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肖亚莉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 肺结核, 咯血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垂体后叶素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对象,105例垂体后叶素疗法为实验组,90例基础疗法为对照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为(1.02±0.16)d,疾病缓解率为95.20%;对照组时间为(4.19±1.20)d,疾病缓解率为86.70%,两组数据有差别,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素疗法作用突出,能缩短咯血时间,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电圈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宫颈锥切术包括电圈环切除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性.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因宫颈癌前病变行宫颈锥切的患者中,选取LEEP术和CKC术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LEEP手术时间(8.2±3.5)min低于CKC手术时间(18.4±8.3)min、LEEP术中出血量(2.4±2.0)ml少于CKC术中出血量(8.3±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单,费用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宫颈恢复时间短,一次性治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方法.

    作者:韩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异位妊娠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在异位妊娠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异位妊娠手术患者4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研究组,其中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之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程度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88±1.04)d,住院费用为(4626.36±287.56)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1±1.38)d,住院费用为(5648.31±306.23)元,经计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为95.24%,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为71.43%(P<0.05).结论 对于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而言,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尽快使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美;谢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鼾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儿经诊断均由腺样体肥大所致鼾症.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0%和93.3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对照组腺样体体积和症状评分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腺样体体积和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儿童鼾症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腺样体体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与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对微生物检验标准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实验室2014年5月~2015年5月微生物标准不合格状况,且计算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构成比例,分析常见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策略.结果 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共140例,不合格率为1.65%.其中痰标本不合格率高,为42.85%,其次是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21.42%,低是无菌液体标本,不合格率为3.57%.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因素有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采集时间有误等.结论 增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交流,保证标本采集、送检过程科学标准及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重视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的提高,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艳菲;邓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本文主要叙述了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从这些方面进行讨论,对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做好及时的预防,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护理措施干预,从而有效的防止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作者:周光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例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药物治疗分析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及危及生命的疾病,主要发病于儿童,会引起弥漫性肺泡出血的反复发作. 主要特点为咳血、多种贫血及胸部X光照片上可见肺浸润物等, 其主要并发于10岁以下儿童. 据估计,在儿童中每百万人中有0.24~1.23人患病,其死亡率高达50%[1-2]. 现就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任丹阳;李云巍;严爱花;郭品;宗静;李惠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的效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中药房管理应用重要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研究,以2016年1月为时间节点,此节点以前为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此节点以后为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中药质量规范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中药药品调剂准确率、调换率、患者对药房管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药品调剂准确率和患者对中药房管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调换率有显著下降,经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中药房中药药品的调剂合格率,提高患者对中药房管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心绞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A组、B组术前当日、术后24 h分别给予10 mg/d、20 mg/d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 w炎症因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Ⅰ)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有所上升,而术后1个月均有所下降,且B组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 PCI会增加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Ⅰ水平,而给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炎症因子,且剂量为20 mg效果优于10 mg.

    作者:刘鹃锋;鲁谦;冯冀;王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6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儿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患儿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护理有效率为93.30%;在对照组患儿中,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护理的有效率为73.30%,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十分重要,有效地护理能够提高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乳晕边缘切口治疗应用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各30例,将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定为研究组,将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后瘢痕大小和术后并发症概率分别为(14.11±1.26)mm、10.00%;对照组术后瘢痕大小和术后并发症概率分别为(16.76±1.66)mm、20.00%.结论 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为了减小术后瘢痕,建议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

    作者:高建红;乐迎春;曹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垂体后叶素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对象,105例垂体后叶素疗法为实验组,90例基础疗法为对照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为(1.02±0.16)d,疾病缓解率为95.20%;对照组时间为(4.19±1.20)d,疾病缓解率为86.70%,两组数据有差别,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素疗法作用突出,能缩短咯血时间,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作者:肖亚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患者3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150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选择细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行为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围术期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术中紧急事件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作用明确.

    作者:李家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情况以及跌倒的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4例)及次数(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与16次;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有很多方面因素,给予充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预防跌倒发生.

    作者:徐树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抑郁及焦虑程度、护理的总有效率等方面.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抑郁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应用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少不良情绪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红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GPR119调控脂质代谢平衡的研究

    目的 探讨GPR119调控脂质代谢平衡.方法 通过过表达或抑制表达GPR119载体分组,构建过表达GPR119载体(增强表达GPR119慢病毒载体),观察过表达GPR119与SR-B1表达变化、过表达GPR119后APOE表达变化.结果 NC组的SR-B1表达数值为(2.65±0.02)低于GPR119(H)组的SR-B1表达数值为(8.65±0.06)(P<0.05);NC组的APOE表达数值为(1.26±0.01)低于GPR119(H)组的APOE表达数值为(29.75±1.05)(P<0.05).结论 GPR119在调节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对肝脏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起一定作用.

    作者:陈志平;王岚枫;胡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宫外孕的临床特点,为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三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身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在进行治疗后,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比较开腹手术组而言,平均出血量要更少,手术时间要更短.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传统用药保守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方法中,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金龙胶囊对肝癌TACE后HBV-DNA影响及临床效果研究

    本次主要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以及引起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机制进行研究,分析金龙胶囊对TACE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作用,并探讨金龙胶囊影响患者免疫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肝癌患者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董振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对腹泻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疾病患儿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腹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对小儿腹泻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小儿腹泻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率为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0.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家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乌拉坦对实验家兔三种手术方式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对实验家兔蚓突切除术、胃造瘘术、气管插管术三种手术方式中麻醉效能的影响,进而评价其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动物麻醉的应用.方法 选择健康实验家兔24只,分三组,每组分别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乌拉坦(20%,4 ml/kg),麻醉满意后A组实施家兔蚓突切除术,B组实施胃造瘘术,C组实施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呼吸频率、心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并对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蚓突切除术组、气管插管术组、胃造瘘术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6.4±0.8)min,(9.0±0.6)min,(7.7±0.3)min;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2±3.7)min,(35±3.9)min,(40±6.5)min;术后苏醒时间依次为(25±3.7)min,(22±3.9)min,(13±6.4)min.结论 20%乌拉坦的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死亡率高,适用于实验要求不高,术后要对动物进行处死的动物实验,乌拉坦对于蚓突切除、胃造瘘等开腹手术麻醉维持时间短,术后苏醒时间长,对于气管插管等非开腹手术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苏醒时间较短.

    作者:孟永亮;孙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