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辉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早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09年3月~2015年2月在我科行颅骨修补术的60例患者分组,首次术后2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30例为观察组,首次术后2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30例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了对去大骨瓣患者2个内行颅骨修补术,而对于存在于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我科应用三维塑性钛网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开颅术后2个月内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单侧肢体(含单纯上肢或下肢)运动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神经官能症、颅骨缺损综合征的患者.通过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首次术后4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1年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0.01);观察组颅骨缺损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0.05),而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早期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有助于改善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徐波;彭显瑛;陈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级质量控制对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落实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骨科2014年7月~12月采用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的传统质量控制模式下的功能锻炼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非质控成员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模式下功能锻炼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患者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为50%、健康教育知晓率为70%,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为87%、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7%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全员参与的病区一级质量控制使功能锻炼能得到有效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及护士执行率.
作者:赵卫红;陆美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从分析影响护理和谐的因素出发,概括了了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提出了避免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观点.
作者:王华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
作者:胡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在执行外科手术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同时选择2013年1月~2015年4月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围术期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0.05). 结论 将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应用在外科手术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护理纠纷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易丹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大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125例大肠息肉患者,并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30岁、30~40岁、40~50岁、>50岁四个年龄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治疗的方式,观察对比不同年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7.20%(9/125),30~4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15.20%(19/125),40~5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26.40%(33/125),>5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51.20%(64/125).结论 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针对于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性较小.
作者:王新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成功的手术离不开良好的手术室器械护士的配合,现今手术室器械更加的专业化、复杂化,能否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及时、准确的配合对于手术的进行来说非常重要.当前手术时器械护士在手术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着重分析当前手术室器械护士在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手术室器械配合的默契,为医师的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陈秀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无创通气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舒利迭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R、HR、pH值、PaCO2、PaO2等参数分别为(18.21±4.76)、(94.85±17.23)、(7.36±0.15)、(7.23±1.37)、(11.87±2.2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进行临床治疗,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2012~2013年桂林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年和2013年桂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1起,发病156例.分别占当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42.11%和30.00%.暴发时间高峰为4~6月,病例主要集中在4岁组以下年龄组,占80.77%,城市和乡镇的罹患率有统计学差异( <0.01).以EV71和CoxA16病毒感染为主,2012年的优势病原体为EV71. 疫情报告以疾控中心在报告网络主动监测发现为主. 结论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是我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幼托机构和小学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要加强对教育机构的指导和培训,有效预防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邓玄;李革莉;潘晓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是当前工作当中的突出难点之一,不仅需要对其中的隐患具体层面内容等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从隐患的控制协调等角度着手,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隐患的合理解决. 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相关内容和工作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工作的改进.
作者:高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通过性传播的疾病.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HPV检测技术多种多样,其中分子导流杂交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感染HPV危险因素有人群年龄、性行为习惯、口服避孕药及免疫功能损害等. HPV感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HPV感染率及型别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有着一定差异,多重感染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反比. HPV检测可以作为一种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治疗后随访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季虹云;马生秀;徐启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牙龈瘤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所选我科自2007~2014年治疗132例牙龈瘤患者进行牙片检查,未发现牙槽骨有明显吸收者 (牙槽嵴顶吸收者属于治疗范围), 沿肿块边缘切除后, 采用KD848综合治疗仪治疗扩大切除范围约0.5cm,特别是牙龈乳头处破坏至牙槽嵴下0.5cm,清楚坏死组织,常规用牙周塞治剂覆盖创面. 结果 本组患者132例,一次性痊愈121例;复发11例,其中10例二次治疗后未再复发. 1例二次手术后复发,三次手术拔除牙齿、凿除部分牙槽骨,拉拢缝合,2w后继续出现肿块,生长速度慢,前后持续2个月,后转至上级医院就诊,确诊为牙龈肉瘤,1年后死亡. 结论 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佳、创伤小、大限度保持了牙齿功能.
作者:张留勋;侯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泸县农村土壤中铅和镉的污染情况,为防止和治理土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2015年在县域每年随机选择5个镇,每个镇随机选择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村中农田土壤1份,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进行检测. 结果 共监测土壤样品80份,清洁、无污染达到一级土壤的铅79份占98.7%,镉63份占78.8%;土壤环境尚清洁达到二级土壤的铅1份占1.3%,镉17份占21.2%;无三级土壤. 结论 80个监测点的农村土壤环境铅、镉含量均无超标情况,在清洁和尚清洁范围内.
作者:陈绪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 (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8d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52%、21.73%; 产后42d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69%、23.91%,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低( <0.05). 结论 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改善母婴关系.
作者:王中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 将本院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护:动态颅内压,脑灌注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电、脉搏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液生化检查和生命体征等,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重度颅高压、低氧血症、高钠高糖血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癫痫持续状态.经严密监测与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为12.5%.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只要监护措施得当是可以预防的,并可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程度.
作者:刘美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钠注射液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钠注射液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喻德林;胡希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0月44例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情况,并随访3~18个月. 结果 应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6例(59.1%),良16例(36.3%),可2例(4.6%),优良率达到95.4%,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对于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采取锁定钢板治疗术,具有固定稳妥可靠、并发症少、创伤较小、愈合快及恢复理想等特点,临床推广和实践意义深远.
作者:费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3例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43例患者作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通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后疾病恢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9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6%,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眼科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患者更满意.
作者:吴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诊治的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均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Barthel评分,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0.05);观察组治愈率(27.3%)和治疗总有效率(81.8%)均高于对照组(15.0%、60.0%),比较差异显著( <0.05).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状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 将72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局部五步消毒护理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处伤口改变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五步消毒护理法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控制伤口感染的发生,同时使患者痛苦减缓.
作者: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