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浪;陶利;刘菊香
目的 研究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现实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在临床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0)患者在临床免疫检验中采取常规的质量控制措施,观察组(n=60)患者在临床免疫检验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实施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现实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结果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01, <0.05). 结论 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有利于临床诊断和制度治疗方案,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
作者:王心愿;姜云清;于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BV快速四联检测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和白带常规检测法检测BV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180例BV患者的送检标本分别采用BV快速四联检测法和白带常规涂片法进行检测. 结果 BV快速四联检测法和白带常规涂片法检测BV的阳性率、特异性、符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BV快速四联检测法相对白带常规检测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主观因素少等优点.
作者:范存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EFR、FEV1、F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FR、FEV1、FVE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使用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PEFR、FEV1、FVE肺功能指标,较安全、高效.
作者:刘嵘;李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的情况. 方法 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196例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8例患者运用单纯西药实施治疗,观察组的98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64例有效,18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患者中,54例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控制出血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失败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起效速度快,对患者来说安全性高.
作者:张淑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1月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将就职于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编排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分值和操作分值. 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中优率(85.71%)高于对照组(34.29%),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分值分别为(87.45±5.15)分、(88.21±6.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分层次管理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拓展理论知识,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郑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 对这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连续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其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和斜率(TS)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随访发现,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死亡,死亡率为20%.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明显更高( <0.05),其窦性心率震荡斜率明显更低( <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进行监测,对患者的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廖勇;夏剑波;陈正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从分析影响护理和谐的因素出发,概括了了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提出了避免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观点.
作者:王华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63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工作质量、急救物品管理及护理文件书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81.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应用中效果显著,其能够提高工作质量,改善护理能力,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朱玉静;吉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方硫酸亚铁在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所诊治的6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维生素C与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复方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不存在明显差异,( >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红细胞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有非常明显的临川治疗效果,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韦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泸县农村土壤中铅和镉的污染情况,为防止和治理土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2015年在县域每年随机选择5个镇,每个镇随机选择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村中农田土壤1份,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进行检测. 结果 共监测土壤样品80份,清洁、无污染达到一级土壤的铅79份占98.7%,镉63份占78.8%;土壤环境尚清洁达到二级土壤的铅1份占1.3%,镉17份占21.2%;无三级土壤. 结论 80个监测点的农村土壤环境铅、镉含量均无超标情况,在清洁和尚清洁范围内.
作者:陈绪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诊治的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均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Barthel评分,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0.05);观察组治愈率(27.3%)和治疗总有效率(81.8%)均高于对照组(15.0%、60.0%),比较差异显著( <0.05).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状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联用治疗红皮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60例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0),分别采用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单用阿维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6.4±3.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6±4.7)d;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 <0.05. 研究组的复发率为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67%, <0.05. 结论 在红皮病性银屑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阿维A和复方甘草酸苷,能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第二产程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于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接收的500例产妇的监测情况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胎心电子监测方式,观察组采取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的监测方式. 结果 观察组中14例母体心率监测曲线图与胎心监测出现重合,对胎心监测造成干扰,对照组未监测出曲线图重合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观察组产妇相较于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229例,占91.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不良分娩情况的总发生率低于(7.60℅)对照组(2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第二产程采取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方式能够提高临床分娩方式的合理性并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洪海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观察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68例牙周病患者,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加用米诺环素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0.05.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牙周病的临床治疗中,基于常规治疗利用米诺环素来进行治疗,所获疗效良好且显著.
作者:贾萍;白建军;高美兰;孙立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性分析头部摔伤后头晕伴胸闷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7月收治的3例头部摔伤后出现头晕伴胸闷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经头颅CT及心电图检查,1例患者为窦性心律,症状较轻,给予心律失常药对症治疗,痊愈;其余2例患者可见硬膜下血肿,诊断为脑心综合征,给予对症处理和扩血管治疗,均好转.结论 头部摔伤后头晕伴胸闷患者经检查可见窦性心律、硬膜下血肿,应对该类病症患者进行进一步鉴别诊断,明确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方法 根据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并进行实验优化以确立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体系. 并对市售经果汁样品人工随机染菌后进行模拟样品验证. 结果 该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地扩增出相应致病菌的目的基因片段,且特异性较强.同时能够检测出模拟样品中随机接种的任意3种细菌.结论 利用建立的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作者:傅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内科药物治疗情况及其预后. 方法 选取不同意接受血运重建术而在我院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者19例.结果 19例患者中16例抢救成功于2w后出院,1例遗有梗塞后心绞痛,3例死亡. 结论 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需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演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早明确诊断及治疗,缩小梗死范围,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心室重构,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郝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探析与比较. 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胃镜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另30例患者进行普通胃镜检查.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检查中与检查后出现的咳嗽、躁动、恶心呕吐、流涎等的发生率分别是0、6.7%、0、6.7%,对照组分别是36.7%、80%、76.7%、10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0.05). 两组患者检查中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存在显著差异性( <0.05). 检查中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与检查前存在明显差异性( <0.05). 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适发生率.
作者:岑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部分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及出院随访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1年. 分析综合护理前后患者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差异. 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综合护理前后患者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改善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通过性传播的疾病.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HPV检测技术多种多样,其中分子导流杂交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感染HPV危险因素有人群年龄、性行为习惯、口服避孕药及免疫功能损害等. HPV感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HPV感染率及型别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有着一定差异,多重感染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反比. HPV检测可以作为一种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治疗后随访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季虹云;马生秀;徐启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