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

郑海英

关键词: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次管理法, 理论知识, 工作积极性
摘要:目的 研究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1月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将就职于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编排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分值和操作分值. 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中优率(85.71%)高于对照组(34.29%),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分值分别为(87.45±5.15)分、(88.21±6.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分层次管理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拓展理论知识,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59例内囊预警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调查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59例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发作性症状消失(NIHSS评分0分)为显著有效;进展为脑梗死,症状轻微(NIHSS评分<4分)为有效;进展为脑梗死,症状重(NIHSS评分>=4分)为无效. 结果 在治疗14天后观察并记录.显著有效42例(71.2%),有效13例(22.0%),无效4例(6.8%);总有效率93.2%.结论 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3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后13例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6个月~1.5年.结论 肱骨干骨不连,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固定较为安全、牢靠.

    作者:王加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分析第二产程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第二产程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于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接收的500例产妇的监测情况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胎心电子监测方式,观察组采取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的监测方式. 结果 观察组中14例母体心率监测曲线图与胎心监测出现重合,对胎心监测造成干扰,对照组未监测出曲线图重合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观察组产妇相较于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229例,占91.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不良分娩情况的总发生率低于(7.60℅)对照组(2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第二产程采取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方式能够提高临床分娩方式的合理性并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洪海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方案的临床评估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方案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应用HAART治疗的56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的变化,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1、3、6、9、12个月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及上一检测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HAART对AIDS患者的治疗有效,可使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升高,同时降低患者的病毒载量,副反应轻微,不严重.

    作者:陈建华;金永梅;于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运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运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显著性( <0.05).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0.05). 结论 给予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迅速.

    作者:李吉平;帅曾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应用中医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且符合用药标准的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手段,试验组38例患者在上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益气活血养阴法. 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试验组经中医治疗后胃粘膜痿缩、肠化生增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0.05),但炎症、非典型增生上两组无明显差异( >0.05). 结论 中医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令人较为满意的疗效,对胃粘膜痿缩、肠化生增生等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药物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9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疗效差异. 结果 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佳,组间差异对比,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治疗中,定向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肺功能指标,发挥较好的预期疗效.

    作者:余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影响

    目的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效果. 方法 2011年~2013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省重大科技专项代谢综合征项目组对妙西镇选取的112例代谢综合征对象进行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BMI、平均腰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高密度脂蛋白值等的变化. 结果 经过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均较干预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值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运动、饮食干预是控制血压、血糖值的有效方法.

    作者:沈红英;杨俊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应用及安全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无陪护新生儿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无陪护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化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观察组Apgar评分(8.56±1.32)分,出现护理差错2例,护理满意度97.14%;干预后头围(34.54±1.26)cm,身长(57.54±2.43)cm,体重(3.78±0.87)kg,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无陪护新生儿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基础情况,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EFR、FEV1、F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FR、FEV1、FVE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使用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PEFR、FEV1、FVE肺功能指标,较安全、高效.

    作者:刘嵘;李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导尿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导尿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神经内科接受留置尿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其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再进行针对性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尿路感染率、漏尿率、尿道损伤情况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早期针对性护理减少了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率和漏尿率,提高了患者排尿的通畅性.

    作者:喻昭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与喜炎平联合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时期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肺炎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研究.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与喜炎平进行联合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50%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5.00%相比无明显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阿奇霉素与喜炎平联合治疗老年肺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疗效显著.

    作者:王娅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8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信息标准应用现状探讨

    目的 探讨我国8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信息标准应用现状. 方法 随机抽取我国医改后的省、市、县等8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着些结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卫生信息标准的调查. 结果 8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24.5%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始根据卫生部研发的卫生信息标准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建设,其中应用率为33.65%. 结论 伴随着新医改的颁布,卫生信息标准已经逐渐使用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中,但是总的应用率还是比较弱,在不同层次的中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卫生部加快推进卫生信息标准的建设,促进信息建设的快速发展.

    作者:蔺江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素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素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肾素瘤患者40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回顾.观察患者术前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采取手术治疗,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病情均显著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后期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发生. 结论 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保证患者临床治疗质量,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复发情况少.

    作者:房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无创辅助通气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讨论并分析心理干预对提高慢阻肺患者无创辅助通气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研究表明将常规操作与护理方法辅以心理干预,运用于慢阻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在执行外科手术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同时选择2013年1月~2015年4月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围术期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0.05). 结论 将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应用在外科手术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护理纠纷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易丹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资料7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42.22%,观察组为69.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初治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87.77%,复治患者好转率为49.91%,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在进行全身静脉用药的前提下实施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提升阻塞性肺炎的治疗好转率.

    作者:苏国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CRRT)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CRRT)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HLSAP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8例)和观察组(n=18例),对照组行单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并统计记录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 住ICU时间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TG、CPR、APACHE 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生存率为94.44%,对照组生存率为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HLSAP患者采取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病情,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辛宏伟;苏文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对结肠黑变病的认识

    结肠黑变病(也叫大肠黑变病)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近几年来,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应用,该病的人群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些文献报道结肠黑变病是大肠癌的一危险因素,该病逐渐引起关注. 我院近10年内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临床存在大量结肠黑变病患者.

    作者: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分析

    糖尿病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形态异常,破坏血管结构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目前认为糖尿病的血糖代谢紊乱包括三要素: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升高(侧重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状态)以及血糖波动异常(侧重血糖水平的急性改变)[1].

    作者:赵田;吕肖锋;张天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