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因素与应对措施分析

杨小红

关键词: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 对临床中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4月进行尿液检验的12545例尿液标本,对其进行分析回顾,总结统计出现误差的样本,并对其产生误差的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误差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 12545例尿液样本中,280例出现误差,误差率为2.23%. 由于在采集中未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尿液标本出现污染、样本标记出现误差、容器未达到标准等因素导致尿液检验出现误差.结论 导致尿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因素较多,因此患者在检验尿液的过程中,需要患者、检验医师、临床护士等共同配合,提高检验的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0例妊娠中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早期诊治可以有效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

    作者:肖习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CRRT)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CRRT)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HLSAP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8例)和观察组(n=18例),对照组行单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并统计记录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 住ICU时间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TG、CPR、APACHE 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生存率为94.44%,对照组生存率为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HLSAP患者采取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病情,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辛宏伟;苏文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58)和治疗组(n=58),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分别采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组FMA评分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淑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钙、血清PTH与血压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PTH)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213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血钙和血清PTH,选取入院时坐位血压值为观察指标,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SBP、DBP和MAP与血钙、血清PTH无相关性( 均>0.05). 结论 血钙、血清PTH和血压之间未发现相关性.

    作者:张雯;孙林;尹娟泽;王川佳;郭子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后患者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在医院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对比分析活动过程中前一年和后一年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对检验科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随着检验科中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效开展,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5.04%、78.24%、87.78%分别提升至93.17%、86.54%、93.84%,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有效施行,可实现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肖伟;黎桥生;宋林生;李云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纳入观察的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呼吸功能训练,3月后对比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和PEF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0.05); 观察组的MRC呼吸困难分级低于对照组,而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迟断脐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延迟断脐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断脐方法断脐, 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再距剧脐轮约10cm处钳夹脐带,剪断脐带,气门芯结扎及无菌纱布包扎后30min,再按常规方法断脐.结果 观察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脐带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均无重度脐炎发生,轻度脐炎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延迟断脐明显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可以改善脐部护理效果.

    作者:缪燕华;朱玉莲;包理丽;凌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铁指标检测对慢性病贫血伴缺铁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病贫血伴缺铁患者行血清铁指标检测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病贫血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缺铁现象分为观察A组(46例,伴缺铁患者)与观察B组(44例,不伴缺铁患者),另选取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三种均行血清铁指标检测,对比三组具体诊断结果. 结果 观察A组sTfR水平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高( <0.05);观察A组Rt、RBC与Hb水平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低( <0.05). 结论 sTfR为铁代谢重要指标,其可对慢性病贫血患者体内铁贮存状况进行准确评估,能作为慢性病贫血患者有无缺铁的判断依据.

    作者:朱端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65例与同期健康志愿者55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组53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变,阳性率81.5%.健康组14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变,阳性率25.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况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6例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均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66例患者随访4个月~2年,平均13个月.优53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6.9%.结论 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好,内固定牢固,患肢功能恢复好.

    作者:龙雨;韦仁杰;姚泓成;韦杰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膀胱癌的CT表现与术前分期价值

    目的 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33例临床可凝膀胱癌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进行术前分期. 结果 膀胱癌的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向腔内肿块,形态多样,常表现为乳头状、菜花状和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本组CT分期与病理相符合25例,准确率为73.3%.结论 CT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早期病变分期受到一定限制,对膀胱壁内浸润程度判断不够满意.

    作者:刘劭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县乡级避孕药具管理方法

    目的 探讨加强县乡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对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重要性. 方法 通过对村级宣传员业务知识及避孕药具使用的培训和管理,发现避孕药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处理对策,并随访相关业务.结果 经过对村级避孕药具管理知识的培训和随访,我县乡镇避孕药具管理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节育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避孕药具管理,提高村级避孕药具工作服务质量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控制非意愿妊娠意义重大.

    作者:刘林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并对其效果做出系统评价.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则分别为86%、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复方消化酶、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相当,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无创通气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舒利迭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R、HR、pH值、PaCO2、PaO2等参数分别为(18.21±4.76)、(94.85±17.23)、(7.36±0.15)、(7.23±1.37)、(11.87±2.2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进行临床治疗,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安全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是当前工作当中的突出难点之一,不仅需要对其中的隐患具体层面内容等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从隐患的控制协调等角度着手,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隐患的合理解决. 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相关内容和工作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工作的改进.

    作者:高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减患者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治疗剂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妊娠前、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过程中剂量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妊娠合并甲减并成功分娩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3例未孕患者作为对照组. 均予左旋甲状腺素片(L-T4)治疗达到疗效标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剂量从妊娠前、妊娠期到分娩后3个月的变化规律. 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间与对照组在治疗剂量增加百分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 <0.05). 观察组妊娠前、分娩后3个月与妊娠期间剂量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妊娠前与分娩后3个月服药剂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妊娠期间,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治疗剂量增加,平均增加量约为孕前治疗剂量的30%~50%.

    作者:唐秀萍;汤建林;高柳艳;李玉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和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对患者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 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压疮好转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当中加入压疮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压疮发生率明显减少,使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

    作者:张娴;宋萍;黄琴琴;汪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快速四联检测法与常规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BV快速四联检测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和白带常规检测法检测BV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180例BV患者的送检标本分别采用BV快速四联检测法和白带常规涂片法进行检测. 结果 BV快速四联检测法和白带常规涂片法检测BV的阳性率、特异性、符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BV快速四联检测法相对白带常规检测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主观因素少等优点.

    作者:范存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2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对其检查结果及治疗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中肾功能恢复者所占比例为81.8%,平均恢复时间为17d,与恢复时间长的患者相比,恢复时间段的患者病程较短,尿蛋白≥(++)、血尿≥(++)、血小板、血白细胞相对较高,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相对较低.肾功能未恢复的4例患者,均合并少尿史,经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未能恢复,后经激素治疗肾功能有所改善.结论 对于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要定期进行临床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促进患者肾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吴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疗效肯定.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机理研究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相关论述.

    作者:任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