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彭国辉

关键词:肾衰, 血液净化,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透析中心治疗医治终末期肾衰竭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记录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护理中采取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终末期肾衰竭治疗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诊治宫外孕的临床特点,为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三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身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在进行治疗后,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比较开腹手术组而言,平均出血量要更少,手术时间要更短.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传统用药保守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方法中,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学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患者发生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多在夜间和清晨,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症状,少数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才得以缓解.支气管哮喘病一旦确诊,需要进行有效干预,来预防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干预措施,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建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异体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冻存淋巴细胞技术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入组7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通过无偿献血方式获得异体外周血白细胞,分离淋巴细胞,经自体血浆冻存,深低温保存,分次复苏后皮下多点注射,观察妊娠成功率,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经冻存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85.70%.结论 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是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严格无菌操作等护理质量控制、心理护理以及治疗后及时随访等连惯性的护理服务,有效保障了治疗成功率.

    作者:诸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对腹泻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疾病患儿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腹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对小儿腹泻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小儿腹泻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率为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0.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家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年轻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的有效性.方法 选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治疗的81例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分成阿立哌唑治疗组以及齐拉西酮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基线、2、4、8 w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因子分值、 总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齐拉西酮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是73.20%、有效率为87.80%;阿立哌唑组治疗显效率为75.00%、有效率为92.50%.两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经过对比以后,数值比较接近,组间比较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治疗中,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均都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值得应用.

    作者:章三斌;王志强;雷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贴压配合艾灸在腹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艾条脐灸对缓解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配合艾条脐灸,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两组其余围手术期护理相同,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d、第3d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明显增加.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艾条脐灸明显减轻腹部外科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施华;潘兰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奥曲肽治疗肠结核引发的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及静脉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奥曲肽,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分析奥曲肽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恶心症状改善时间为(3.6±1.3)d,呕吐改善时间为(4.2±1.1)d,腹痛改善时间为(4.4±1.4)d,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改善时间为(4.5±0.9)d,肛门排气时间为(4.3±0.8)d,住院时间为(6.7±1.4)d,总有效率为93.55%,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结核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不仅可以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缩短治疗后恢复时间,并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刘荣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革新,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传统资源信息部门,面对网络数据的冲击,也在不断的思考着怎么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广大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资源信息.针对我院图书馆配置的数据库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我馆工作人员运用PDCA方法,对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的各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质量管理,在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推进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赵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胃癌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策略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胃癌患者通过治疗后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近,肿瘤生物学的显著进展促进了靶向致癌关键途径的新研究.随着胃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肿瘤细胞生长、凋亡、细胞周期、侵袭浸润以及血管生成等分子生物靶点提出的分子靶向因子被证实有效,靶向治疗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重点和热点.这些策略主要包括:EGFR抑制剂受体靶向治疗,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凋亡促进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本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综合叙述.

    作者:沙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对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信念,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临床效果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春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与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对微生物检验标准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实验室2014年5月~2015年5月微生物标准不合格状况,且计算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构成比例,分析常见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策略.结果 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共140例,不合格率为1.65%.其中痰标本不合格率高,为42.85%,其次是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21.42%,低是无菌液体标本,不合格率为3.57%.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因素有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采集时间有误等.结论 增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交流,保证标本采集、送检过程科学标准及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重视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的提高,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艳菲;邓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危孕产妇88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4例.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危孕产妇护理中实行优质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品管圈活动在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及护理记录作为研究对象与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记录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记录的缺陷率.结果 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记录缺陷率为5.00%;采用常规护理记录管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记录缺陷率为22.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CU患者的护理记录中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能有效减小护理人员的出错率,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护理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80例外科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2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管理基础上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总结两组患者终的管理效果.结果 经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观察组管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指标、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可较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清除各类风险隐患,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华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清标本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TRUST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的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本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生物学假阳性率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通过2016年10月~12月在本院搜集的10161例住院患者临床病例,结合实验室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分析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发生是否与性别、年龄、疾病等因素相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161例住院患者TRUST生物学假阳性率为38(0.37%);男女患者(0.27%vs0.44%)以及各年龄段患者(0.33%vs0.60%vs0.18%vs.0.26%vs0.43%)之间假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RUST假阳性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2.78%)、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2.17%)以及肿瘤(0.33%)等患者中,其抗体滴度均较低,不超过1:8.结论 TRUST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对于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患者,建议与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联合检测.

    作者:林海雄;黄利思;严海燕;赖秋成;罗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2016年86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和器械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术中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相比,两组在术后吻合口瘘(12.90%VS 9.09%,P>0.05),吻合口狭窄(9.68%VS 7.27%,P>0.05),吻合口出血量[(27.39±1.80)ml VS(25.56±2.60)ml,P>0.05)]无统计学差异,而术中吻合时间[(22.52±2.13)min VS(15.47±1.59)min,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正确熟练操作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虽未能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但较手工吻合缩短了颈部吻合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的吻合方式.

    作者:蒋锋;钱晨静;吴伟敏;王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包积液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析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包积液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包积液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控制,同时给予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根本性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进行不同部位的手术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者各个不同部位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经比较显示,具有一定的统计差异性(P<0.05).结论 在临床中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的临床价值较显著,有效的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信赖和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者:梁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盐酸罗哌卡因与丙泊酚用于不同麻醉方式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0月来我院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全麻,B组患者采取腰麻,观察分析两组患者间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知A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患者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与对照组的18%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宫腔镜手术使用丙泊酚全麻方式,与腰麻相比较,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快,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宏伟;曹莹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