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目的 探讨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54例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7例对照组和27例观察组.在急救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手术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全面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7.78%,且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23±3.24)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6.21±4.25)分,且P<0.05.结论 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在经过全面护理后,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良好.
作者:高灵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本文在分析航空医学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图书情报人员工作实践,提出了提高航空医学信息服务质量的建议及对策,旨在更好地开展航空医学信息服务,助力航空医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作者:钟方虎;邓武;焦艳;叶佳波;贺青;岳丽颖;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患者发生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多在夜间和清晨,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症状,少数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才得以缓解.支气管哮喘病一旦确诊,需要进行有效干预,来预防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干预措施,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建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宫外孕的临床特点,为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三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身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在进行治疗后,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比较开腹手术组而言,平均出血量要更少,手术时间要更短.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传统用药保守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方法中,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探索更规范、更有效的宣教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教育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教育组采用集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痛风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出院指导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对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出院指导依从性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随访1年该病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住院患者应用的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我院开始将细节管理模式引入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比较引入细节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效果变化.结果 在实施融入细节管理后,我科室护理人员在安全问题、风险防范以及服务意识方面均较实施融入细节管理之前有了显著地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满意度为92.13%,实施融入细节管理前的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满意度为77.53%,前后间比较,实施前明显优于实施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模式引入到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莲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住院患者压疮防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压疮高危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4例和4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观察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护理效果.结果 PDCA管理组发生Ⅰ级压疮3例、Ⅱ级压疮2例,发生率为1.08%,常规管理组发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1例、Ⅰ级压疮5例、Ⅱ级压疮5例、Ⅲ级压疮2例,发生率为2.81%.PDCA管理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DCA管理组护理有效率100.00%,常规护理组护理有效率80.00%;PDCA管理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压疮质量管理中能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王亚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天津市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指导开展防治工作.方法 将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监测的18个区县的幼儿园,每年2万左右3~6岁学龄前儿童连续5年(2011~2015年)的检查的反牙合人数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2011~2015每年反牙合患病率均在4%左右,各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三个年龄组之间以3~4岁患病率高,5~6岁年龄组低.结论 反牙合畸形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纠正口腔不良习惯,早发现早矫治.
作者:关小菊;肖林;王萍;潘迎;张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强化护理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ICU工作的64名护理人员,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2名进行常规的护理操作,观察组的32名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系统培训,提升其行为和认知水平,并选择同一时期ICU进行机械通气的36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几率.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水平明显提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几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教育,使得其认识和了解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操作中,降低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几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宁娅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干预护理在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3日~2015年4月3日收治的符合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抑郁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有效率9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0%;观察组治疗后第4 w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得分;观察组治疗后第8 w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住院急性重症胰腺炎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丁青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在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74眼)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裸眼近视力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7d、2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4个月采用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为(4.88±0.18),明显高于对照组(4.62±0.29),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个月的裸眼近视力为(4.96±0.12),明显优于的对照组(4.79±0.1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暗视、明视敏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中年白内障患者予以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全程视力,值得推广运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可能会削减暗视、明视敏感度.
作者:吴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并比较三种不同固定方式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精确度.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60例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采取水解塑料体模固定,B组采取真空垫固定,C组采取水解塑料体模+真空垫固定,比较三组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结果 C组患者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均远远小于A组、B组(P<0.05),B组患者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略小于A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颈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水解塑料体模与真空垫进行联合固定可有效减小摆位误差,提高子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度.
作者:刘阳;张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生物学、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对抗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依赖的治疗和预防进行细胞、分子、基因等多层次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免疫学领域,包括毒品疫苗、抗体以及抗体酶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抗吗啡、海洛因依赖疫苗和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戒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基础.
作者:王飞;陈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医学生尤为重要.创新教育理念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形势提出的一项教育理论,基于问题的教育则是由国外引进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如何将两者结合应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提出几点探索性的思考.
作者:崔洁;石玥;乔伟丽;孙红;闫长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0例代谢综合症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照患者利用健康教育程序进行护理干预,对B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患者在疾病认识的得分(95.61±2.64)分、合理饮食(96.31±2.58)分、体育锻炼(96.99±6.54)分、合理用药(97.55±2.31)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在疾病认识的得分(80.12±5.66)分、合理饮食(79.25±3.33)分、体育锻炼(78.51±3.24)分、合理用药(80.36±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荣莉;杨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为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水平,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方法 将临床医学2012级学生101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外科基本技能教学.外科教研室于2013级开始进行了外科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改革和举措,将临床医学2013级学生101名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科实践教学改革对于临床医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俊英;王忠;唐立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及危及生命的疾病,主要发病于儿童,会引起弥漫性肺泡出血的反复发作. 主要特点为咳血、多种贫血及胸部X光照片上可见肺浸润物等, 其主要并发于10岁以下儿童. 据估计,在儿童中每百万人中有0.24~1.23人患病,其死亡率高达50%[1-2]. 现就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任丹阳;李云巍;严爱花;郭品;宗静;李惠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合格率的应用效果,为新生儿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成立CQI小组,对新生儿腕带佩戴情况进行现状调查,运用PDCA循环理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结果 通过PDCA循环,新生儿腕带佩戴合格率由改善前的75.60%提高至改善后的99.30%.结论 运用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合格率,显著提高新生儿安全管理,有效减少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导致的护理差错,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方法.
作者:王慧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0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联合肌肉放松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自护能力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音乐干预能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大千;孙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