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陈恒

关键词: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摘要:目的 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持(P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SIMV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SIMV+P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参数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机撤除时间、呼吸机撤除成功率及住ICU治疗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机撤除时间及住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呼吸机撤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MV+PS模式治疗COPD患者可明显缩短呼吸机撤除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并显著性提高呼吸机撤除成功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喜疗妥联合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为正确实施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仪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溶液持续湿敷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好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李玲;刘江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徐州某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研究

    目的 对大学生口腔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我国大学生口腔健康医疗以及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6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口腔健康情况以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有效统计的566名大学生中口腔健康状况良好14.13%,一般21.55%,较差25.80%,差38.52%.其中牙齿敏感33.20%,牙龈出血38.20%,口腔溃疡45.90%;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与是否有未来规划、社会实践情况以及获奖学金次数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的恋爱状况,饮食习惯和与老师的沟通情况对其口腔健康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因素较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学识能力和人际交往等可提高大学生的医学知识以及口腔健康意识,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作者:范小冬;马晓琨;谢妮娜;宋文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外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100例使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采用我们专为老年患者制定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和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薛伶俐;张蕾;冒双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亚低温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前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亚低温治疗,后者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就治疗后的有效率而言,研究组(71.40%)比参照组(50.00%)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疗效明显,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江砚明;刘大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4例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予以普通组患者传统性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71.93%(普通组)和98.25%(研究组),后者高于前者,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之传统性护理,按照临床路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柯朝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H型高血压发病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研究

    目的 了解保定地区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情况及叶酸治疗的合理剂量.方法 2016~2017年就诊于河北省保定市老年病医院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392例,在患者选用适合自己病情的不同降压药的情况下,依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两组,检测30 d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按Hcy≥15μmol/L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312例发病率为79.59%;第一组口服叶酸5 mg/d;第二组口服叶酸2.5 mg/d.两组均服药30 d,口服叶酸前后抽血监测Hcy值.第一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cy下降40.24%,第二组下降39.13%,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选择适合自己不同降压药治疗并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情况下,长期口服叶酸2.5 mg/d是治疗HHcy的佳方法.

    作者:许舒千;杨刚;班伟;冯树明;曹艳霞;李振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呼吸功能锻炼联合饮食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究呼吸功能锻炼与饮食护理联合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50例来我院接受慢阻肺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外加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过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呼吸、活动、疾病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改变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在对慢阻肺患者治疗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不仅能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速度,还能有效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15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的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运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0%,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95.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0%和87.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作者:林晓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锦州市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锦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00例2015年锦州市临床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标本,提取样本核酸,用RT-PCR方法检测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和非EV71、C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结果 2015年3~12月份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00份.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标本86例(86.00%);在2015年3~12月均有手足口病患者出现,3~5月份病例数急剧增加,5月份为高峰,阳性检出率为45.35%,6~12月份病例数逐渐下降;男孩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女孩(P<0.05);在不同年龄组之间,1岁组,EV71、EV阳性数构成比均为年龄组中高.结论 锦州市2015年3~12月份均有手足口病发生,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在不同月份、年龄、性别上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杨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姚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病患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开展定时闭尿管放尿;实验组开展膀胱容量测定个体化放尿法.比较两组第一次拔管排尿、余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余下尿量(58.67±42.36)ml,常规组(103.45±60.34)ml,P<0.05;实验组患者(100.00%)第一次顺利排尿高于常规组(73.30%),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后开展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顺利排尿,有效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武爱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马尔他布鲁菌致菌血症1例

    本文报道1例马尔他布鲁菌患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本病向大中城市扩散的原因及控制的对策;提出全面询问病史是提高诊断的关键.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高洁;李少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所选病例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留置管道的患者,共74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意外脱管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精神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肠胃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减少意外脱管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天津市武清区COPD死亡病例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研究天津市武清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为COPD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COPD死亡患者200例,对照组202例,以家属回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地区COPD死亡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职业粉尘暴露、烧柴烧煤、BMI和肺部疾病个人史.结论 加强本区域控烟力度,提倡使用清洁燃料,改善居住环境以减少COPD死亡率.

    作者:房艳红;张晓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液Podocalyxin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尿液足细胞表面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DN大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帕立骨化醇组(P组)、DN组(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N组).P组大鼠每周灌胃帕立骨化醇3次,每次剂量0.4μg/kg,给药12 w后检测各组大鼠尿液PCX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及一般生化指标.结果 与N组相比,D组和P组PCX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显著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立骨化醇可以通过减轻肾小球PCX蛋白的损伤,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产生.

    作者:兰凯;张光伟;秦迎霞;倪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护理职业能力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研究

    目的 基于护理职业能力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以更好的反映实践教学对护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成效.方法 以访谈法了解湖北省三所本科护理院校的实践课开展情况,对所调查班级随机进行新旧两种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以相关性检验进行两种考核方法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新实践考核方法的成绩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检验P=3.654(P<0.01),r=0.81,传统考核方法的相关系数P=2.977(P<0.05),r=0.39,说明新教学考核方法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高于传统方法.结论 突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更加客观的反映以学生实践运用为主的教学成效,将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不断完善.

    作者:巩莹;汪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康复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效果上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为82.00%,观察组是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康复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不仅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精神状态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朱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妇产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9月选取240例未开奶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奶瓶添加配方奶的方法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0 min之内可进行早吸吮,母乳不足的产妇采用乳旁加奶的方法以及全方面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院期间乳头错觉发生率、吸吮开始时间、产后泌乳时间、完全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充足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期间对产妇采用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洪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PDCA循环在胃肠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胃肠外科带教护生中应用的效果,以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高.方法 将100名胃肠外科的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对照组50名护生采取传统方式带教,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总成绩、操作考核总成绩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且对临床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夏春妹;魏林;郑莉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IgA肾病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IgA肾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SAS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gA肾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平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