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给药方式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陈仪梅

关键词:无痛分娩, 给药方式, 疼痛VAS评分
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使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无痛分娩应用的效果.方法 100例在行无痛分娩的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无背景剂量,B组背景剂量为8 ml/h,两组均设定冲击量8 ml/次和锁定时间15 min.记录产妇生命体征、疼痛VA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在无痛分娩的过程中疼痛VAS>4的次数多于B组,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无痛分娩中使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患者自身生命体征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无痛分娩过程中患者采用有背景剂量的给药方式更加有利于患者疼痛减轻,符合无痛分娩的理念.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信念模式对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对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信念,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临床效果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春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5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常规组,为其提供一般手术期护理服务,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临床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度,干预前后SAS焦虑评分.结果 常规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机体疼痛缓解度为24.00%,观察组为64.00%,观察组机体疼痛缓解度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期间,做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经干预后疼痛缓解度较好,且患者心理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章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急救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54例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7例对照组和27例观察组.在急救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手术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全面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7.78%,且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23±3.24)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6.21±4.25)分,且P<0.05.结论 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在经过全面护理后,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良好.

    作者:高灵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异体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冻存淋巴细胞技术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入组7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通过无偿献血方式获得异体外周血白细胞,分离淋巴细胞,经自体血浆冻存,深低温保存,分次复苏后皮下多点注射,观察妊娠成功率,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经冻存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85.70%.结论 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是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严格无菌操作等护理质量控制、心理护理以及治疗后及时随访等连惯性的护理服务,有效保障了治疗成功率.

    作者:诸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接受门诊输液室护理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分为护理组(n=75)和常规组(n=75).常规组常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53.33%,一般满意度为41.33%,总满意度为94.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46.67%,一般满意度34.67%和总满意度81.33%(P<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为2.67%,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14.67%(P<0.05).结论 对接受门诊输液室护理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我院开始将细节管理模式引入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比较引入细节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效果变化.结果 在实施融入细节管理后,我科室护理人员在安全问题、风险防范以及服务意识方面均较实施融入细节管理之前有了显著地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满意度为92.13%,实施融入细节管理前的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满意度为77.53%,前后间比较,实施前明显优于实施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模式引入到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莲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宫外孕的临床特点,为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三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身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在进行治疗后,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比较开腹手术组而言,平均出血量要更少,手术时间要更短.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传统用药保守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方法中,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安神补脑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应用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所收治的临床诊断符合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氟哌啶醇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小儿安神补脑颗粒进行临床治疗.1个疗程均为3个月,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并对患儿在临床治疗前后的抽动次数、强度、频率、干扰、损害及复杂性等的变化进行观察与记录,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在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应用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杰;廖家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的效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中药房管理应用重要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研究,以2016年1月为时间节点,此节点以前为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此节点以后为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中药质量规范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中药药品调剂准确率、调换率、患者对药房管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药品调剂准确率和患者对中药房管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调换率有显著下降,经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中药房中药药品的调剂合格率,提高患者对中药房管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前镇痛管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管理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超前镇痛管理模式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疼痛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前镇痛管理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镇痛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清β-HCG值在异位妊娠治疗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血清β-HCG值在异位妊娠治疗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80例,根据血清β-HCG值及临床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118例,血清β-HCG值为1000~5000 mU/ml,采用药物保守治疗;B组:20例,血清β-HCG值为1000~5000 mU/ml,采用手术治疗;C组:34例,血清β-HCG值为5001~10000 mU/ml,采用药物保守治疗;D组:8例,血清β-HCG值为5001~10000 mU/ml,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A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高于C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B组、D组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血清β-HCG值在治疗方式选择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为早期治疗提供了方向.

    作者:吴明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压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住院患者压疮防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压疮高危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4例和4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观察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护理效果.结果 PDCA管理组发生Ⅰ级压疮3例、Ⅱ级压疮2例,发生率为1.08%,常规管理组发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1例、Ⅰ级压疮5例、Ⅱ级压疮5例、Ⅲ级压疮2例,发生率为2.81%.PDCA管理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DCA管理组护理有效率100.00%,常规护理组护理有效率80.00%;PDCA管理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压疮质量管理中能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王亚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院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出现心脏骤停且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第1d、3d、7d意识恢复情况及6h、24h血乳酸清除率.结果 研究组心肺复苏后1d、3d、7d意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初始血乳酸水平、6h血乳酸清除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组24 h后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恢复院内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意识,提高血乳酸清除率,应用价值高.

    作者:马剑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左西孟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PH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纳肽原(NT-pro-BNP)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NT-pro-BNP均降低,LVEF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可增强其心肌收缩力,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pH,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鹏;张春江;刘坤明;王志强;赵培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奥曲肽治疗肠结核引发的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及静脉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奥曲肽,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分析奥曲肽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恶心症状改善时间为(3.6±1.3)d,呕吐改善时间为(4.2±1.1)d,腹痛改善时间为(4.4±1.4)d,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改善时间为(4.5±0.9)d,肛门排气时间为(4.3±0.8)d,住院时间为(6.7±1.4)d,总有效率为93.55%,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不仅可以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缩短治疗后恢复时间,并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刘荣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乌拉坦对实验家兔三种手术方式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对实验家兔蚓突切除术、胃造瘘术、气管插管术三种手术方式中麻醉效能的影响,进而评价其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动物麻醉的应用.方法 选择健康实验家兔24只,分三组,每组分别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乌拉坦(20%,4 ml/kg),麻醉满意后A组实施家兔蚓突切除术,B组实施胃造瘘术,C组实施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呼吸频率、心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并对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蚓突切除术组、气管插管术组、胃造瘘术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6.4±0.8)min,(9.0±0.6)min,(7.7±0.3)min;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2±3.7)min,(35±3.9)min,(40±6.5)min;术后苏醒时间依次为(25±3.7)min,(22±3.9)min,(13±6.4)min.结论 20%乌拉坦的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死亡率高,适用于实验要求不高,术后要对动物进行处死的动物实验,乌拉坦对于蚓突切除、胃造瘘等开腹手术麻醉维持时间短,术后苏醒时间长,对于气管插管等非开腹手术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苏醒时间较短.

    作者:孟永亮;孙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革新,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传统资源信息部门,面对网络数据的冲击,也在不断的思考着怎么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广大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资源信息.针对我院图书馆配置的数据库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我馆工作人员运用PDCA方法,对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的各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质量管理,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推进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赵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实验分析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给予对照组达英-35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黄体生成素、总睾酮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研究组分别为(5.45±0.84)U/L、(19.4±2.3)nmol/L;对照组分别为(5.80±0.76)U/L、(20.3±2.1)nmol/L,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多毛、月经稀发以及痤疮症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空腹胰岛素、黄体生成素以及雄激素等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吕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云计算理念下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理念,其被已经成为当前各行各业集中讨论的焦点内容.信息技术作为我国新医改计划当中的技术支柱,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引入云计算理念就成为我国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鉴于此,首先针对云计算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基于云计算理念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途径,旨在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陈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颈电圈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宫颈锥切术包括电圈环切除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性.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因宫颈癌前病变行宫颈锥切的患者中,选取LEEP术和CKC术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LEEP手术时间(8.2±3.5)min低于CKC手术时间(18.4±8.3)min、LEEP术中出血量(2.4±2.0)ml少于CKC术中出血量(8.3±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单,费用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宫颈恢复时间短,一次性治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方法.

    作者:韩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