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辉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危重症,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其治疗方法有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各有优缺点.但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也必须以内科保守治疗为基础进行.本文综述了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的现状以及护理进展.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围产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临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围产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分析该种护理模式对其临床分娩结果的影响.结果 经过护理后,本次研究的所有初产妇均成功分娩,无产妇和胎儿死亡现象出现,自然分娩率为95.00%,剖宫产率为5.00%;围产期间,发生先兆子痫2例,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胎儿窘迫1例,发生羊水栓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0%.结论 在围产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进行护理,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朱红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群发性重症毒蕈中毒患者血液净化联合内科常规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群发性重症毒蕈中毒患者3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疗法联合内科常规治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对比来看,观察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毒蕈中毒患者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选用一种高效的治疗方式十分关键,血液净化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在治疗重症毒蕈中毒患者有着显著成效,可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睿;王胤佳;李超;郑鹏霄;沈旭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病患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开展定时闭尿管放尿;实验组开展膀胱容量测定个体化放尿法.比较两组第一次拔管排尿、余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余下尿量(58.67±42.36)ml,常规组(103.45±60.34)ml,P<0.05;实验组患者(100.00%)第一次顺利排尿高于常规组(73.30%),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后开展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顺利排尿,有效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武爱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于我校小儿内科实习的7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与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在应用不同教学模式下,对小儿内科相关知识、专业操作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及对带教方法的反馈评价.结果 研究组护生各方面成绩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对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且获得护生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邬远林;郭文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生产之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60例孕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孕妇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达到了98.33%,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生产之前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段淑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胃肠外科带教护生中应用的效果,以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高.方法 将100名胃肠外科的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对照组50名护生采取传统方式带教,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总成绩、操作考核总成绩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且对临床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夏春妹;魏林;郑莉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94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艳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医院收诊小儿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用药依从性,护理后癫痫发作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具有一定的改善(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改善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仅有2例患儿癫痫发作,且均为1次;而对照组有8例患儿癫痫发作,其中1次2例、2次4例、3次2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2.00%和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同时能够改善患儿对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和家属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改善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
作者:张华银;张文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黛力新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治疗,剂量为2 mg/d,观察组患者给予黛力新治疗,剂量为2片/d,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脑电图所显示的睡眠结构、睡眠率及睡眠质量评分(PSQI).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1、S2及RE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3、S4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 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可促进睡眠结构改善,延长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张彬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风后遗症患者行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康复护理,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6.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后遗症患者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作者:罗小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在显微与非显微手术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非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Simpson分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impson分级为Ⅰ级、Ⅱ级者比例均较高,Simpson分级为Ⅲ级者比例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继发颅内血肿、对侧肢体偏瘫发生率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在显微手术下的治疗比非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预后效果好.
作者:汪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分为优质护理组(n=43)和常规护理组(n=43).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优质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总康复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总康复率(P<0.05);优质护理组的SAS评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100例使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采用我们专为老年患者制定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和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薛伶俐;张蕾;冒双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尿液足细胞表面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DN大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帕立骨化醇组(P组)、DN组(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N组).P组大鼠每周灌胃帕立骨化醇3次,每次剂量0.4μg/kg,给药12 w后检测各组大鼠尿液PCX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及一般生化指标.结果 与N组相比,D组和P组PCX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显著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立骨化醇可以通过减轻肾小球PCX蛋白的损伤,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产生.
作者:兰凯;张光伟;秦迎霞;倪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前牙反牙合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错牙合畸形,功能性和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早期功能矫治可阻断畸形的发展,对改善或改变颌骨的异常生长方式、提高咀嚼效能尤为重要.目前反牙合矫治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矫治器、前牵引、颏兜等几个方面,对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有一定影响.本文综述前牵引器、颏兜、功能矫治器等对颞下颌关节改建的影响,为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延军;刘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添加综合护理,对照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使用常规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问卷调查统计,研究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80.00%,生活习惯优优秀率91.00%,心理情绪优秀率100.00%.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57.00%,生活习惯优秀率63.00%,心理情绪优秀率63.00%.研究组比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综合护理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更有效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模式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60例:常规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老年患者进行糖尿病常规护理,B组老年患者在进行正常的护理过程中入了一些护理干预的措施.结果 两组老年患者满意度评分,对照组显高于常规有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例数低于常规组患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有很大的社会效应,值得推广.
作者: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后颅窝减压术在小脑大面积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脑大面积梗死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颅内压监测联合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后颅窝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出院后经过随访3个月、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观察组为(66.5±29.9)分,对照组为(42.1±26.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的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脑大面积梗死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持续性监测颅内压,能指导药物治疗以及早期、安全拔除脑室引流,进而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乾亮;李卫;黄伟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综合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①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思维障碍和偏执等临床症状量表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繆凤珍;易宵;江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