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高危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筛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全程跟踪观察,统计所有支气管哮喘发病诱因,分析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支气管哮喘的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环境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及天气温度变化是导致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有刺激性气味、粉尘等,患者晨起支气管哮喘发作15例(11.03%),夜间疾病明显发作者24例(17.65%);宿主因素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支气管哮喘分布存在差异性,并且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家族史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宿主发病诱因. 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体质因素,因而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应结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方案,制订长期治疗管理和延续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避免暴露于哮喘危险因素中,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膀胱重建手术的若干临床问题.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为期1~6年的术后随访,记录患术后出现的问题,并对症进行处理.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患者死亡2例,存活8例,患者平均尿流率为12~15ml/s,其中4例患者残余尿量为50~150ml,1例患者残余尿量在50ml以下.结论 患者行膀胱重建手术后,应积极对术后出现的问题对症处理,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关亚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我院收治并确诊的3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患者清痹散外敷结合别嘌呤醇片、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治疗2w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结果 治疗2w后,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好,疼痛缓解快,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志莲;黄晓燕;王祯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患儿的有效护理干预手段.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8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前44例为对照组,后44例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按照自身症状配合常规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58.73%,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上对肺支原体感染后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患儿进行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成为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的护理有效率,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容易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
作者:余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的共同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肝脏对许多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过程,是体内胶原纤维的合成与降解相互作用的结果.肝纤维化如果不加以治疗,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
作者:赵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应用延续护理后T2DM患者的健康行为与自护能力受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5年3月治疗的131例T2DM患者进行观察,经过前期系统性治疗之后,为131例T2DM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干预服务. 结果 护理前HPLP量表评分为(130.58±4.91)分,护理后为(189.75±5.28)分;护理前ESCA量表评分为(95.69±2.85)分,护理后为(170.64± 3.67)分. 结论 延续护理可对T2DM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陶秋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均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66例患者随访4个月~2年,平均13个月.优53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6.9%.结论 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好,内固定牢固,患肢功能恢复好.
作者:龙雨;韦仁杰;姚泓成;韦杰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及策略.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阑尾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甲硝唑及头孢噻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低于对照组为92.2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0.05). 结论 与阑尾手术切除术比较,抗生素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更加安全可靠,但因急性阑尾患者,复发机率高,应用抗生素治疗应对其给予适当筛选,避免延误佳手术时间.
作者:肖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现实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在临床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0)患者在临床免疫检验中采取常规的质量控制措施,观察组(n=60)患者在临床免疫检验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实施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现实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结果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01, <0.05). 结论 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有利于临床诊断和制度治疗方案,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
作者:王心愿;姜云清;于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在执行外科手术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同时选择2013年1月~2015年4月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围术期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0.05). 结论 将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应用在外科手术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护理纠纷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易丹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眼科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 方法 抽取我院眼科的38名医务人员,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9名,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予观察组的眼科医务人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管理,给予对照组眼科医务人员常规措施管理,对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眼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通过在眼科进行监督管理,加强管理层的监督,对手卫生设施进行全面改善,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新玲;王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资料7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42.22%,观察组为69.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初治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87.77%,复治患者好转率为49.91%,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在进行全身静脉用药的前提下实施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提升阻塞性肺炎的治疗好转率.
作者:苏国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304例儿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芳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从分析影响护理和谐的因素出发,概括了了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提出了避免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观点.
作者:王华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快速房颤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3年11月~2015年3月, 将86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各43例,对照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西地兰进行治疗,实验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心脏复律率. 结果 两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心脏复律率均存在明显差异( <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针对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静脉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刘德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干预.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实施术后肠外营养,研究组术后24h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连续1w,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情况与免疫功能. 结果 术后1w,研究组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0.05). 结论 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改善免疫功能,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富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由于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较多,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 老年人发生急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显著增高,不仅增加治疗困难程度,治疗效果也难以得到保障. 本研究对于老年人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进行抗抑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国)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探讨其作用机理.
作者:曾令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改革,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市急救中心自2000年7月1日起,法人代表不变,成建制保留,所有职工分散到各个市属医院,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由各对应医院代管,其工资待遇由各医院按本单位职工同等水平发放.实行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后,随着社会发展需求,机构重新整合,增加相关人员,并将以前编制下的老职工重新回归,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这个过程就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妥善把握新老职工思想动态.
作者:庄勤;赵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钡餐造影在儿童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 将30慢性咽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实施食管钡餐造影,分析其对慢性咽炎症状的诊断效果,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 结果 对30例慢性咽炎患儿进行食管钡餐造影后,均能诊断出患儿的慢性咽炎症状,给予患儿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儿童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食管钡餐造影进行诊断,其诊断率较高,是较佳的儿童慢性咽炎诊断方法.
作者:徐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后患者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在医院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对比分析活动过程中前一年和后一年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对检验科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随着检验科中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效开展,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5.04%、78.24%、87.78%分别提升至93.17%、86.54%、93.84%,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有效施行,可实现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肖伟;黎桥生;宋林生;李云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