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

徐树梅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情况以及跌倒的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4例)及次数(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与16次;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有很多方面因素,给予充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预防跌倒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地塞米松联合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真菌性鼻窦炎运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11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7.2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1.82%)明低于对照组(45.45%),P<0.05.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运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在临床中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黄祖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自然光疗法预防早产儿黄疸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自然光疗法对预防早产儿黄疸发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入我院的8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喂养、保暖、抗感染以及黄疸的监测,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连续3 d采用自然光照射,每天照射3 h,比较两组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 采用自然光照射的干预组早产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日测定的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入院早产儿进行及时的光疗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陈俊鸿;傅锡霖;季坚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宫外孕的临床特点,为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三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身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在进行治疗后,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比较开腹手术组而言,平均出血量要更少,手术时间要更短.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传统用药保守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方法中,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病理分析证实,42例患者中,滤泡状癌为6例,髓样癌为1例,未分化癌为2例,乳头状癌为33例;经CT检查,结果显示,出现浸润现象的患者为12例,其中有2例为颈动脉鞘浸润,有7例为气管浸润,其他3例为甲状腺包膜.所有患者中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3例.在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中,有28个病灶,所有病灶均呈现出不均匀的强化现象;经过多排螺旋CT检查,正确率为65.30%,其中增强扫描的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82.10%,进行平扫检查的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42.90%.结论 多排螺旋CT诊断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中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对甲状腺癌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肖远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 研究中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 将我院中西药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中西药的联合药物剂型分为4类:第一类:中药注射剂+西药注射剂;第二类:中药固体制剂+西药固体制剂;第三类:中药注射剂+西药固体制剂;第四类:西药注射液+中药固体制剂,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第一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33%,与第二类16.67%、第三类16.67%、第四类23.33%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西医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关的预防对策,能使患者的治疗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刘枧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健康教育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探索更规范、更有效的宣教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教育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教育组采用集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痛风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出院指导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对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出院指导依从性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随访1年该病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6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儿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患儿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护理有效率为93.30%;在对照组患儿中,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护理的有效率为73.30%,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十分重要,有效地护理能够提高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患者3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150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选择细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行为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围术期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术中紧急事件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作用明确.

    作者:李家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价值评估

    目的 研究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12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包含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基本健康宣教等持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骨折.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出院时以及出院后的第1个月、第4个月的髋关节评分、生活能力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影;刘铁英;周莉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药学服务对门诊高血脂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脂改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对门诊高血脂患者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12月到我院就诊的高血脂患者,要求99例用药依从性差的高血脂患者每月来医院接受一次面对面的药学服务,每次不少于15 min,共接受四次,四个月后观察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脂改善情况.结果 依从率从第1月的(45.88±21.90)%升高到第5月的(84.42±12.46)%(P<0.01);血脂改善情况TC、TG、LDL-C分别由第1月的(6.92±0.38)mmol/L、(2.39±0.36)mmol/L、(4.84±0.62)mmol/L降低到第5月的(3.96±0.42)mmol/L、(1.48±0.51)mmol/L、(3.04±0.66)mmol/L(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开展药学服务,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脂均有较大改善.

    作者:孙士杰;刘婕;陈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日后应该继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刘冬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号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双号观察组42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评估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新菊;吴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2016年86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和器械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术中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相比,两组在术后吻合口瘘(12.90%VS 9.09%,P>0.05),吻合口狭窄(9.68%VS 7.27%,P>0.05),吻合口出血量[(27.39±1.80)ml VS(25.56±2.60)ml,P>0.05)]无统计学差异,而术中吻合时间[(22.52±2.13)min VS(15.47±1.59)min,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正确熟练操作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虽未能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但较手工吻合缩短了颈部吻合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的吻合方式.

    作者:蒋锋;钱晨静;吴伟敏;王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混合痔治疗的研究与进展

    在临床上混合痔是肛肠学科具有治疗难度的疾病,该病主要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认为痔发生出血,血栓以及脱垂等症状时可实施治疗,若未出现不良症状时,则无需进行治疗.然而临床关于混合痔治疗的方法较多,且未有统一性.本次主要将临床混合痔治疗的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加以整理,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项慧;马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胎膜早破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胎膜早破产妇15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循证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胎膜早破疾病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周玉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5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常规组,为其提供一般手术期护理服务,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临床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度,干预前后SAS焦虑评分.结果 常规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机体疼痛缓解度为24.00%,观察组为64.00%,观察组机体疼痛缓解度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期间,做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经干预后疼痛缓解度较好,且患者心理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章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异位妊娠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在异位妊娠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异位妊娠手术患者4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研究组,其中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之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程度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88±1.04)d,住院费用为(4626.36±287.56)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1±1.38)d,住院费用为(5648.31±306.23)元,经计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为95.24%,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为71.43%(P<0.05).结论 对于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而言,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尽快使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美;谢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序贯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由单独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和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NSCs序贯治疗大鼠SCI的脊髓恢复情况不同,研究BMSCs对大鼠脊髓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序贯治疗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纯化NSCs和BMSCs,改良Allen法制造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独标记神经干细胞移植组(A组,n=24),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神经干细胞序贯移植组(B组,n=24).分别于移植后3 d、1 w、2 w,3 w、4 w、6 w、8 w取脊髓组织,观察脊髓空洞形成情况,神经干细胞分化生长情况,以及脊髓胶质疤痕大小.结果 序贯移植组BBB评分比单独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P<0.05);观察大鼠在治疗后1,2,3,4,6,8 w时的神经元细胞数目,血管生长情况,胶质疤痕以及脊髓空洞大小A,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SCs可促进了NSCs的有效分化,减少胶质化倾向,改善了脊髓的微环境有利于治疗SCI,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序贯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优于单独移植神经干细胞.

    作者:陈志;申才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患者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患者中进行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计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共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症状改善率、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患者中施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