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荣
目的 分析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运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 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予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为研究组,予常规常规对症治疗为对照组;分析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6.62%(57/59)高于对照组81.36%(48/5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8%(3/59),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2%(16/59),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胃癌患者予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卢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供临床诊断的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轻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轻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治疗的24h内接受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体温等各项指标测定,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呼吸机应用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 结果 经实验得知,两组肺炎患者中的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值相比具有显著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降钙元素的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呼吸机应用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呈正相关,降钙元素的水平越高,则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就越高,呼吸机的使用次数就越多,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就越长. 结论 测定降钙元素的水平能够准确的诊断重症肺炎,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早日治愈.
作者:刘划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患者则给予急诊科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医患纠纷、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接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关节环节管理流程模式能让医患纠纷事件和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缩短患者的接诊时间,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剖析阿奇霉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起于2013年9月~2015年2月,接收入院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共计13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13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6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此外,研究组再辅以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则辅以红霉素药物治疗.剖析两组的疗效,并对其用药的安全性作出详细的观测.结果 研究组阿奇霉素药物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8.46%,而对照组红霉素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却仅有83.08%,显著低于研究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经观察与分析,研究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之比为:4.62%vs.16.9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且这在保障儿童患者生命健康的这一方面上,也起着积极性的作用.
作者:张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宫腔镜下行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宫腔镜腹腔镜联合下行输卵管疏通术,比较分析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宫腔镜输卵管疏通、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术优于对照组,宫腔镜与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用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显著差异, <0.05. 结论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用于治疗输卵管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田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96例轮状病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腹泻、呕吐等各方面病症改善或消除的时间都短于对照组( <0.05),且观察组的满意度为58.30%,高于对照组的37.50%( <0.05). 结论 对轮状病毒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衡;罗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肌炎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炎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V-C与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对比.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CI、LVEF以及FE等指标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19%,组间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6.222, =0.013). 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心肌炎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桂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使用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腹部脏器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腹部低剂量CT技术进行检查. 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腹部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低剂量CT的诊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检出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爱立敷泡沫辅料在预防无创呼吸机通气所致面部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实验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受压部位垫清洁纱布,实验组在鼻面部的受压部位垫爱立敷泡沫辅料,观察两组患者鼻面部压疮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压疮发生率11.25%,对照组发生率27.50%( <0.01),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爱立敷泡沫辅料能有效预防无创呼吸机导致的鼻面部压疮的发生.
作者:许昌兰;黄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应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THA、PFNA进行治疗,并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7.5±14.3)ml,术后引流量为(50.2±10.4)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著性( <0.05).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应用PFNA对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杨乾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我院神径内科2014年1~12月份的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调查方法,来进一步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并根据高风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对策,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
作者:肖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急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根据我院2013年1月~2105年1月所收治的2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护理体会,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 治愈率47.35%,好转率48.67%,死亡率3.98%,治疗满意度94.73%. 护理数据较常规治疗数据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0.05). 结论 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院内治疗质量,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胡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46例,采用胫骨骨髓腔输液技术,观察骨髓腔输液通道建立时间、骨髓腔穿刺成功率、骨髓腔输液速度、通道建立后血压回升时间. 结果 46例患者从抢救开始至骨髓腔输液通道建立时间(20.3±3.2)s,平均20.8s.骨髓腔穿刺成功为100%.骨髓腔穿刺输液不加压时滴速:(25.3±4.5)ml/min,平均26.1ml/min,血压回升时间(30.2±5.3)min,平均31.3min,所有患者未出现骨髓腔输液并发症. 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骨髓腔输液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易操作等特点,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体液复苏方式.
作者:王兴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10%高渗盐水1ml/kg联合布地奈德溶液1ml高频雾化吸入. 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ml/kg联合布地奈德溶液1ml高频雾化吸入.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2=12.125, <0.01).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0.01).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耐受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0.01).结论 高渗盐水联合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患儿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迅速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新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阐述了ICU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五大危险因素,如患者自身因素、疾病相关性因素、损伤因素、医源性因素、药物因素等,以及治疗和护理. 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后要积极治疗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急诊科2014年5月~8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沟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护理风险事件、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风险事件明显低于常规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对急诊科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明显减少风险事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涂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危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危重症哮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对危重症哮喘进行诊断需要观察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等,在治疗方面,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 结果 所有患者均正确诊断,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在后续治疗中,仅有1例患者因突发支气管痉挛抢救失败导致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治愈,治愈率达到98.61%. 结论 针对危重症哮喘患者,可通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治疗方法上,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 并合理进行后续治疗,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治愈.
作者:康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通过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进行产前超声预检的1000例孕妇作为分析对象. 采取超声检测和后期连续追踪的调查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胎儿在超声影像中是否出现肢体畸形或者器官的异常,在告知并征得孕妇的同意下对终止妊娠或者产后的胎儿结果采取跟踪超声检查或者侵入性的染色体分析,并将超声诊断结果和后期追踪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超声诊断,1000例孕妇中共计发现3例胎儿肢体畸形案例.其中软骨发育不全及致死性侏儒胎儿1例,足部、手部畸形胎儿1例,多指并指胎儿1例,畸形胎检出率为0.3%.经过后期的超声复检和侵入性染色体追踪检测, 符合率为100%. 正常肢体胎儿与畸形肢体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5).结论 在孕妇产前预检阶段,采取超声诊断技术对胎儿的肢体畸形进行筛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影像学特征典型,通过后期的染色体检测符合率高.
作者:朱赖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诊断并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后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内皮素(ET)、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有下降,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Lp-PLA2、sVCAM﹣1、ET水平,提升患者NO水平,达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
作者:韩江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在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和护理干预之前相比,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的频率更低,症状的发作程度也更轻,差异性显著;且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症状的发作频率,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杏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