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在中青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视觉质量观察

吴波

关键词:多焦点人工晶体, 白内障, 视觉质量
摘要:目的 探究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在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74眼)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裸眼近视力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7d、2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4个月采用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为(4.88±0.18),明显高于对照组(4.62±0.29),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个月的裸眼近视力为(4.96±0.12),明显优于的对照组(4.79±0.1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暗视、明视敏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中年白内障患者予以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全程视力,值得推广运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可能会削减暗视、明视敏感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干预护理在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干预护理在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3日~2015年4月3日收治的符合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抑郁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有效率9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0%;观察组治疗后第4 w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得分;观察组治疗后第8 w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住院急性重症胰腺炎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丁青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Child-Pugh分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并研究其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肠道菌群进行研究.肝硬化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中肠球菌、肠杆菌明显多于健康体检组;另外肝硬化组患者中的双歧杆菌明显少于健康体检组.Child-PughA级、B级与C级患者中双歧杆菌依次减少,且C级下降明显.另外,肠杆菌与肠球菌在A级、B级、C级中依次增多,C级增加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双歧杆菌与肠球菌明显增加,肠杆菌明显下降.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失调程度有着密切联系,采用益生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司琳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风先兆证从肝论治的理论分析

    中风先兆证是中风发病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以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謇涩、阵发性眩晕等症状为主,症状复杂多样,并可出现健忘、头胀痛、筋惕肉瞤、手指麻等兼症.中风先兆证与中风发病有密切联系.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多易情志失调.情志失调多责之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和疏调人体气机、保持全身气机疏通调达的作用.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气失畅,则可生痰、生瘀.肝气郁结,气行失畅,气滞则津停,凝聚生痰;肝郁久则化火,煎熬津液而为痰;肝气横逆犯于脾胃,脾运失健,水湿停聚而为痰.痰随肝经之气升降出入,无处不到.肝之痰,常为郁痰、痰火、痰瘀等顽、危、重之病候.肝乃瘀血形成之关键所在.肝失疏泄,气行失畅,则气血郁遏于内,或横溢于外,所至之处,皆可成瘀.肝郁化火,肝火炽盛,血被煎熬,也可凝结为瘀.鉴于中风先兆的症状,肝木之脏的特性,治疗中风先兆证时注重到调肝,对预防中风的发生,缓解中风先兆症的症状,都要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月皎;陈学军;王长垠;殷春萍;张文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泌尿生殖道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特点分析

    目的 对424例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疱疹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424例患者,取其宫颈、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同时进行NG、CT、UU、HSV的检测.结果424例患者单项感染检出率为26.10%,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40%,单项感染模式显著高于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男性190例阳性率34.70%,女234例阳性率21.80%.男女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36,P>0.05).108例阳性患者中,年龄在20~40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病原体感染阳性率86.10%.检测结果显示:UU检出率高,在UU阳性患者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12,P>0.05).结论 STD感染中,NG、CT、UU、HSV 占有一定比例, UU感染率明显高于CT,已成为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 FQ-PCR技术检测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作者:章豫;苏大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肝气郁结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结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结患者13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6例观察组患者通过中医情志护理之后,其情绪改善较为显著的有38例,情绪缓解的有24例,评价有效率达到了93.30%,而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之后,其情绪改善的患者有28例,情绪缓解的患者有26例,评价的有效率仅仅为18.80%,在评价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结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邓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临床中常用的中药复合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物以及双嘧达莫共同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临床作用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主要应用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栓栓塞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随着对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临床的广泛重视.本文对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相应的依据.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0例代谢综合症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照患者利用健康教育程序进行护理干预,对B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患者在疾病认识的得分(95.61±2.64)分、合理饮食(96.31±2.58)分、体育锻炼(96.99±6.54)分、合理用药(97.55±2.31)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在疾病认识的得分(80.12±5.66)分、合理饮食(79.25±3.33)分、体育锻炼(78.51±3.24)分、合理用药(80.36±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程序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荣莉;杨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80例外科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2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管理基础上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总结两组患者终的管理效果.结果 经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观察组管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指标、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可较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清除各类风险隐患,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华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金龙胶囊对肝癌TACE后HBV-DNA影响及临床效果研究

    本次主要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以及引起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机制进行研究,分析金龙胶囊对TACE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作用,并探讨金龙胶囊影响患者免疫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肝癌患者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董振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入院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其中40例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5±13.1)ml、(12.5±4.1)h、(6.3±3.6)d低于对照组的(138.4±26.7)ml、(41.4±15.7)h、(13.1±3.3)d,(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通过腹腔镜技术治疗后,在缩短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张雅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和IgG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见的动植物过敏原IgE与IgG水平.方法 选择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花生、大豆、鸡蛋、牛奶中IgE与IgG水平,另选取40名健康患者同法进行对比.结果 RA组血清花生、大豆、鸡蛋特异性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牛奶特异性IgG水平无差别(P>0.05);两组血清花生、大豆、鸡蛋、牛奶特异性IgE水平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花生、大豆、鸡蛋特异性IgG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其可能是诱发RA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春威;夏秀杰;王庆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垂体后叶素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对象,105例垂体后叶素疗法为实验组,90例基础疗法为对照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为(1.02±0.16)d,疾病缓解率为95.20%;对照组时间为(4.19±1.20)d,疾病缓解率为86.70%,两组数据有差别,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素疗法作用突出,能缩短咯血时间,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作者:肖亚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的血压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高血压性肾损害、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有着极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清标本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TRUST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的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本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生物学假阳性率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通过2016年10月~12月在本院搜集的10161例住院患者临床病例,结合实验室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分析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发生是否与性别、年龄、疾病等因素相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161例住院患者TRUST生物学假阳性率为38(0.37%);男女患者(0.27%vs0.44%)以及各年龄段患者(0.33%vs0.60%vs0.18%vs.0.26%vs0.43%)之间假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RUST假阳性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2.78%)、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2.17%)以及肿瘤(0.33%)等患者中,其抗体滴度均较低,不超过1:8.结论 TRUST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对于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患者,建议与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联合检测.

    作者:林海雄;黄利思;严海燕;赖秋成;罗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压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住院患者压疮防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压疮高危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4例和4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观察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护理效果.结果 PDCA管理组发生Ⅰ级压疮3例、Ⅱ级压疮2例,发生率为1.08%,常规管理组发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1例、Ⅰ级压疮5例、Ⅱ级压疮5例、Ⅲ级压疮2例,发生率为2.81%.PDCA管理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DCA管理组护理有效率100.00%,常规护理组护理有效率80.00%;PDCA管理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压疮质量管理中能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王亚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胰腺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前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常规西药+柴胡疏肝散,后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且总有效率(88.89%)比参照组(64.44%),复发率(4.44%)低于参照组(22.2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且复发率,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卢亚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急救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54例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7例对照组和27例观察组.在急救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手术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全面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7.78%,且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23±3.24)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6.21±4.25)分,且P<0.05.结论 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在经过全面护理后,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良好.

    作者:高灵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例反复发生室速植入ICD患者的护理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VT),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急症之一,是一种起源于心室,具有自发性连续3个或3个以上并且频率>100次/min的期前收缩而组成的心律. 本科室2015年9月收治1例反复发作室速植入行埋藏式自动除颤复律器(ICD)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凌玲;吴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日后应该继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刘冬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乌拉坦对实验家兔三种手术方式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对实验家兔蚓突切除术、胃造瘘术、气管插管术三种手术方式中麻醉效能的影响,进而评价其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动物麻醉的应用.方法 选择健康实验家兔24只,分三组,每组分别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乌拉坦(20%,4 ml/kg),麻醉满意后A组实施家兔蚓突切除术,B组实施胃造瘘术,C组实施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呼吸频率、心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并对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蚓突切除术组、气管插管术组、胃造瘘术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6.4±0.8)min,(9.0±0.6)min,(7.7±0.3)min;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2±3.7)min,(35±3.9)min,(40±6.5)min;术后苏醒时间依次为(25±3.7)min,(22±3.9)min,(13±6.4)min.结论 20%乌拉坦的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死亡率高,适用于实验要求不高,术后要对动物进行处死的动物实验,乌拉坦对于蚓突切除、胃造瘘等开腹手术麻醉维持时间短,术后苏醒时间长,对于气管插管等非开腹手术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苏醒时间较短.

    作者:孟永亮;孙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