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基层新农合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张志清;文银萍

关键词:基层新农合, 住院,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基层新农合住院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区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80例基层新农合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研究和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43%,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5.71%差异显著( <0.05).结论 针对基层新农合住院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新农合健康发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西医效果欠佳,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单方验方,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等疗法,疗效显著,但研究设计方案多不规范,无严格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仍须深入研究.

    作者:赵元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保守治疗.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高,存在明显差异(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保守治疗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而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姜振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上级医院复查结果,证实心脏畸形患者30例. 将患有心脏畸形的患者心脏的三个超声切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予以选取,并对每个图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进而得出结论. 结果 证实的30例心脏畸形患者,其主要症状包括: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单心室、单心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法洛氏四联症、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右心室双出口等等.二维四腔心切面检查作为产科筛查常规形式,在检查的所有患者中,检查出其阳性率为83.3%,而二维四腔心切面未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心脏畸形表现为:2例大动脉转位、2例法络四联症以及1例右心室双出口、主动脉瓣狭窄等,为总人数的16.7%. 结论 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作者:杜桂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县乡级避孕药具管理方法

    目的 探讨加强县乡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对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重要性. 方法 通过对村级宣传员业务知识及避孕药具使用的培训和管理,发现避孕药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处理对策,并随访相关业务.结果 经过对村级避孕药具管理知识的培训和随访,我县乡镇避孕药具管理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节育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避孕药具管理,提高村级避孕药具工作服务质量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控制非意愿妊娠意义重大.

    作者:刘林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纳入观察的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呼吸功能训练,3月后对比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和PEF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0.05); 观察组的MRC呼吸困难分级低于对照组,而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无创辅助通气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讨论并分析心理干预对提高慢阻肺患者无创辅助通气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研究表明将常规操作与护理方法辅以心理干预,运用于慢阻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344例不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上皮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为不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ASCUS诊治中的临床临床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344例患者,同时进行HPV分型检测、阴道镜评估与宫颈组织活检. 结果 在344例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共163例,病理结果为宫颈炎133例,CINI15例,CINⅡ13例,CINⅢ2例,尤育龄女性高发. 结论 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差异较大,需根据年龄、HPV检测、阴道镜评估与宫颈组织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吴瑛;吴江平;吴晓丽;胡静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桂林市2012~2013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2012~2013年桂林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年和2013年桂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1起,发病156例.分别占当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42.11%和30.00%.暴发时间高峰为4~6月,病例主要集中在4岁组以下年龄组,占80.77%,城市和乡镇的罹患率有统计学差异( <0.01).以EV71和CoxA16病毒感染为主,2012年的优势病原体为EV71. 疫情报告以疾控中心在报告网络主动监测发现为主. 结论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是我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幼托机构和小学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要加强对教育机构的指导和培训,有效预防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邓玄;李革莉;潘晓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CU重症患者严重低血糖临床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ICU重症患者严重低血糖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0例低血糖患者,75例早期严重低血糖患者为早期组,75例延迟严重低血糖患者为延迟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疾病的发生率,并探讨对其预后影响. 结果 早期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和延迟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早期组患者的APACHE评分高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早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6.0%,延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严重来说,早期严重低血糖患者的影响比延迟严重低血糖患者大,死亡率更高,要引起充分重视.

    作者:姚红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两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 分析和研究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两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研究将我院儿科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50例纳入,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B组25例与P组25例. P组患儿给予Ponseti方法干预;B组患儿给予Bensahel方法干预,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 疼痛评分、 治疗依从性、 治疗费用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 B组总有效率86.00%;P组总有效率82.00%,差异不显著 >0.05.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接近,差异不显著, >0.05;P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B组,且治疗费用明显比B组低,家长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显著, <0.05. 结论 Ponseti方法和Bensahel方法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两种主要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均有一定疗效,患儿疼痛度小,但相对来说,Ponseti方法患儿和家长依从性较高,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可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代宗涛;刘忠;孟炼;李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丹栀逍遥散对心血管神经症74例治疗观察

    目的 对诊断有心血管神经症(又称为cn病症)患者给与丹栀逍遥散联合谷维素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诊断有cn病症的74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奇偶分配方式将该74例cn病症患者分为相同数量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分有患者37例. 结果 其中对实验组患者给与丹栀逍遥散联合谷维素综合治疗方式,而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即进行谷维素药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基础上实际治疗效果. 结论 对于患有cn病症的患者给与丹栀逍遥散联合谷维素的中西联合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较为有效的实际治疗效果.

    作者:金惠玲;王喜军;赵连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方法 根据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并进行实验优化以确立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体系. 并对市售经果汁样品人工随机染菌后进行模拟样品验证. 结果 该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地扩增出相应致病菌的目的基因片段,且特异性较强.同时能够检测出模拟样品中随机接种的任意3种细菌.结论 利用建立的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作者:傅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的超声影像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的超声影像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行超声诊断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超声影像资料,统计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200例糖尿病足患者共发现196个斑块,斑块发现率为98%,并以小腿动脉分布居多,占比为71.4%;其患侧下肢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管径狭窄率均呈现出动脉硬化表征.结论 超声影像资料能够清晰揭示糖尿病足患者患侧下肢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管径狭窄率等资料,对于临床治疗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作者:陈义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垂体瘤神经内镜辅助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垂体瘤神经内镜辅助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创伤面积小、手术时间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临床上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对垂体瘤患者进行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还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廖晓斌;陈春阳;刘子彪;胡师波;靳世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65例与同期健康志愿者55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组53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变,阳性率81.5%.健康组14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变,阳性率25.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况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集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 方法 将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 另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并对比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评分)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IT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较大, <0.05.另外,观察组的BPRS评分为(25.1±5.71)分,低于对照组的(34.2±7.8)分,且差异较大, <0.05. 结论 给予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集体心理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ITAQ评分,降低BPRS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贺果扬;陈江江;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切术和开放手术对早期膀胱癌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膀胱癌早期发病患者采用开放手术与经尿道电切术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膀胱癌早期发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与手术指标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2.5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的意义( <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37.5± 78.5)mL手术时间(73.9±47.5)min明显优于开放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45.6±85.2)mL手术时间(141.4±56.5)min,统计学有意义( <0.05). 结论 对膀胱癌早期发病患者给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可靠.

    作者:朱从武;吴石;王忠;张晶;周自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螺旋CT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B超诊断,观察组患者时候螺旋CT技术的诊断.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诊断完成后患者的诊断符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70%,在此过程中的差异为显著性差异,(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目前临床对肠梗阻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明显提升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资料7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42.22%,观察组为69.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初治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87.77%,复治患者好转率为49.91%,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在进行全身静脉用药的前提下实施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提升阻塞性肺炎的治疗好转率.

    作者:苏国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净化治疗需要血液净化护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差别. 结果 在进行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L-90相当,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雪芹;邵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