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新林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诊断并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后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内皮素(ET)、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有下降,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Lp-PLA2、sVCAM﹣1、ET水平,提升患者NO水平,达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
作者:韩江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患者则给予急诊科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医患纠纷、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接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关节环节管理流程模式能让医患纠纷事件和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缩短患者的接诊时间,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荆州三医消化科于2011年4月~2015年5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7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苦参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方面存在差异性. 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将多模式教学应用于麻醉学教学培养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根据学习经验,分析了在临床麻醉学中运用多模式教学的意义,从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应用的具体措施.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临床麻醉学教学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结论 将多模式教学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可以促使学习效率的大大提升.
作者:解金华;曾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综合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治疗措施,具体为:1级护理,对胃肠进行减压,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酶活性,均衡营养,预防感染等. 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30例,好转17例,无效为3例. 结论 消化内科综合治疗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病情,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减轻患者痛苦,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德林;胡希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症患者临床诊治方法、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1月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11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及护理措施. 结果 治愈85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 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谭福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脑出血急性期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 结果 干预组患者静脉炎、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和关节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董诗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让患者、家属、陪护获得更多健康知识,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论 护士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汤安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 选取58例发生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总结导致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以女性为主,且老年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全身性反应及心血管系统.58例患者原发病以冠心病为主,大多数患者无需停药予以对症处理或不处理不良反应即可消失,少部分患者需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结论 临床治疗中对丹红注射液的应用较多,而不合理的使用极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作者:刘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4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有效率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评判中医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病患者疗效的评判依据. 结果 两组不同护理方法都达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但是实验组其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收效良好,且患者依从性较高.
作者:潘留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顺铂结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晚期复治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顺铂结合培美曲塞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 观察组为97.50%, 对照组无效率为15.00%,观察组为2.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顺铂结合培美曲塞作为晚期复治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凤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体外检测佳作用浓度(2mg/孔)和佳作用时间(48h)松花粉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PIVKA-Ⅱ、AFP和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松花粉治疗组与HepG2对照组培养细胞上清液中PIVKA-Ⅱ、AFP和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 松花粉治疗组与HepG2对照组相比,PIVKA-Ⅱ、AFP的含量下降( <0.05);VEGF的含量极显著下降( <0.01).结论 松花粉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可能与下调PIVKA-Ⅱ、AFP和VEGF有关.
作者:于雯珺;于沛涛;罗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10%高渗盐水1ml/kg联合布地奈德溶液1ml高频雾化吸入. 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ml/kg联合布地奈德溶液1ml高频雾化吸入.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2=12.125, <0.01).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0.01).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耐受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0.01).结论 高渗盐水联合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患儿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迅速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新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防控疾病风险方面的护理. 在患者结束住院之后,再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进一步讨论防范护理风险的有效的措施. 结果 在患者结束住院过程之后,观察组中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4%,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24%,两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神经内科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风险的现象较为频繁,我院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风险防控,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满意程度.
作者:栗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上颌牙齿前突拔牙采取矫正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上颌牙齿前突的患者一共有30例,对30例患者采取矫正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分析. 结果 本文患者经过临床拔牙矫正治疗,牙齿前突内收程度和前牙与颌骨之间的覆盖关系得打显著好转,颌骨的NSA角明显减小,(L-NA)间距在2.45mm以下,软组织的凹面类型得到明显改善, 基本达到了矫正效果. 30例患者经过拔牙矫正治疗以后,29例患者矫正有效, 矫正有效率为96.67%,1例患者由于上颌牙齿前突相对较为严重采取二次矫正治疗.结论 对上颌牙齿前突采取拔牙矫正治疗,可以使患者前牙与颌骨的覆盖关系得到明显改善,进而使并面部容貌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罗力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术中碘伏浸泡感染骨质,术后采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持续滴注冲洗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以术中碘伏浸泡感染骨质,术后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合黄莲解毒汤持续滴注冲洗,对照组以术中生理盐水浸泡,术后庆大霉素持续滴注冲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常规、血沉的改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术中碘伏浸泡感染骨质,术后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合黄莲解毒汤持续滴注冲洗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杨孚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观察奥沙利铂配合化疗医治胃癌的不良反应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于我院2010年1月~10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选取了奥沙利铂与5-FU配合化疗实行医治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实行回顾性的评析,并对护理的经验实行总结. 结果 有2例晚期的胃癌患者在第3个疗程的化疗时胃肠道出现了严重的反应, 不得不中断化疗,2例晚期的胃癌伴随着肝转移的患者在2个月以后,由于全身许多脏器的功能出现衰竭而死亡.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呕吐恶心(22例)、腹泻(4例)、附近的感觉神经出现病变(40例)、口腔炎(14例)、静脉炎(10例)、发热(3例)、化疗药品外渗(1例)与骨髓抑制(26例). 结论 奥沙利铂是胃癌患者实行化疗中为常用的药品,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需给予对应的护理,让患者可以顺利的完成化疗.
作者:杨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防范有机磷中毒患者走失的方法.方法 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走失的防范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走失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防走失知识宣教及防走失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后患者走失发生率.结果 实施走失防范措施后,高危患者的走失发生率由13.16%降至零,与实施防范措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5).结论 实施走失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有机磷中毒患者走失的发生.
作者:潘鸿桂;杨红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儿童和青少年眼表健康状态进行全方位检查. 方法 选择健康的没有眼表刺激症状的3~18岁儿童和青年共100名,对眼表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观察,对其眼表各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将这100名研究者按照年龄分成儿童组和青年组,对两组在眼表中的指标差异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 在100名受检者当中,有31名睑缘异常评分达到了≥1范围,29名睑板腺评分≥1占到了总数的29%,15名受检者出现了角膜上皮荧光素钠着染情况,其评分为(0.24±0.59)分,82名受检者的BUT≥10秒,平均的秒数达到(9.29±2.28)s,儿童组和青少年组相比睑缘异常评分相对较低,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相对较高,二者在睑板腺评分和BUT差异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部分健康或者是没有眼表刺激症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可能存在着睑缘异常的情况或者是角膜上皮荧光素钠着染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严重,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角膜上皮损伤会得到较大改善.
作者:周秋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针灸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佳方法.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15年6月以前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检索标准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对针灸治疗抑郁症选用的经脉、腧穴、刺灸法频率进行分析. 结果 检索到的78篇国内文献中共涉及100个腧穴,主穴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太冲、内关、三阴交、百会、神门、四神聪. 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足厥阴肝经. 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用穴以膀胱经经、督脉、肝经及相关的特定穴为主穴,以伴随的躯体焦虑症状为主辩证选用配穴.
作者:郭喜利;程大伟;何玲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