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林
目的 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0例妊娠中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早期诊治可以有效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
作者:肖习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CT、MR用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价值. 方法 14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 均接受包括T2WI、T1WI、FLAIR序列扫描,5例CT平扫,4例MR增强扫描.结果 所有患者的病灶主要对双侧顶枕叶白质区有影响,与颞叶、脑干、小脑、基底节区等区域的受累程度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0.05). 患者的CT检查结果表示白质区多发斑片状低密度,MRI检查结果则呈现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为高信号,DWI为等、低信号,ADC值增高. 结论 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结合MRI、CT两者结果进行判定,准确度高.
作者:郑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亚砷酸联合T-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 方法 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亚砷酸联合T-VAD方案,对照组采用T-VAD方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象、骨髓象、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指标,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 <0.05),且治疗组的血象、骨髓象、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亚砷酸联合T-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娟;陈明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针灸配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 <0.05. 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有着较高的疗效.
作者:陈士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勃乐斯对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受试者接收保肝、利尿、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受试者则在对照组用药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0.1mg/次,皮下注射,2次/d,勃乐斯90μg,iv.gtt,1次/d,两组患者注意电解质紊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果 其中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组第3d、第7d平均尿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0.05),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治疗组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奥曲肽联合勃乐斯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魏秉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高危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筛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全程跟踪观察,统计所有支气管哮喘发病诱因,分析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支气管哮喘的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环境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及天气温度变化是导致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有刺激性气味、粉尘等,患者晨起支气管哮喘发作15例(11.03%),夜间疾病明显发作者24例(17.65%);宿主因素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支气管哮喘分布存在差异性,并且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家族史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宿主发病诱因. 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体质因素,因而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应结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方案,制订长期治疗管理和延续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避免暴露于哮喘危险因素中,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30d心功能分级情况、生活质量指数.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显,术后30d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要更优于对照组( <0.05);同时术后30d观察组健康指数、感情指数、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质量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行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施燕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普遍,并对其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医务人员临证时应切实根据抗菌药的适应证、抗菌谱、药物动力学、不良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感染部位、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按确定的病原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浪费,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毒性反应的出现.
作者:高常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应用右美托咪啶用于麻醉腹部手术患者后的效果、术后恢复质量以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手术的腹部患者50例,为入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设为25例. 观察组患者在静脉中滴入右美托咪啶,而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采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内镇痛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内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统计学上有意义( <0.05). 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麻醉腹部手术患者上有显著的全身麻醉效果,可以较大地降低在苏醒期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率以及提高患者的镇痛有效率.
作者:熊熠;单筠婷;朱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以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士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经治疗后,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0.05,化疗进展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化疗前, <0.05,而化疗稳定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Ⅳ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Ⅰ~Ⅲ期, <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现象;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肿瘤分期、治疗效果与预后.
作者:欧阳竹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镇肝息风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以及高血压病与阴虚风动病机的关联性.方法 将70例符合阴虚风动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4w为1疗程,连续3个疗效为一治疗周期.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4.28%,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降压效果:收缩压方面: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舒张压两组差异不明显. 结论 中西联合治疗,优势明显. 镇肝息风汤可以弥补西药的不足之处,可以依据病情变化,辩证加减,更有利于治疗本病.
作者:彭伟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中常用的检测指标,是发现某些全身性疾病早期迹象的重要检测手段.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是血液系统疾病鉴别诊断的经典指标,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靶器官损害、诊疗及预后关系密切. 本文对RBC、Hb、HCT、RDW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洪芳;郗爱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 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4月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相应护理方式,比较其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状况.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慢性胰腺炎疾病采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后,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针对潜在性并发症状况及时预防,可提高手术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治疗疗效.
作者:王茜;陈会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量较对照组更多(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max较对照组更高,IPSS、QOL、RUN低于对照组( <0.05).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均能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等离子剜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势,可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吴张海;朱从太;黄海涛;陈学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患者分成三组,各30例,使用SIMV+PEEP为A组,使用CPAP+PSV为B组,使用PCV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B组MV、SaO2、PaO2水平均高于A组和C组,但PIP和PaCO2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且 <0.05;B组PaO2/FiO2水平高于A组和C组, 且 <0.05. 结论 三种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患者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并对其效果做出系统评价.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则分别为86%、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复方消化酶、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相当,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的共同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肝脏对许多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过程,是体内胶原纤维的合成与降解相互作用的结果.肝纤维化如果不加以治疗,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
作者:赵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组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表发随机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影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结果为(94.43±3.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3±4.04)分. 结论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存在较大的影响,可以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改善,使患者与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的明显提高.
作者:倪世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优良培养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而科研能力是优化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源泉和动力. 心血管内科是兼并实践性和科研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其中,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增强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何高效的提升科研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就目前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学及治疗干预措施的研发,提出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同时就如何培养科研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郭彩霞;陈步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3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后13例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6个月~1.5年.结论 肱骨干骨不连,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固定较为安全、牢靠.
作者:王加全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