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章妍

关键词: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 并发症,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5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常规组,为其提供一般手术期护理服务,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临床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度,干预前后SAS焦虑评分.结果 常规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机体疼痛缓解度为24.00%,观察组为64.00%,观察组机体疼痛缓解度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期间,做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经干预后疼痛缓解度较好,且患者心理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入院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其中40例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5±13.1)ml、(12.5±4.1)h、(6.3±3.6)d低于对照组的(138.4±26.7)ml、(41.4±15.7)h、(13.1±3.3)d,(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通过腹腔镜技术治疗后,在缩短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张雅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阴道炎老年患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老年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使用甲硝锉、雌激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94.29%.对照组患者痊愈1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74.29%.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复发例数为3例,对照组为9例,对比发现在复发情况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是一种有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方案,该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晏欣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和IgG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见的动植物过敏原IgE与IgG水平.方法 选择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花生、大豆、鸡蛋、牛奶中IgE与IgG水平,另选取40名健康患者同法进行对比.结果 RA组血清花生、大豆、鸡蛋特异性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牛奶特异性IgG水平无差别(P>0.05);两组血清花生、大豆、鸡蛋、牛奶特异性IgE水平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花生、大豆、鸡蛋特异性IgG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其可能是诱发RA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春威;夏秀杰;王庆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6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儿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患儿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护理有效率为93.30%;在对照组患儿中,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护理的有效率为73.30%,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十分重要,有效地护理能够提高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清β-HCG值在异位妊娠治疗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血清β-HCG值在异位妊娠治疗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80例,根据血清β-HCG值及临床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118例,血清β-HCG值为1000~5000 mU/ml,采用药物保守治疗;B组:20例,血清β-HCG值为1000~5000 mU/ml,采用手术治疗;C组:34例,血清β-HCG值为5001~10000 mU/ml,采用药物保守治疗;D组:8例,血清β-HCG值为5001~10000 mU/ml,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A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高于C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B组、D组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血清β-HCG值在治疗方式选择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为早期治疗提供了方向.

    作者:吴明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患者3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150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选择细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行为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围术期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术中紧急事件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作用明确.

    作者:李家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序贯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由单独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和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NSCs序贯治疗大鼠SCI的脊髓恢复情况不同,研究BMSCs对大鼠脊髓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序贯治疗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纯化NSCs和BMSCs,改良Allen法制造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独标记神经干细胞移植组(A组,n=24),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神经干细胞序贯移植组(B组,n=24).分别于移植后3 d、1 w、2 w,3 w、4 w、6 w、8 w取脊髓组织,观察脊髓空洞形成情况,神经干细胞分化生长情况,以及脊髓胶质疤痕大小.结果 序贯移植组BBB评分比单独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P<0.05);观察大鼠在治疗后1,2,3,4,6,8 w时的神经元细胞数目,血管生长情况,胶质疤痕以及脊髓空洞大小A,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SCs可促进了NSCs的有效分化,减少胶质化倾向,改善了脊髓的微环境有利于治疗SCI,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序贯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优于单独移植神经干细胞.

    作者:陈志;申才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0例代谢综合症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照患者利用健康教育程序进行护理干预,对B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患者在疾病认识的得分(95.61±2.64)分、合理饮食(96.31±2.58)分、体育锻炼(96.99±6.54)分、合理用药(97.55±2.31)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在疾病认识的得分(80.12±5.66)分、合理饮食(79.25±3.33)分、体育锻炼(78.51±3.24)分、合理用药(80.36±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荣莉;杨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的效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中药房管理应用重要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研究,以2016年1月为时间节点,此节点以前为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此节点以后为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中药质量规范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中药药品调剂准确率、调换率、患者对药房管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药品调剂准确率和患者对中药房管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调换率有显著下降,经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中药房中药药品的调剂合格率,提高患者对中药房管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问题的创新教育理念在高校医学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医学生尤为重要.创新教育理念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形势提出的一项教育理论,基于问题的教育则是由国外引进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如何将两者结合应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提出几点探索性的思考.

    作者:崔洁;石玥;乔伟丽;孙红;闫长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运用PDCA循环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合格率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合格率的应用效果,为新生儿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成立CQI小组,对新生儿腕带佩戴情况进行现状调查,运用PDCA循环理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结果 通过PDCA循环,新生儿腕带佩戴合格率由改善前的75.60%提高至改善后的99.30%.结论 运用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合格率,显著提高新生儿安全管理,有效减少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导致的护理差错,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方法.

    作者:王慧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日后应该继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刘冬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贴压配合艾灸在腹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艾条脐灸对缓解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配合艾条脐灸,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两组其余围手术期护理相同,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d、第3d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明显增加.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艾条脐灸明显减轻腹部外科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施华;潘兰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革新,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传统资源信息部门,面对网络数据的冲击,也在不断的思考着怎么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广大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资源信息.针对我院图书馆配置的数据库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我馆工作人员运用PDCA方法,对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的各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质量管理,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推进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赵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健康教育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探索更规范、更有效的宣教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教育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教育组采用集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痛风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出院指导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对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出院指导依从性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随访1年该病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与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对微生物检验标准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实验室2014年5月~2015年5月微生物标准不合格状况,且计算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构成比例,分析常见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策略.结果 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共140例,不合格率为1.65%.其中痰标本不合格率高,为42.85%,其次是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21.42%,低是无菌液体标本,不合格率为3.57%.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因素有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采集时间有误等.结论 增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交流,保证标本采集、送检过程科学标准及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重视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的提高,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艳菲;邓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地塞米松联合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真菌性鼻窦炎运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11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7.2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1.82%)明低于对照组(45.45%),P<0.05.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运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在临床中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黄祖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三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精确度比较

    目的 研究并比较三种不同固定方式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精确度.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60例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采取水解塑料体模固定,B组采取真空垫固定,C组采取水解塑料体模+真空垫固定,比较三组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结果 C组患者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均远远小于A组、B组(P<0.05),B组患者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略小于A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颈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水解塑料体模与真空垫进行联合固定可有效减小摆位误差,提高子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度.

    作者:刘阳;张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号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双号观察组42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评估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新菊;吴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垂体后叶素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对象,105例垂体后叶素疗法为实验组,90例基础疗法为对照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为(1.02±0.16)d,疾病缓解率为95.20%;对照组时间为(4.19±1.20)d,疾病缓解率为86.70%,两组数据有差别,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素疗法作用突出,能缩短咯血时间,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作者:肖亚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