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苏黎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术后残石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光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生育年龄,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子宫肌瘤的治疗也发生了变化,临床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子宫肌瘤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秀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风险管理能够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提前控制,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随着近年来医院当中医患纠纷的增多,医院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强.本文主要对妇科病房当中的护理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促进妇科病房护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傅义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血脂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与观察.方法 按数字法将86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研究对象总例数为43例.常规组为健康体检者,观察组为冠心病体检者,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血脂检验,分析对比两组体检者的LDL-C、TG、TC、HDL-C以及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的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组体检者的LDL-C、TG以及TC均高于常规组体检者,而HDL-C则低于常规组体检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观察组体检者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均比常规组体检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实施血脂检验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袁素珍;廖莎莎;王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非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雾化面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气管切开非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时间内,应用气道内滴注法,观察组在患者气道切开后应用雾化面罩,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雾化面罩效果好,利于气道管理,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且操作较为简便,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林桂兰;黄小平;吴兰英;王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这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理念进行骨科的护理工作;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理念进行骨科护理工作.结果 观察组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人性化服务用于骨科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骨科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主要分析集束化干预预防PICC置管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阐述了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并从集束化干预概述以及集束化干预具体实施方面详细分析了该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吴庆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54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血液透析知识、依从性、健康责任、自我护理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塑造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及高尚品德,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需要.
作者:张宿荣;叶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为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为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麻醉维持时间为95~200 min,麻醉效果完善;B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阻滞不全,使用镇静镇痛药以完成手术.A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0.5~2 min,B组为3~5 min;A组患者的阻滞完善时间为5 min,B组患者为20 min,A组患者的阻滞完善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收缩压、氧饱和度和心率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刘建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ICU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实施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的优质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8.00%,试验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试验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00%,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3.00%,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77.00%,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创建有很大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84例和研究组84例,参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前给予访视和关爱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血压、心率、不良反应及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参照组高于研究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方式和关爱护理可有效预防心理不良反应,减轻疼痛感,提高手术效果,此护理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推广.
作者:王蓓;宋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在指导受孕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备孕妇女,6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超声监测卵泡指导受孕,同期选取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排卵试纸监测卵泡指导受孕.结果 观察组受孕54例,对照组受孕44例,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监测卵泡在指导受孕中有着较高的特异性,特别是对排卵不规律的妇女,指导其受孕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作者:宋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十全大补汤联合5-氟尿嘧啶干预移植性大肠癌小鼠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0 g,鼠龄4~5 w),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30只/组;模型组、十全大补汤组,5-氟尿嘧啶(5-FU)组、5-FU加十全大补汤组(联合组).各组小鼠皮肤消毒后用1 ml注射器于小鼠左侧胁腹部皮下注射0.2 ml大肠癌瘤株制作移植性大肠癌模型.从接种后的第2d起,每天定时给药,灌胃干预.观测一般状态、细胞形态、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一般状态:十全大补汤加5-FU组皮毛较光滑,食欲及运动功能在四组中好.肿瘤细胞形态及数量:联合组肿瘤实质细胞异型性小,分化较好,排列不规则性小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凋亡细胞:TUNEL法每个视野检测300细胞,凋亡细胞各组小鼠均高于模型组(P<0.01),联合组明显高于十全大补汤组和5-FU组(P<0.01).结论 十全大补汤加5-FU可抑制大肠癌小鼠肿瘤细胞生长与繁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刘伟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手术室护理管理规范,为手术室的标准化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关节外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100例BMI≥30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常规组(n=50)和干预组(n=50)两组.常规组进行术中常规护理指导,不采用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法,干预组采用针对性术中标准化护理.并评价肥胖患者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对临床疗效的满意度,同时评价相关医务工作人员对标准化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术前、术后1 d患者HAMA评分干预组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SF-36各项目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对临床疗效的满意度以及医务工作人员对标准化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肥胖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提高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琦;陆云;翁梅;颜芳;颜连启;孙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6例高龄患者应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过程和操作要点.均采取实施合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植入前做好宣教,强化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评估和准备,穿刺过程中积极配合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植入后加强病情的动态观察,使用和维护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控制植入相关并发症和处理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有效保证了高龄患者的安全使用,均取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林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急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方法 救治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从观察组服药前后血压下降方面对比,服药后患者血压处于持续下降趋势,与服药前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86.0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异常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方法进行治疗,药物起效速度快,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秀芸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共6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咯痰、咳嗽和喘息的症状积分分别为(0.46±0.22)分、(0.37±0.11)分和(0.61±0.18)分,都比治疗前降低,并且比对照组治疗后的更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aO2和PaCO2分别为(80.12±4.21)mmHg和(50.96±1.85)mmHg,都比治疗前改善(P<0.05),并且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的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龚享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认为,西方学者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研究更显成熟,他们不仅对医学职业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与总结,而且从理论层面就职业精神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先期研究.而我国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本国传统的文化结合研究还显不足;并且在国家卫生体制改革与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背景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实践探索也亟待加强.因此,深刻理解和挖掘医学职业精神概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研讨和提出基于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医学职业精神的理念和行为要求,并通过对诊疗活动中医师职业精神的实际表现的实证研究发现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作用,以重塑医患信任,改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
作者:孙咏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