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比较研究

刘芳

关键词:阴道助产, 胎头吸引术, 产钳助产术
摘要:目的 观察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这两种助产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助产术式. 方法 通过对本院阴道助产的46例产妇,其中产钳助产25例,胎吸助产21例. 对其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了解两种助产方式具体效果及母婴损伤进行比较.结果 产钳助产术的母体损伤明显高于胎头吸引组,而胎头吸引助产术的新生儿损伤又高于产钳助产术组. 结论 胎头吸引术对于基层医师特别是产钳经验不足的医师更为适用,正确操作安全性较高;产钳助产术适用的范围更广,但技术掌握较困难. 通过仔细检查后选择合理的助产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母婴安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镇肝息风汤治疗阴虚风动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镇肝息风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以及高血压病与阴虚风动病机的关联性.方法 将70例符合阴虚风动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4w为1疗程,连续3个疗效为一治疗周期.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4.28%,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降压效果:收缩压方面: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舒张压两组差异不明显. 结论 中西联合治疗,优势明显. 镇肝息风汤可以弥补西药的不足之处,可以依据病情变化,辩证加减,更有利于治疗本病.

    作者:彭伟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儿科血标本合格率. 方法 2014年2月~7月围绕儿科血标本合格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在辅导员护理部副主任指导下成立品管圈,具体内容包括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护士对标本采集流程及规范的认知率、静脉穿刺的合格率.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标本采集流程及规范的认知率、静脉穿刺的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既充分发挥圈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血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谢璐;陈月燕;冯周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和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对患者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 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压疮好转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当中加入压疮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压疮发生率明显减少,使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

    作者:张娴;宋萍;黄琴琴;汪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安全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是当前工作当中的突出难点之一,不仅需要对其中的隐患具体层面内容等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从隐患的控制协调等角度着手,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隐患的合理解决. 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相关内容和工作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妇产科安全隐患护理工作的改进.

    作者:高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60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30)、治疗组(n=30).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白芨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6.7%,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0.05). 结论 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纳入观察的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呼吸功能训练,3月后对比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和PEF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0.05); 观察组的MRC呼吸困难分级低于对照组,而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析严格限盐对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严格限盐对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规律腹膜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D组,对A组、C组患者严格限制纳盐的摄入,其他干预措施与B组、D组完全一致. 结果 维持性透析患者在严格限盐下,其高血压有改善迹象,并减少了降压药物剂量. 结论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给予严格限盐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

    作者:卢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手术室急诊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影响. 方法 临床纳入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是我院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112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及56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两组间心理及血压状况.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程度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 <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好转, <0.05. 结论 对急诊患者结合优质护理后,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情绪及血压水平.

    作者:吉燕;朱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疗

    目的 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主要分析并研究不同方法对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 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16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与治疗组(采用复方炔诺酮进行治疗)分别80例,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治愈85%、显效13.75%、无效1.25%;对照组痊愈61.25%、显效26.25%、无效10例12.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低于治疗组9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因此,给予患者使用复方炔诺酮,能使患者早日出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情.

    作者:蒋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种植支抗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55.88%,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1.18%,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能够减少患者不练症状发生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代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四种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胰岛细胞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β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四种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T1DM患者23例及30例健康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中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 结果 T1DM患者中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8%、30.4%、21.7%和21.7%,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0.05).联合抗体与单项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0.05). 结论 GADA、ICA、IAA和IA-2A的测定对T1DM的诊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四种自身抗体对T1DM的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何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疗效肯定.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机理研究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相关论述.

    作者:任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快速房颤的应用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目的 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快速房颤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3年11月~2015年3月, 将86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各43例,对照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西地兰进行治疗,实验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心脏复律率. 结果 两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心脏复律率均存在明显差异( <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针对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静脉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刘德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两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 分析和研究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两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研究将我院儿科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50例纳入,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B组25例与P组25例. P组患儿给予Ponseti方法干预;B组患儿给予Bensahel方法干预,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 疼痛评分、 治疗依从性、 治疗费用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 B组总有效率86.00%;P组总有效率82.00%,差异不显著 >0.05.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接近,差异不显著, >0.05;P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B组,且治疗费用明显比B组低,家长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显著, <0.05. 结论 Ponseti方法和Bensahel方法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两种主要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均有一定疗效,患儿疼痛度小,但相对来说,Ponseti方法患儿和家长依从性较高,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可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代宗涛;刘忠;孟炼;李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促皮质素治疗婴儿痉挛50例临床护理

    目的 分析并研究促皮质素治疗婴儿痉挛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婴儿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前25例为对照组,后25例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均给药促皮质素,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56.00%,观察组患儿的睡眠周期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上采用促皮质素治疗婴儿痉挛配合综合护理手段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杜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并对其效果做出系统评价.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则分别为86%、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复方消化酶、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相当,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8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HIV患者抗病毒疗效和耐药情况,为其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82例患者的抗凝全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进行耐药分析. 结果 91.2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治疗前上升;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率为70.7%;总耐药发生率为12.19%,对NRTIs和NNRTIs类药物发生耐药率为7.32%和9.76%.结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总体疗效显著,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值得关注.

    作者:金永梅;于闵;刘俊;樊萍;白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疾病恢复,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死亡率.

    作者:靳文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表现.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60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心电图资料、基本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心房颤动伴长R2R间歇为13例(21.67%),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为17例(28.33%),窦房结综合征(SSS)为30例(50.00%);同时首发心悸、胸闷6例、头晕12例,黑矇14例,晕厥2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一些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结论 严重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容易导致老年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况,使用常规心电检查可以得出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情况,了解晕厥的原因,从而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铁指标检测对慢性病贫血伴缺铁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病贫血伴缺铁患者行血清铁指标检测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病贫血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缺铁现象分为观察A组(46例,伴缺铁患者)与观察B组(44例,不伴缺铁患者),另选取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三种均行血清铁指标检测,对比三组具体诊断结果. 结果 观察A组sTfR水平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高( <0.05);观察A组Rt、RBC与Hb水平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低( <0.05). 结论 sTfR为铁代谢重要指标,其可对慢性病贫血患者体内铁贮存状况进行准确评估,能作为慢性病贫血患者有无缺铁的判断依据.

    作者:朱端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