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肖远华

关键词:多排螺旋CT, 甲状腺癌,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病理分析证实,42例患者中,滤泡状癌为6例,髓样癌为1例,未分化癌为2例,乳头状癌为33例;经CT检查,结果显示,出现浸润现象的患者为12例,其中有2例为颈动脉鞘浸润,有7例为气管浸润,其他3例为甲状腺包膜.所有患者中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3例.在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中,有28个病灶,所有病灶均呈现出不均匀的强化现象;经过多排螺旋CT检查,正确率为65.30%,其中增强扫描的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82.10%,进行平扫检查的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42.90%.结论 多排螺旋CT诊断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中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对甲状腺癌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安神补脑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应用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所收治的临床诊断符合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氟哌啶醇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小儿安神补脑颗粒进行临床治疗.1个疗程均为3个月,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并对患儿在临床治疗前后的抽动次数、强度、频率、干扰、损害及复杂性等的变化进行观察与记录,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在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应用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杰;廖家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本院收治的7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探究,将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案是使用硫酸镁治疗的同时再加以硝苯地平协同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独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仅总有效率高(94.44%>72.22%),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11.12%<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比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令人满意.

    作者:陈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年轻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的有效性.方法 选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治疗的81例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分成阿立哌唑治疗组以及齐拉西酮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基线、2、4、8 w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因子分值、 总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齐拉西酮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是73.20%、有效率为87.80%;阿立哌唑组治疗显效率为75.00%、有效率为92.50%.两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经过对比以后,数值比较接近,组间比较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治疗中,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均都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值得应用.

    作者:章三斌;王志强;雷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日后应该继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刘冬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健康教育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探索更规范、更有效的宣教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教育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教育组采用集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痛风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出院指导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对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出院指导依从性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随访1年该病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例反复发生室速植入ICD患者的护理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VT),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急症之一,是一种起源于心室,具有自发性连续3个或3个以上并且频率>100次/min的期前收缩而组成的心律. 本科室2015年9月收治1例反复发作室速植入行埋藏式自动除颤复律器(ICD)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凌玲;吴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 研究中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 将我院中西药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中西药的联合药物剂型分为4类:第一类:中药注射剂+西药注射剂;第二类:中药固体制剂+西药固体制剂;第三类:中药注射剂+西药固体制剂;第四类:西药注射液+中药固体制剂,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第一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33%,与第二类16.67%、第三类16.67%、第四类23.33%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西医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关的预防对策,能使患者的治疗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刘枧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临床中常用的中药复合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物以及双嘧达莫共同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临床作用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主要应用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栓栓塞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随着对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临床的广泛重视.本文对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相应的依据.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异体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冻存淋巴细胞技术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入组7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通过无偿献血方式获得异体外周血白细胞,分离淋巴细胞,经自体血浆冻存,深低温保存,分次复苏后皮下多点注射,观察妊娠成功率,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经冻存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85.70%.结论 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是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严格无菌操作等护理质量控制、心理护理以及治疗后及时随访等连惯性的护理服务,有效保障了治疗成功率.

    作者:诸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的效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中药房管理应用重要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研究,以2016年1月为时间节点,此节点以前为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此节点以后为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中药质量规范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中药药品调剂准确率、调换率、患者对药房管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药品调剂准确率和患者对中药房管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调换率有显著下降,经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中药房中药药品的调剂合格率,提高患者对中药房管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入院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其中40例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5±13.1)ml、(12.5±4.1)h、(6.3±3.6)d低于对照组的(138.4±26.7)ml、(41.4±15.7)h、(13.1±3.3)d,(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通过腹腔镜技术治疗后,在缩短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张雅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GPR119调控脂质代谢平衡的研究

    目的 探讨GPR119调控脂质代谢平衡.方法 通过过表达或抑制表达GPR119载体分组,构建过表达GPR119载体(增强表达GPR119慢病毒载体),观察过表达GPR119与SR-B1表达变化、过表达GPR119后APOE表达变化.结果 NC组的SR-B1表达数值为(2.65±0.02)低于GPR119(H)组的SR-B1表达数值为(8.65±0.06)(P<0.05);NC组的APOE表达数值为(1.26±0.01)低于GPR119(H)组的APOE表达数值为(29.75±1.05)(P<0.05).结论 GPR119在调节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对肝脏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起一定作用.

    作者:陈志平;王岚枫;胡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2016年86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和器械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术中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相比,两组在术后吻合口瘘(12.90%VS 9.09%,P>0.05),吻合口狭窄(9.68%VS 7.27%,P>0.05),吻合口出血量[(27.39±1.80)ml VS(25.56±2.60)ml,P>0.05)]无统计学差异,而术中吻合时间[(22.52±2.13)min VS(15.47±1.59)min,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正确熟练操作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虽未能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但较手工吻合缩短了颈部吻合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的吻合方式.

    作者:蒋锋;钱晨静;吴伟敏;王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泌尿生殖道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特点分析

    目的 对424例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疱疹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424例患者,取其宫颈、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同时进行NG、CT、UU、HSV的检测.结果424例患者单项感染检出率为26.10%,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40%,单项感染模式显著高于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男性190例阳性率34.70%,女234例阳性率21.80%.男女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36,P>0.05).108例阳性患者中,年龄在20~40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病原体感染阳性率86.10%.检测结果显示:UU检出率高,在UU阳性患者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12,P>0.05).结论 STD感染中,NG、CT、UU、HSV 占有一定比例, UU感染率明显高于CT,已成为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 FQ-PCR技术检测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作者:章豫;苏大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号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双号观察组42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评估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新菊;吴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给药方式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患者使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无痛分娩应用的效果.方法 100例在行无痛分娩的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无背景剂量,B组背景剂量为8 ml/h,两组均设定冲击量8 ml/次和锁定时间15 min.记录产妇生命体征、疼痛VA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在无痛分娩的过程中疼痛VAS>4的次数多于B组,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无痛分娩中使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患者自身生命体征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无痛分娩过程中患者采用有背景剂量的给药方式更加有利于患者疼痛减轻,符合无痛分娩的理念.

    作者:陈仪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问题的创新教育理念在高校医学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医学生尤为重要.创新教育理念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形势提出的一项教育理论,基于问题的教育则是由国外引进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如何将两者结合应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提出几点探索性的思考.

    作者:崔洁;石玥;乔伟丽;孙红;闫长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外科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目的 为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水平,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方法 将临床医学2012级学生101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外科基本技能教学.外科教研室于2013级开始进行了外科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改革和举措,将临床医学2013级学生101名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科实践教学改革对于临床医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俊英;王忠;唐立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革新,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传统资源信息部门,面对网络数据的冲击,也在不断的思考着怎么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广大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资源信息.针对我院图书馆配置的数据库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我馆工作人员运用PDCA方法,对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的各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质量管理,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推进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赵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例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药物治疗分析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及危及生命的疾病,主要发病于儿童,会引起弥漫性肺泡出血的反复发作. 主要特点为咳血、多种贫血及胸部X光照片上可见肺浸润物等, 其主要并发于10岁以下儿童. 据估计,在儿童中每百万人中有0.24~1.23人患病,其死亡率高达50%[1-2]. 现就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任丹阳;李云巍;严爱花;郭品;宗静;李惠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