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萍;汤建林;高柳艳;李玉莹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疗效肯定.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机理研究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相关论述.
作者:任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优良培养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而科研能力是优化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源泉和动力. 心血管内科是兼并实践性和科研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其中,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增强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何高效的提升科研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就目前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学及治疗干预措施的研发,提出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同时就如何培养科研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郭彩霞;陈步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增高,发病人群年轻化,尽快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功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要.多项研究显示,对初诊T2DM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血糖水平、脂代谢水平等,文章从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T2DM患者β细胞功能、糖脂代谢情况、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张天瀛;吕肖锋;赵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总结出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对抽取的124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62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脑出血患者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降糖补钾等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年龄、自身病史、意识状态等是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护理相应干预后的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19.4%)低于对照组(35.5%),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原因繁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起到降低出现肺部感染率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邓红浪;陶利;刘菊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左卡尼汀及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营养指标以及贫血相关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学营养指标及贫血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学营养指标及贫血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左卡尼汀及透析用于尿毒症患者治疗,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贫血状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骨创伤急诊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为骨科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4例骨创伤急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76.9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 骨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9.23±9.54)、(69.23±9.53),相对比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骨创伤急诊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给予临床治疗,具有快速、有效、并发症低等效果.
作者:蒲仕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并分析心理干预对提高慢阻肺患者无创辅助通气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研究表明将常规操作与护理方法辅以心理干预,运用于慢阻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诊治的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均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Barthel评分,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0.05);观察组治愈率(27.3%)和治疗总有效率(81.8%)均高于对照组(15.0%、60.0%),比较差异显著( <0.05).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状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亚低温与通腑活血汤应用于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联合通腑活血汤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与血肿大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大小变化情况对比差异 >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为 <0.05,有统计学意义,其血肿大小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运用亚低温联合通腑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并发生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邱李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科技的日益发展,中药的给药方式也由传统的单一的煎服方式逐渐增添了注射剂注射使用. 近些年来,中药片剂取得了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制作工艺日益完善,提取的中药成分纯度越来越高,但是,中药片剂在临床使用上意外事故频发,可见中药片剂的使用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存在很多我们已知和未知的安全隐患. 笔者根据自己的系统研究,总结出本文,将中药片剂目前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笔者对中药片剂的发展未来向广大的读者进行介绍,以供读者朋友参考借鉴.
作者:杨忠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保守治疗.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高,存在明显差异(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保守治疗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而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姜振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吸引器刮吸法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吸引器刮吸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6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2~110min,平均78min,出血量70~180ml,平均90ml.术后无1例发生胆漏,均痊愈出院.结论 吸引器刮吸法应用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建伟;姜伟青;刘军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讨论拉贝洛尔应用在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孕妇与胎儿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研究组给予拉贝洛尔治疗,而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7%,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研究组的产后出血、早产以及围产儿死亡等显著低于对照组( <0.05).结论 拉贝洛尔应用在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中,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使患者血压迅速的恢复正常,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并使患者的生活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韩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应用CT、MRI及MRCP实行综合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252例, 对其分别实施CT及CT、MRI、MRCP综合检查, 对比其检查符合率. 结果 CT、MRI、MRCP综合检查的定性检查符合率要明显高于单纯的CT检查,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实施CT、MRI及MRCP综合检查可获取较好效果,提升定性诊断符合率,实现对恶性疾病的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秦银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的共同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肝脏对许多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过程,是体内胶原纤维的合成与降解相互作用的结果.肝纤维化如果不加以治疗,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
作者:赵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于中药而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对于药物进行贮藏以及养护. 但在此过程中,实际的养护以及贮藏工作往往显得细致而复杂,同时影响因素也较多.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就必须根据中药的实际特点以及性质和库存等,对于药物进行合理的养护以及贮藏,保证中药的质量能够不会受到影响,保证患者能够通过中药得到相关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春杰;崔婷婷;任志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ICU重症患者严重低血糖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0例低血糖患者,75例早期严重低血糖患者为早期组,75例延迟严重低血糖患者为延迟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疾病的发生率,并探讨对其预后影响. 结果 早期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和延迟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早期组患者的APACHE评分高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早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6.0%,延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严重来说,早期严重低血糖患者的影响比延迟严重低血糖患者大,死亡率更高,要引起充分重视.
作者:姚红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30)、治疗组(n=30).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白芨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6.7%,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0.05). 结论 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均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66例患者随访4个月~2年,平均13个月.优53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6.9%.结论 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好,内固定牢固,患肢功能恢复好.
作者:龙雨;韦仁杰;姚泓成;韦杰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3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后13例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6个月~1.5年.结论 肱骨干骨不连,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固定较为安全、牢靠.
作者:王加全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