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盛;周国胜;周文科;张新中
目的 比较草酸铂及羟基喜树碱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5-FU)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98例,其中49例(OH组)采用草酸铂130 mg/m2联合羟基喜树碱6.0 mg/m2,5-FU 1 000 (ng/m2.d)持续静脉泵入1~2d,亚叶酸钙200 mg/(m2.d),连续化疗92个周期;49例(HLF组)采用羟基喜树碱6mg/m2+生理盐水250ml,5-FU 1 000 (mg/m2.d)持续静脉泵入1~2d,亚叶酸钙200 mg/(m2.d),连续化疗43个周期,2~3周期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OH组、HLF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4.69% (17/49)、28.57% (14/49),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PS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感觉神经末梢毒性、骨髓抑制、呕吐、腹泻等,两组间Ⅲ、Ⅳ度不良反应以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为主,其中腹泻发生率HLF组高于O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草酸铂及羟基喜树碱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两组的疗效相似,草酸铂外周神经朱梢毒性较为常见,羟基喜树碱的腹泻不良反应较为常见.
作者:魏光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9月某院消毒供应室发生的各项护士伤害事件,比较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结果 在分散管理模式下护理工作人员考核优秀率和总合格率分别为43.5%、91.3%,显著低于在集中管理模式下优秀率(63.0%)和总合格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散管理模式下,共有9人报告过安全事件,报告率为39.1%,在集中管理模式下共有5人报告过安全事件,报告率为18.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的防护意识,减少院内安全事件的发生,明显优于分散管理模式.
作者:柴树花;朱海玲;宋翠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氟对大鼠丙二醛(MDA)含量、肝功及光镜结构的影响.方法 在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氟化钠喂饲大鼠1月后,测定血清氟含量、尿氟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血氟浓度相应增加,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884,P< 0.01),但各剂量组间血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大鼠尿氯浓度相应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21,P<0.01);各剂量组大鼠MD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797,P<0.01);各剂量组大鼠AST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889,P<0.01);各剂量组大鼠ALT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729,P<0.01);肝细胞光镜结构改变.结论 过量氟可导致大鼠肝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刘连;徐园园;许洁;黄厚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重症颅内感染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定颅内感染患儿75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40例联合高压氧治疗.随访期间对比两组的临床指征、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儿的意识恢复、肢体瘫痪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优干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重症颅内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荐在临床救治中参考使用.
作者:黄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体会.方法 分析某院2008年以来诊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数据.结果 一些患儿没有出现并发症,均在1周内得到治愈.4例伴合并症及2例被认为有发展为重症倾向可能性的患儿经治疗7-12 d后痊愈.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井隔离患儿,做好对患儿家属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及时给予综合治疗是有效预防及控制手足口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廖德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均给予爱全乐(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均给予名思力华(噻托溴铵粉雾剂)雾化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FEV1和FEV1/FV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FEV1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加奥扎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应用法舒地尔加臭扎格雷注射液治疗101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TCD的变化情况.结果 法舒地尔加臭扎格雷治疗后VA、BA、PCA血流速度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结论 法舒地尔加奥扎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涂强;林捷;向明清;马兰;成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010年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病例1 850例,发病率为1.95/10万,显著高于2009年(x2=1 043.07,P<0.01);病例主要分布在豫南、豫中和豫北地区;9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8.32%;男性发病率为2.42/10万;女性为1.4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6,P<0.01);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发病以学生、农民和工人为主;共报告暴发疫情6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在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的关键.
作者:尤爱国;康锴;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之同的关系.方法 将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分为单纯溃疡组以及溃疡合并出血组,通过快速尿素酶实验以及组织学检查两组消化性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结果 溃疡合并出血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有30人,阴性率为33.3%;而单纯溃疡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仅为18人,阴性率为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所占比例要低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但是并发出血的可能性更高,对这类病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辉;王毓麟;崔立红;刘超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骨髓抑制是化疗中常见的急性不良反应,Ⅳ度骨髓抑制危及患者的生命,并限制后续化疗按期进行.本文探讨常规剂量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处理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某院110例次常规剂量化疗后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从年龄、性别、病种、化疗药种类、化疗周期来探索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年龄不是引起Ⅳ度骨髓抑制的主要原因,70岁以上和70岁以下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比率无差异.乳腺癌患者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比率高于其他疾病,乳腺癌患者用紫杉类+恩环类的化疗方案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比例为60%.其中有95例/次(86.4%)的Ⅳ度骨髓抑制发生在化疗后7~14 d内.经过积极支持治疗,有91例/次(82.7%)血象于2周内恢复正常,其中67例/次(60.9%)1周内血象恢复正常,24例/次(21.8%)于7~13 d内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用紫杉类+蒽环类常规剂量化疗后,要注意及时检查血常规.对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要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抗菌药物及成分输血等支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在1~2周内度过化疗危险期.
作者:张菁;钱羽;徐慧婷;臧爱华;冉凤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8月,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血栓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TNF-α、IL-6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子对照组的69.2%(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TNF-α、IL-6和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莉;万安琪;王美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Roux-en-Y与Billroth重建术式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拟行远靖胃切除患者117例,分别采用Roux-en-Y术,Billroth-Ⅰ术,Billroth-Ⅱ术进行远端胃切除术,比较3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illroth-Ⅱ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口服饮食时间、住院天数均较Billroth-Ⅰ组高(P< 0.05);Roux-en-Y组的住院时间较Billroth-Ⅰ组长(P<0.05);Billroth-Ⅱ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Roux-en-Y组或Billroth-Ⅰ组高(P均<0.05);3组之间各随访时间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x-en-Y术式优于Billroth-Ⅱ术式,但未发现Roux-en-Y术式优于Billroth-Ⅰ术式.
作者:钟炎;谢昌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产妇的清宫时机.方法 为了解决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失血量过多的问题,本研究对不同时机行清宫术的孕妇进行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研究.结果 本文1 210例接受药物流产的孕妇中完全流产者1 015例,占83.88%(1015/1 210),流产失败195例,占16.12%( 195/1 210);流产失败195例产妇均行清宫术,其中出血量大于月经量即行清宫术,留院8d后仍然未能排出孕囊并于当天即行清宫术60例(1组);药物流产后d8复诊时行清宫术85例(Ⅱ组);药物流产后d 15复诊时行清宫术50例(Ⅲ组).Ⅰ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明显低于Ⅱ组,而Ⅱ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则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5.68,P均<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P< 0.05).Ⅰ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Ⅱ组,而Ⅱ组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6、4.11、6.94、4.57,P均<0.05).各组间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不全流产率相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药物流产后根据出血量判断其中药物流产失败者,并应尽早行清宫手术,可以有效解除造成流血量过多和流血时间过长的原因,并大大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帮助孕妇迅速康复.
作者:梁冬莲;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阴道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两种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行TVH及LAVH的患者共198例做为观察对象,其中114例行TVH(TVH组),84例行LAVH (LAVH组),观察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病率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中途无一例转为开腹手术,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少于)LAVH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较LAVH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但是对于子宫>孕3个月及盆腔黏连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增加手术难度,LAVH对于不适合TVH患者较为适合,临床工作中具体采取那个术式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费雅萍;张慧;连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与传统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对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79例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完成胆囊切除术后随机选择传统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A组,n=40)或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B组,n=39),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B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01);术中出血量也少于A组(P<0.001);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B组2例,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途径相比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安全,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范合璋;田伯乐;魏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分层管理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宫颈液基细胞涂片结果判读为ASCUS的180例患者行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及宫颈管内膜诊刮术.分析HPV分型检测结果与ASCUS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关系,由此加强对ASCUS的分层管理及随访.结果 ① 180例ASCUS病例中,病理证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37例(37/180,20.5%),其中CINⅡ及以上检出15例,占总数的8.3% (15/180).②180例ASCUS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5.6% (100/180).高危型HIPV阳性及HPV感染阴性组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2.0% (12/100)、4.0% (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对栓出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6%,48.00%,11.79%,98.07%.③100例高危型HPV阳性病例中,HPV16亚型及18亚型阳性率分别为45.0%及21.0%.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管理及随访中具有有重要价值,尤其是HPV16亚型阳性患者需立即行阴道镜检查.
作者:段亚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流行病学组推荐的统一调查表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1193名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中94.46%患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脑卒中、老年痴呆、冠心病、糖尿病.生活自理者占34.28%,半自理者占32.27%,完全不能自理者占33.45%.53.16%存在负性情绪,主要为丧偶、患病、家人生病或死亡、孤独.目前担心的事件:生病、惧死、孤独占52.63%.结论 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值得担忧,为顺应我国老龄化迅猛进展的现状,应提倡全社会关注,关爱此类老人群体,进一步完善机构养老功能,加强慢性病管理,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文;吕冬梅;赵卫国;王美芹;刘彦玲;张雪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就彩超对宫腔积液性疾病的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LOCIQ9 ATL-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46例宫腔积液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诊断符合率95%以上(44/46),误诊2例.1例处女膜闭锁误诊为卵巢巨大囊肿;1例宫外孕宫腔假囊误诊为宫内外同时妊娠.结论 彩色超声不仅能显示宫腔积液的范围,还能显示原发病灶的图像特征和异常供血情况,为临床医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同时具有无痛、方便、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实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赵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为今后有效治疗和干预,减轻对社会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从2006年3月~2010年7月入组国家“686项目”且符合病历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总体危险度≥4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患者216例,男性156例(72.2%),女性60例(27.8%);年静18~78岁,平均年龄(39.9±11.0)岁;研究对象中精神分裂症有151例(69.9%),占多数;有81.9%的患者未能坚持门诊随访;肇事肇祸行为以伤人、毁物为主.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十分严峻,始终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应加强社区对精神病患者的监管和政府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积极关注.
作者:吕红波;李峰;李玉英;焦歆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总结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05年2月~2010年2月间某院治疗子宫内膜癌的300例患者,将随访中发现的133例患者选为复发组,其他167例患者为未复发组.对复发组及未复发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腹腔细胞学等多方位的对比,以此总结两组的不同,得到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在300例参与研究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中,133例术后复发,复发率44.33%.复发组中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占65.41%,而手术治疗+放、化疗的患者占34.59%;复发组中G1的复发率为21.05%,G2的复发率为24.06%,G3的复发率为54.89%;内膜样腺癌患者复发率84.96%%,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复发率3.76%,浆液性腺癌患者复发率5.26%,透明细胞癌患者复发率6.02%;肌层漫润深度<1/2的患者复发率为37.59%,肌层漫润深度≥1/2的患者复发率为62.41%;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占63.91%,阴性患者占36.09%;腹腔细胞学阳性患者占67.67%,阴性患者占32.33%.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患者的治疗方式、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型、肌层漫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腹腔细胞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注意.
作者:华方方;陈瑞香;杨君;梁武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