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产妇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

刘红霞

关键词:乙型肝炎, 孕产妇, 心理状况,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产妇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方法 以随机抽选的方式将47例在我院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则孕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47例同期正常妊娠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护理对策. 结果 观察组产妇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产妇更容易伴随着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的作用,值得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和观察治疗胃穿孔患者时使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胃穿孔患者共105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1例对照组和54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胃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 结论 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昌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鼻饲护理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行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56例患者中,腹泻8例,便秘5例;反流现象2例,堵管1例;经积极的治疗护理后,患者均无不良后果. 结论 应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刘美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结石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0.05).结论 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让治疗费用减少,并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8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13年9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5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过敏性紫癜(SHP)的高发人群为4~14岁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于发病未呈现季节差异,以秋冬季多发;③诱因以感染居多,有明确诱因者532例(90.78%),其中合并感染者486例(82.94%),与饮食明显有关的46例(7.85%);④临床表现:双下肢皮疹为首发症状者494例(84.30%).出现皮肤紫癜者549例,占93.68%.合并尿检阳性者395例(67.41%)临床仅表现为皮肤紫癜者141例(24.06%).入院时仅有腹痛或腹痛合并关节肿痛者25例(4.27%);⑤合并症:感染者中急性咽炎287例(48.9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76例(12.97%),支原体感染58例(9.90%),尿路感染27例(4.61%),支气管肺炎14例(2.39%),肠系膜淋巴结炎13例(2.22%),感染性腹泻11(18.77%)例;⑥预后:586例患儿中治愈425例(72.5%),好转144例(24.6%),未治愈17例(2.9%). 结论①过敏性紫癜好发于4~14岁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以秋冬季多发;于感染为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多;③过敏性紫癜经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对合并紫癜性肾炎者,可根据类型进行正规治疗.

    作者:逯文娟;杜海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级实践护士能力研究分析

    高级实践护士(APN,Advanced practice nurse)指的是在某一专科领域、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并取得许可证的护士,也是指具有一定资质和专科技能的高职称护士.核心能力是针对某个专科,体现的专科文化,代表的是核心的特征[1].为了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推进护士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护士能力,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本文对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进行统一分析.

    作者:付营;李雪华;戚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100例我科诊断明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及对照组),10d时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12个月时比较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指标(身长、体重及头围)及应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CDCC)进行测试.结果 10d时早期干预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12个月时两组婴儿身长、体重及头围无明显差异( >0.05),而早期干预组患儿在智力发育商数(MDI)及运动发育商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早期干预可积极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和运动发育,家庭式早期干预教育简单可行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琴;邓全敏;朱元璐;刘小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影像学对颈动脉进行评估,通过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成轻度或无狭窄组(120例)、中度狭窄组(45例)、重度狭窄组(45例),对急性脑梗死预后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估. 结果 相对于轻度或者无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来说,重度狭窄组的神经功能恶化、癫痫样发作、卒中复发、不良转归、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发生率较高( <0.05);通过多元logistic分析得知,重度狭窄患者死亡概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患者;其不良转归、神经功能恶化相对严重,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住院时间( <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影响,所以,应该及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行干预,以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预后.

    作者:潘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0级与1级所占比重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0.05). 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6%)显著高于常规组(85.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就诊的褥疮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满意度为87.34%,对照组满意度为65.82%,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褥疮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紫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至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9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组(观察组)和单纯缩宫素组(对照组)个45例. 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预防产后出血. 观察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出常规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预防产后出血同时,根据患者体重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600μg(200μg/片).观察全部产妇在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娩出胎儿后2h和24h出血量即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并没有因为增加米索前列醇而增加,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吸收快、发挥作用迅速、安全有效、持续时间长等优点,非常具有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组(47例,75mg/d),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阿司匹林肠溶100~300mg/d). 主要终点指标:①再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于经CT证实的脑出血;③外周血管血栓栓塞;④出现胃肠道、眼底或皮肤出血. 结果 氯吡格雷组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发生率(6.1%)低于阿司匹林组(26.7%, <0.05). 氯吡格雷组出血发生率为7.32%,低于阿司匹林组(7.62%),无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使用首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负荷量抗血小板作用强大.

    作者:顾淑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方法 首先对我院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原因进行回顾,在回顾基础上找出预防措施. 结果 提高护士重视工作程序及方法改进,从个人、制度及管理层面着手,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加强护理的安全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幼儿的护理中做好各项工作,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容易出现差错事故部门引起重视,汲取差错事故加强,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作者:代德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究胃癌发病因素及内科治疗措施

    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该疾病在地域方面有明显差异,>50岁的患者较多,多年来在免疫学、生物化学、现代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发展,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肿瘤知识,癌变过程较为复杂. 要深入研究胃癌这一疾病的发病因素和内科治疗的具体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喜炎平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喜炎平和头孢克肟联合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患儿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喜炎平并结合止咳化痰药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1个疗程7d,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治愈患儿显著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显效患儿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无效,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超过97%,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 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口服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手术中运用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中运用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持续硬膜外麻,观察组运用腰硬联合麻醉,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各指标上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15min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阻滞效果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儿科病房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方法 分析2013~2014年,我院儿科病房发生感染的所有记录,统计问题的类型及数量.结果 导致儿科病房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医院设施条件、患儿年龄、患儿家长护理等.结论 提高医院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患儿家长教育、严格规范护理过程等方法,是控制儿科病房感染的有效方式.

    作者:樊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安全性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所诊断的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外周动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治疗, 留取所有患者换血治疗前所抽的第一管血以及换血治疗结束后24h、158h的血标本,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L-1b)、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皮质醇(Cor)的含量. 结果 治疗后24h与治疗前相比较,血清Cor浓度明显下降, <0.05, 血清TNF-α、1L-6以及1L-b的浓度没有明显差异, >0.05. 治疗后24h与治疗后168h相比较,各细胞血清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0.05. 治疗前与治疗后168h相比较,血清TNF-α、1L-6没有明显差异,1L-1b浓度降低,Cor浓度升高,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换血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严格规范的操作换血治疗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重大应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上消化道异物胃镜诊疗体会

    目的 回顾胃镜诊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体会,比较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者95例,其中,采用常规胃镜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无痛胃镜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患者异物取出成功率、术中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异物取出成功率分别为94%、93.33%,无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胃镜取出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有效手段,但采用无痛胃镜取出能够减少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依从性更佳.因此,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李加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针灸治疗方法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主要对相关研究中应用针灸的治疗措施进行叙述,并详细分析了针灸的治疗机理,为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杨万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心绞痛情况,促使患者的病情逐步稳定,减少发病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通心络胶囊予以治疗.

    作者:海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