应予与关注和重视。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60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究将复方小儿退热栓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症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中抽取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别编入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症状缓解率、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治疗组(95.0%)的症状缓解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81.7%),两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同时,治疗组的体温症状、惊厥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小儿退热栓,可起到迅速退热、改善惊厥症的效果,且其不良反应较少,可在儿科临床中予以探讨应用。

    作者:和艳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胃镜受检者的HR及BP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首次胃镜受检患者HR和B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首次胃镜检查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胃镜检查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前10 min、检查期间、检查后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都没有明显的差异(>0.05),在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呈现升高的态势,且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较研究组升高更为显著;在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升高趋势也明显高于研究组(<0.05)。结论对于首次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其血压以及心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发生变化,采取科学、有效、综合、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从而减轻受检患者的痛苦。

    作者:彭建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硝唑治疗小儿口腔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甲硝唑治疗小儿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100例口腔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硝唑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在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0%,对照组中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甲硝唑药物治疗小儿口腔炎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的治疗方法。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气污染与中国人群肺癌关联的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和工业不断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迅猛增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1]。肺脏是暴露于大气污染的主要器官,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气污染暴露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2]。目前肺癌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肺癌,在一些大城市,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1.63%的速度增加,死亡率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上升[3]。

    作者:陶欣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阑尾炎38例的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慢性阑尾炎的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38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在后续治疗和术中被明确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全部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慢性阑尾炎的病程长,而且病情变化快,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阑尾炎的能力,防止出现盲目手术的现象。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先心病的肺高压术后肺高压危象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目的:针对先心病患者于肺高压术后的肺高压危象预防和护理,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先心病并发肺高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无误诊、漏诊出现。所有患者均于临床上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患者实施预防肺高压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100例患者中,仅有8例患者出现肺高压危象,其余92例患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术后效果,未出现肺高压危象,成功出院。结论先心病并发肺高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患者于术后,容易出现肺高压危象,此时应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减少危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预防、护理干预。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28例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高风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后DVT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有效控制DVT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彭美霞;朱良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干预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对面神经炎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本文对47例面神经炎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个2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对其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促进面神经炎患者康复。

    作者:温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接触性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

    回顾5例接触性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接触性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需要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能够提出预见性的护理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耿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外科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心理需求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收集我院60例小儿外科围手术患儿,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病种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等干预来提高小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结果不同年龄阶段,分析个体化的需求及采取护理措施,使得患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及康复。结论心理护理是围术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小儿年龄的特性,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取得患儿大配合。

    作者:吴丽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卵巢囊肿患者30例,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电凝止血组和缝合止血组,每组15例,观察术后卵巢早衰发生率。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抽血测定血清雌二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卵巢早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雌二醇、P、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雌二醇、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而血清P、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取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大,易引起卵巢早衰;术中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尽可能减少电凝,可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

    作者: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列表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列表法对知识点进行对比、鉴别,加强学生对《护理学基础》中的相关知识的鉴别和记忆;使学生能更好的鉴别和记忆《护理学基础》中的相关知识。

    作者:戴翊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积极的心态和佳的生理状态接受治疗,是手术成功、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简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19例,常规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服用美托洛尔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4w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9.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研究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协同作用良好,不良反应少,优于单一应用美托洛尔,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海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清热化湿法对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清热化湿法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用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治疗第3d体温比较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姚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护理1组患者以传统一般护理开展护理工作,护理2组患者以综合化个体护理开展护理工作。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比满意率。结果护理2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护理1组,<0.05。结论综合化个体护理的开展对甲亢患者作用显著,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状况,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结果通过循证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后,66例患者中对该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达100%,63例患者坚持3个月经周期系统治疗,56例患者可以达到男女同治要求,其临床治愈率为96.96%,复发率仅为4.54%。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保护护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复发率。

    作者:贺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从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240例风湿性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族,各1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风湿性免疫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依从性和疗效的作用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干预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血压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同时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陈升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冠脉介入围术期强化抗栓治疗出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本文就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强化抗栓治疗出血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其后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不仅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我院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春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