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柯朝霞

关键词:临床路径,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4例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予以普通组患者传统性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71.93%(普通组)和98.25%(研究组),后者高于前者,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之传统性护理,按照临床路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大力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综合分析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方法.结果 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5.00%,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7%、16.67%,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3.3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理论知识水平评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馈控制实施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赖玉红;李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三氧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氧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门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均分为三组.B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25 mg注射组;OB组:浓度为35μg/ml三氧10 ml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25 mg注射组;O组:浓度为35μg/ml三氧10 ml注射组.1次/w,5次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 w、1个月、3个月、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VAS评分.结果 观察期末B组失访2例,OB组失访7例,终81例入选.治疗后1 w、1个月、3个月、6个月Lysholm评分,OB组与B、O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VAS评分OB组优于B、O两组(P<0.05).结论 35μg/ml三氧10 ml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25 mg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VAS评分均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组和三氧注射组,更适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的治疗.

    作者:张东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奥美拉唑钠联合凝血酶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奥美拉唑钠与凝血酶结合在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钠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再予以凝血酶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95.45%)高于参照组(79.55%),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与参照组(6.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凝血酶与奥美拉唑钠治疗,疗效好,止血快,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卢亚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康复护理干预与中风后遗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风后遗症患者行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康复护理,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6.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后遗症患者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作者:罗小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PDCA循环在胃肠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胃肠外科带教护生中应用的效果,以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高.方法 将100名胃肠外科的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对照组50名护生采取传统方式带教,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总成绩、操作考核总成绩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且对临床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夏春妹;魏林;郑莉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PIVAS感染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选择PIVAS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4月~2015年10月设为对照组,在该时间段对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将2015年11月~2016年4月设为PDCA组,在该时间段对护理人员实施PDCA循环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时间段的护理效果.结果 PDCA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文书合格率、病区管理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PDCA组沉降菌生成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感染,可推广运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透室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探究及预防措施

    目的 综合分析血透室不良护理事件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在2015年2月~2016年9月选取我院血透室发生的26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主要研究项目,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医院血透室不良护理事件所占比例.结果 血透室不良护理事件的主要原因表现在:①缺失健康宣讲环节内容;②护理工作人员缺失责任心;③观察不够到位;④年轻护士的培训不够到位;⑤护士的技术不够过关;⑥无菌观念意识薄弱;⑦护理核心制度不够完善;⑧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过差等.各组数据所占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好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添加综合护理,对照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使用常规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问卷调查统计,研究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80.00%,生活习惯优优秀率91.00%,心理情绪优秀率100.00%.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57.00%,生活习惯优秀率63.00%,心理情绪优秀率63.00%.研究组比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综合护理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更有效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2例肺炎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41例,使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更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肺炎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孔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6)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6)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0%,高于对照组7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60%,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明显,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该院8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3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且并发症少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保障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晓玲;祁黎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专项护理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出现高血压、术后感染以及早产的概率.结果 此次研究观察组孕妇出现高血压、早产儿以及巨大儿、术后感染等几率都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并发症有直接影响,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周玉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康复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效果上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为82.00%,观察组是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康复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不仅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精神状态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朱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临床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围产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临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围产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分析该种护理模式对其临床分娩结果的影响.结果 经过护理后,本次研究的所有初产妇均成功分娩,无产妇和胎儿死亡现象出现,自然分娩率为95.00%,剖宫产率为5.00%;围产期间,发生先兆子痫2例,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胎儿窘迫1例,发生羊水栓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0%.结论 在围产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进行护理,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朱红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徐州某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研究

    目的 对大学生口腔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我国大学生口腔健康医疗以及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6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口腔健康情况以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有效统计的566名大学生中口腔健康状况良好14.13%,一般21.55%,较差25.80%,差38.52%.其中牙齿敏感33.20%,牙龈出血38.20%,口腔溃疡45.90%;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与是否有未来规划、社会实践情况以及获奖学金次数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的恋爱状况,饮食习惯和与老师的沟通情况对其口腔健康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因素较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学识能力和人际交往等可提高大学生的医学知识以及口腔健康意识,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作者:范小冬;马晓琨;谢妮娜;宋文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口腔溃疡的影响分析

    目的 比较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发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ICU重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以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作为考察目标.结果 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90.00%)高于对照组(82.50%);患者家属满意程度方面同样观察组患者家属(92.50%)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 患者口腔溃疡的治愈、口腔卫生的清洁及疼痛的减轻均得益于综合护理方案的早期干预,其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行.

    作者:张小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门诊外科小手术室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门诊外科小手术室中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干预效果.方法 自2015年1月~12月于我院外科门诊进行小手术的患者共103例,为期提供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同期选取2016年1月~12月中行门诊外科小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缺陷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分别分5.77%、4.81%、6.73%,所得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较护理前有明显好转,且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后我们调查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心理支持、技能水平以及健康知道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外科接受并行小手术的患者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作者:王萍;季明军;任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外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100例使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采用我们专为老年患者制定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和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薛伶俐;张蕾;冒双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两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君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实施麻醉,另外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分别为(36.47±1.58)mg、(6.17±0.58)mg,阻滞完善时间分别为(11.35±3.14)s、(5.36±2.34)s,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8.56±4.23)s、(6.41±2.13)s,三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更优,麻醉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