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蓉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钡餐造影在儿童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 将30慢性咽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实施食管钡餐造影,分析其对慢性咽炎症状的诊断效果,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 结果 对30例慢性咽炎患儿进行食管钡餐造影后,均能诊断出患儿的慢性咽炎症状,给予患儿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儿童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食管钡餐造影进行诊断,其诊断率较高,是较佳的儿童慢性咽炎诊断方法.
作者:徐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兼职质控员在提高病历质量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对本院2015年3~9月的1000份终末病历进行质量控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质控员控制病历质量. 结果 采用兼职质控员的病历甲级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甲级率86%;研究组的丙级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丙级率4%,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兼职质控员能够有效的提升病历质量.
作者:张健;吴源泉;布祖热艾力;张璟文;李亚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检查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90.6%,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89.8%,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无显著差异( >0.05).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和冠状动脉造影相媲美,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手段.
作者:童浩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高湿等恶劣天气强度的逐渐增加,热射病(heat stroke,HS)这一严重症状也逐渐增多,且临床中此类病例的死亡率高[1].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及时治疗,其病死率仍高达10%~50%[2].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急症患者常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异常,横纹肌溶解,在后期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
作者:张少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91.7%、不良反应发生率8.3%,同期对照组分别为80%、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施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临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临床体检合格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以及随访1年研究组中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组和未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组的差异. 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 ( <0.05); 对于随访1年, 研究组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19例, 其hs-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者( <0.05). 结论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静;张庆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包皮瓣Ⅰ期修复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泌尿外科收治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6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回顾分析,对所有患儿采用包皮瓣Ⅰ期修复术治疗,并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患儿出现尿瘘、出血、伤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 结果 60例患儿中,有2例患儿在术后第5d不慎将尿道支架管拔出,在第12d后患儿出现尿瘘的情况;另外有3例患儿在术后第11d出现尿瘘;其余患儿平均住院18d后,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在包皮瓣Ⅰ期修复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过程中,辅以有效临床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桑广娟;王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高尿酸血症肾病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氯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用氯沙坦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健脾益肾活血方联用氯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酸、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β2-MG含量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肾小球率过滤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 >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采取健脾益肾活血方联用氯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亮;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HIV患者抗病毒疗效和耐药情况,为其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82例患者的抗凝全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进行耐药分析. 结果 91.2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治疗前上升;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率为70.7%;总耐药发生率为12.19%,对NRTIs和NNRTIs类药物发生耐药率为7.32%和9.76%.结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总体疗效显著,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值得关注.
作者:金永梅;于闵;刘俊;樊萍;白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综合尿道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作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采用综合尿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并发症明显比常规组低,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综合尿道护理可以减少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技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脑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显微手术夹闭的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13例,对手术入路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经翼点入路4例,经纵裂入路9例,均成功夹闭,12例恢复良好,1例中度残疾,手术无死亡. 结论 手术夹闭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A2段下部的动脉瘤可选择翼点或纵裂入路,A2段上部及A3段的动脉瘤采用纵裂入路;适合的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
作者:李创华;黄红星;邹叔骋;罗宗晚;李凌;刘坤;刘博;张卫民;刘华;徐龙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 将72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局部五步消毒护理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处伤口改变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五步消毒护理法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控制伤口感染的发生,同时使患者痛苦减缓.
作者: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从分析影响护理和谐的因素出发,概括了了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提出了避免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观点.
作者:王华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原因及防范措施. 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12月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对护理工作进行汇报总结,探讨对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 结论 提升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韩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用氧雾化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12月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道刺激症状及容易排痰、院内感染、需要氧流量等五项指标.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呼吸道刺激症状及容易排痰方面没有差异,实验组在院内感染、需要氧流量方面少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吸入能减少院内感染,节约氧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更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辅助治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群萍;谢福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腹型紫癜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我院29例腹型紫癜患儿超声表现.结果 29例患儿,肠壁均呈不同程度增厚,血流较丰富,病变肠管以十二指肠多见,肠腔积液,局部肠系膜回声增强,淋巴结增大,伴腹腔积液等声像图征象.结论 高频超声对腹型紫癜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对受累肠管进行细致观察及时随诊,有助于早期提示本病.
作者:刘艳荣;赵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头颈动脉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头颈动脉CT血管影响检查的患者共35例,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颈部血管的影像检查,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新构建血管图像.结果 正常11例,异常24例,共观察颈动脉70支,椎动脉70支,在所观察到的动脉血管之中状况正常为81支,狭窄型血管52支,变异型血管7支. 采用16排螺旋CT能够清晰的显示头颈动脉的血管情况,对于变异型血管及狭窄型血管均能做出确切的判断.结论 16排螺旋CT在头颈动脉的临床检查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相较于普通螺旋CT而言它具有更加便捷、可靠等优点,同颈部血管造影相比具有更加成本低廉、没有表面创伤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头颈动脉疑似变异及狭窄的判断时,可以采用16排螺旋CT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史伟;白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的超声影像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行超声诊断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超声影像资料,统计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200例糖尿病足患者共发现196个斑块,斑块发现率为98%,并以小腿动脉分布居多,占比为71.4%;其患侧下肢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管径狭窄率均呈现出动脉硬化表征.结论 超声影像资料能够清晰揭示糖尿病足患者患侧下肢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管径狭窄率等资料,对于临床治疗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作者:陈义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我院收治并确诊的3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患者清痹散外敷结合别嘌呤醇片、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治疗2w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结果 治疗2w后,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好,疼痛缓解快,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志莲;黄晓燕;王祯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骨创伤急诊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为骨科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4例骨创伤急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76.9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 骨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9.23±9.54)、(69.23±9.53),相对比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骨创伤急诊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给予临床治疗,具有快速、有效、并发症低等效果.
作者:蒲仕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