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影响

沈红英;杨俊超

关键词:慢病的社区管理, 高血压, 糖尿病, 综合干预, 效果, 推广
摘要:目的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效果. 方法 2011年~2013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省重大科技专项代谢综合征项目组对妙西镇选取的112例代谢综合征对象进行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BMI、平均腰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高密度脂蛋白值等的变化. 结果 经过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均较干预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值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运动、饮食干预是控制血压、血糖值的有效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带教工作的探讨与研究

    目的 提高带教质量,了解实习护士对带教方式的需求,从而提高手术室的带教水平. 方法 明确带教内容、规范带教计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注意沟通.结果 手术室的带教水平得到的明显提高.结论 有计划的实施带教能够使得实习护士很好的完成实习计划,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带教水平.

    作者:胡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这两种助产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助产术式. 方法 通过对本院阴道助产的46例产妇,其中产钳助产25例,胎吸助产21例. 对其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了解两种助产方式具体效果及母婴损伤进行比较.结果 产钳助产术的母体损伤明显高于胎头吸引组,而胎头吸引助产术的新生儿损伤又高于产钳助产术组. 结论 胎头吸引术对于基层医师特别是产钳经验不足的医师更为适用,正确操作安全性较高;产钳助产术适用的范围更广,但技术掌握较困难. 通过仔细检查后选择合理的助产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母婴安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疝复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疝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诱因中,网塞与疝内环口间隙太大占第一位(26.32%);其次分别为网塞固定位置不在疝环口周围坚韧致密组织21.05%、 疝囊自耻骨结节旁突出15.79%、 网片出现卷曲或皱缩15.79%、 遗漏疝10.53%、平片过小10.53%;13例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修补术、23例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再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局部异物感、3例患者阴囊血肿, 给予理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消失, 术后给予6~24个月随访,患者均无再复发现象. 结论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者经验、手术极强等均有着密切联系,为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应当掌握手术时机、术前对合并症给予积极治疗、术者提高手术技巧、规范精细操作.

    作者:苏亚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资料7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42.22%,观察组为69.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初治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87.77%,复治患者好转率为49.91%,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在进行全身静脉用药的前提下实施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提升阻塞性肺炎的治疗好转率.

    作者:苏国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措施在布鲁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措施在布鲁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宣传教育,给予研究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继而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绍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的超声影像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的超声影像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行超声诊断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超声影像资料,统计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200例糖尿病足患者共发现196个斑块,斑块发现率为98%,并以小腿动脉分布居多,占比为71.4%;其患侧下肢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管径狭窄率均呈现出动脉硬化表征.结论 超声影像资料能够清晰揭示糖尿病足患者患侧下肢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管径狭窄率等资料,对于临床治疗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作者:陈义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因素与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对临床中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4月进行尿液检验的12545例尿液标本,对其进行分析回顾,总结统计出现误差的样本,并对其产生误差的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误差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 12545例尿液样本中,280例出现误差,误差率为2.23%. 由于在采集中未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尿液标本出现污染、样本标记出现误差、容器未达到标准等因素导致尿液检验出现误差.结论 导致尿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因素较多,因此患者在检验尿液的过程中,需要患者、检验医师、临床护士等共同配合,提高检验的质量.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半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的总优良率相比,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总优良率为62%,观察组总优良率比对照组多3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 =18.6896,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8.2643, <0.05),有统计学意义. 但其术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 >0.05). 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半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63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工作质量、急救物品管理及护理文件书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81.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应用中效果显著,其能够提高工作质量,改善护理能力,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朱玉静;吉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理健康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方法 我院心内科深入社区,共纳入26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受试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分,并与常模比较. 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躯体化、社交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对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岩;魏薇;任玉茹;刘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灌注化疗联合热疗临床效果观察(附60例报告)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60例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局部射频透热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0.05).结论 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晓珊;谭洪毅;盛赠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运用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1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7例,观察平台复位及复位丢失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Sander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6个月. 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严格控制在12w以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3~17w,2例关节面有塌陷及复位丢失.膝关节功能参照Sanders评分标准,优15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89%.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预防骨折复位丢失,减少骨膜剥离,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唐弢;田荣;邝伟;曹思维;李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铁指标检测对慢性病贫血伴缺铁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病贫血伴缺铁患者行血清铁指标检测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病贫血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缺铁现象分为观察A组(46例,伴缺铁患者)与观察B组(44例,不伴缺铁患者),另选取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三种均行血清铁指标检测,对比三组具体诊断结果. 结果 观察A组sTfR水平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高( <0.05);观察A组Rt、RBC与Hb水平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低( <0.05). 结论 sTfR为铁代谢重要指标,其可对慢性病贫血患者体内铁贮存状况进行准确评估,能作为慢性病贫血患者有无缺铁的判断依据.

    作者:朱端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鸟巢式的护理对新生儿上的应用情况,分析在临床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婴儿100例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只是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在常规上加以运用鸟巢方式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新生婴儿体温情况、睡眠的时间、出暖箱的时间、体重等基准和并发症的出现状况. 结果 两组所比较,研究组新生婴儿的体重增长速度要优于对照组婴儿,其血氧饱和度有所提升,身体温度基本稳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出暖箱的时间和睡眠的时间都明显得到减少( <0.01);研究组皮肤的溃损、不耐受的喂养、呼吸的暂停数、硬肿等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率都是低于对照组的( <0.05). 结论 使用鸟巢式的护理能够让新生婴儿的体重和身体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还能够降低出暖箱的时间与呼吸的暂停次数,使营养摄入提升,让新生婴儿更好的发育和生长.

    作者:刘瑞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39例,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 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秀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疾病恢复,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死亡率.

    作者:靳文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肌酶与胆红素动态监测对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动态监测心肌酶、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窒息新生儿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50例窒息新生儿并于生后24h内以及生后第7d监测血清胆红素、心肌酶水平,与同期非黄疸及没有窒息缺氧的住院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窒息新生儿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新生儿, <0.05,且窒息新生儿生后24h体内胆红素应激活性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随天数增加,胆红素水平反而低于对照组,可见,窒息新生儿胆峰提前,早期监测干预尤为重要. 结论 动态监测窒息新生儿心肌酶与胆红素变化情况有利于指导治疗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赵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对比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筛选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瑞舒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 每组患者42例, 其中瑞舒伐他汀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辛伐他汀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mg/d.结果 两组治疗后TC、TG、HDL-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瑞舒伐他汀改善效果更明显, <0.05;随访复查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低,应用安全性较高,但瑞舒伐他汀降脂、抗炎效果更显著,患者预后更好、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更低.

    作者:阴东亮;周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溃疡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深入研究胃溃疡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1.4%、8.6%和5.7%,与对照组患者的75.8%、33.3%和21.2%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手术治疗胃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作者:林秀山;兰志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药物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9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疗效差异. 结果 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佳,组间差异对比,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治疗中,定向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肺功能指标,发挥较好的预期疗效.

    作者:余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